1895年,一个英国人眼中的无锡惠山三茅峰古庙

老梁历史 2024-12-17 10:20:36

无锡三茅峰峰顶

无锡惠山位于无锡城郊,为天目山脉余脉,又名九龙山,惠山共有九峰,主要山峰为头茅峰、二茅峰、三茅峰。其中三茅峰最高。海拔328.98米,三毛峰峰顶还有一座道观,叫“云宫”,无锡人又习惯叫古庙。

惠山山茅峰古庙

这座古庙始建于明代,原名“三茅殿”,是为纪念道教茅山派所建,近年来大门紧闭,已经没人居住。不过古庙的院墙上,张贴着一张出自三茅峰云宫的海报,内容是一个外国人于1895年登上三茅峰,并参观云宫的事迹,这张海报名为“十九世纪外国人游记中的三茅峰道观”,作者名为威廉·R·葛骆,国籍不祥,游记选自作者亲历的《中国假日行》,读来颇为有趣:

古庙围墙上的海报

古庙围墙上的海报

文中写道:晚上,我们离开了大运河,穿过无锡城,发现城墙不久前刚刚被修缮过,1885年我们曾到此游览,造出来的城墙下都是石头,上面是砖头,呈现一种石头和砖拼合的外貌,岸边停着很多艘船,有些地方好排成三排,有些是货船,有些则是游船。没过多久,我们就过了万安桥,再往前行、便来到无锡城内最小的一座宝塔前,此塔曾毁于太平军战乱,这座宝塔位于铜山(因为锡山),在惠泉山村脚下,此处游人如织,是避暑胜地,以泉水清洌著称。

锡山上的龙光塔

九龙山从东北绵延至西南是我们所见的最高的山峰,曾经有出戏就是根据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创作的,在海拔1000英尺的最高峰上有座庙,庙里建有三个平台,其中最高的平台里面有三座镀金神像,一个骑着一头大象,另外两个好像是骑着斑点狗,还有一束几码长的螺纹香悬挂在天花板上。这是用来敬神的。在稍矮的平台上,神像处于重建阶段,用的材料大多是以不成形的木头作胎,上糊以泥土夹杂稻草的混杂物。这里只有一个没有牙齿的老太婆在掌管,她的道士丈夫云游去了。这儿的建筑和神像都是捐资建造的,捐赠者的姓名都被写在牌子上,捐赠物品包括钉子、桌子、茶叶、木头、大米、钱财等。

古庙的围墙

古庙后门

我们从住神像前的竹筒里抽出了一个签、签文是这样的:“不老仙丹已齐备,风回摇摆人轻松,若有人来问吉凶,放心前行名利荣。”诸如此类,不过我们没想过要长生不老,而且人在随风摇摆时,自然会觉得很轻松,这些文字是写在一张黄纸条上的,上面有个号码与签筒竹签上的号码一一对应。

同一座山上还有两座庙,其中一个是供奉三马神的(应是头茅峰三茅殿),位于海拔700英尺处,另外一个叫做三鬼殿庙(应是二茅峰三官殿)位于850英尺高的山顶上,在这座庙里,我们看到了一幅英国猎场看守人和狗的画像。我们经常会在庙里看到外国画和外国文章。我们还在一座庙里面看到过一个外国灭火器,不过它看起来很笨重,使用起来不太方便。在此后我们到达的九江的一座庙里,神像的腿是用钢铁做的,而钢铁是从一个烧毁的蒸汽机里取出的。有人告诉我们,有座山上有块石头堵住了通往惠州(应是湖州)通道的出口,这个出口是由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把守的。吕洞宾是剃头匠的保护神,他的神像便立在该处。这块石头据说由皇帝下旨才可移动。

我们有机会去拜访了一下位于城北门外面的耶稣会的圣若瑟堂,院长不在,一名中国神父招待了我们,这个传教站在1891年反洋教暴乱中被烧毁,教堂附近有座庙,还有一个避暑胜地(应是黄埠墩)旧时据说有条巨大的黄鳝,头在这里,尾巴在无锡城里。

从这篇文章看作者可能是英国人,两次来到无锡,期间相隔十年,第一次来无锡是1885年,看到的无锡城墙是下面是石,上面是砖,这是符合史实的,作者看到的无锡城墙于明代嘉靖年间重建,是用石条作墙基,再用巨砖包砌的。

有趣的是,作者可能把铜和铁两种金属记错了,把锡山写成了铜山,他也可能懂中文,所以把湖州听成了惠州,作者也游历了古运河北塘三里桥一带,参观了附近的教堂,作者把黄埠墩看做避暑胜地,可见当年的黄埠墩上必定是草木茂盛,野趣横生,作者关于那里有条大黄鳝的传说,肯定是听当时的无锡人说的,也挺有意思。

坐落在运河中的黄埠墩

1895年是大清光绪年间,一个外国人竟然登上无锡三茅峰顶,还和山顶古庙里的老婆婆说话、在神像前抽签算命,确实是我们现在的人很难想象的。

现在已经不开放的三茅峰古庙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