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席地而坐》:生活或许是一堆破烂,收拾的勇气很重要

和安说娱乐 2024-12-24 13:42:32

文 | 启娱说

青年导演胡波的生命,如同他镜头下的世界,灰暗而压抑。

29岁的年纪,本应是充满希望的开始,他却选择了结束,留下了一部四个小时的遗作——《大象席地而坐》。

这部电影,如同他生命的最后呐喊,是对现实的控诉,也是对自身命运的悲歌。

一、在绝望中寻找光:胡波的悲剧人生与创作理念

胡波的求学之路并不平坦,两次落榜后,22岁才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对电影的热爱,支撑着他走过了这段艰难的岁月。

而痛苦也成了他创作的养分。

他将自己的所有思想,汇聚于《金羊毛》这个剧本,而这就是后来的《大象席地而坐》。

好在,他的作品终究有人赏识。

然而,这短暂的光明,很快便被现实的阴霾所笼罩。

在电影拍摄完成后,由于与出品方在创作理念上产生严重分歧,胡波被解除了聘用合同,只保留了剧本署名权。

这无疑是对一个年轻导演的巨大打击,他倾注了全部心血的作品,最终却无法掌控其命运。

2017年10月,胡波在家中自杀身亡,年仅29岁。

胡波的创作理念,深深根植于他对社会边缘人物的关注。

可是他更像一个记录者。

他并不试图提供解决方案,而是以一种冷静而克制的视角,将现实的残酷呈现在观众面前。

他偏爱长镜头、中近景和灰暗色调,着重刻画人物面部的细微表情,以此展现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和绝望。

他选择在河北井陉县城拍摄,也并非偶然。

这个到处充满灰蒙蒙的煤炭的城市,恰巧跟剧中的人物,和导演想要传递的思想浑然一体。

那就是现实与压抑。

胡波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艺术与现实冲突的悲剧。

他试图用电影表达对人生意义、痛苦、生存等问题的思考,却在现实的压力下,最终选择了逃离。

而他的逃离,也成就了这部电影。

正因为导演的早逝,《大象席地而坐》才获得了如此多的关注和赞誉,这或许是对导演的一种安慰,也是一种讽刺。

二、被困住的灵魂:电影剧情分析与主题解读

电影的镜头分别投向了四个人。

他们的生活看似毫无交集,却又在冥冥之中相互关联。

最终共同走向了逃离的道路。

韦布,一个高中生,性格内向。

在家中忍受着父亲的言语暴力,在学校也遭受着欺凌。

他为朋友出头,却意外将校霸推下楼梯,导致对方重伤。

面对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压力,他选择了逃离。

黄玲,一个还在高中,花季的美好的女孩子。

却任由自己堕落,与学校的教导处副主任,一个已婚的中年男人,发生了师生恋。

结果事情暴露,她被副主任体贴的假象所骗,最终却惨遭抛弃。

家庭的冷漠和社会的压力,让她感到窒息,她也选择了逃离。

老金,一位退休工人,与韦布是邻居。

他被儿子儿媳嫌弃,试图将他送到养老院。

他唯一的陪伴——一条小白狗,也被咬死。

在家庭和社会中都找不到归属感的老金,也选择了逃离。

于城,一个混混,朋友因他而自杀,弟弟被打伤后去世。

他看似冷漠无情,却也承受着家庭暴力和社会压力的折磨。

最终,他也加入了逃离的队伍。

这四个小人物,在各自的困境中挣扎,最终都选择了逃离。

他们的目的地是满洲里,那里据说有一头整天席地而坐的大象。

这头大象,象征着一种虚无缥缈的希望,也象征着他们对现实的无奈和逃避。

影片通过多线索叙事,将四个人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他们各自的困境和挣扎。

韦布的沉默寡言,黄玲的渴望被爱,老金的孤独无依,于城的冷漠麻木,都是他们在绝望环境下做出的不同反应。

他们都是社会边缘人物,被主流社会所排斥,在家庭和社会中都找不到归属感。他们渴望逃离,却又不知道能逃到哪里去。

影片的主题,是对边缘人物与主流社会对立的探讨,是对家庭关系破裂的展现;

是对社会环境压抑的控诉,更是对人生意义和生存状态的追问。

“逃离”,成为了他们对抗绝望的唯一方式。

而满洲里的大象,则成为了他们逃离的目的地,一个虚无缥缈的希望。

影片中充斥着“丧”文化,对痛苦和绝望进行了极致的表达。

“世界是一片荒原”、“活着就是很烦”……这些台词,是人物内心绝望的呐喊,也是导演对现实的控诉。

三、绝望的艺术:电影的艺术特色与评价

《大象席地而坐》的艺术特色,与其说是刻意雕琢,不如说是导演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

胡波运用其独特的镜头语言,营造了一种压抑、绝望的氛围,将观众带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影片大量使用长镜头和固定镜头,很少使用剪辑,让时间在镜头中缓慢流逝,加剧了观影的压抑感。

这种近乎“实时”的拍摄方式,也让观众更能感受到人物的无力感和绝望感。

中近景的运用,突出了人物在画面中的存在感。

而对人物面部特写的大量运用,则将人物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展露无遗。

影片的色调始终是灰暗的,无论是阴霾的天空,还是逼仄的室内空间,都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氛围中,象征着人物所处的绝望环境。

晃动的镜头,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不稳定感和压抑感,仿佛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在不断地摇晃和震颤。

影片的叙事结构,采用了多线索并行的方式。

四个主人公的故事看似独立,却又在某些节点上相互交织,最终汇聚到一起,共同走向了逃离的结局。

这种叙事结构,也暗示了人物之间命运的某种关联,以及他们共同的困境和挣扎。

四个小时的片长,被一些观众诟病为冗长和沉闷。

然而,正是这种“观影马拉松”式的体验,让观众更能沉浸到影片所营造的压抑氛围中,更能体会到人物的绝望和无助。

这种近乎“残酷”的时长,也体现了导演的艺术追求。

他试图用时间来消磨观众的耐心,让他们直面现实的残酷。

柏林电影节官方评价《大象席地而坐》“极富视觉震撼力,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一个自私自利的社会”。

豆瓣8.0的高分,也肯定了导演的才华和影片的艺术价值。

尽管存在着对影片冗长和沉闷的争议。

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是特殊的,也给了那些同样想逃离现实的人一些思考。

四、逃离与死亡:胡波之死与电影的联系

电影的结局,充满了象征意味。

四个主人公乘坐大巴,前往满洲里去看那头席地而坐的大象。

然而,影片并没有展现他们最终是否看到了大象,而是以一声大象的悲鸣戛然而止。

这声悲鸣,是导演对绝望的最终表达,也是对死亡的预示。

它象征着希望的破灭,也象征着人物最终的归宿。

在电影中,人物选择逃离,是为了逃避现实的残酷。

而在现实生活中,胡波也选择了逃离,他以死亡的方式,逃离了这个让他感到绝望的世界。

导演的逃离与电影中人物的逃离,形成了某种互文关系,也让影片的主题更加深刻和悲凉。

胡波的死,让《大象席地而坐》这部电影,成为了他生命的绝唱。

他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这部作品,也让这部作品成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他试图在电影中寻找答案,却最终在现实中走向了绝望。

他的死,也引发了人们对电影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关系的思考。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这或许是这部电影留给我们的最终答案,也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人生课题。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