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后一块属地,1993年才被攻下来,警察都不敢进去抓人
在香港繁华的街区中,曾经存在着一个神秘而混乱的"城中之城"。这里房屋密如蜂巢,人口密度之大令人咋舌,甚至连香港警察都对这片区域望而却步。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块飞地竟然是清朝最后的一块领土,直到1993年才被正式"攻下"。在这个仅有2.7公顷的弹丸之地,竟然住着五万多人,堪称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聚居地。这里不仅是罪恶与混乱的代名词,更是无数人谋生的乐土,是一个充满矛盾与传奇的存在。它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个地方,到底经历了怎样跌宕起伏的历史变迁?为什么会成为警察都不敢轻易踏足的"三不管"地带?
一、从盐田到军事要塔
世人只知九龙城寨是香港最混乱的地方,却不知这里曾是大宋朝廷重要的盐场。南宋时期,为了巩固海防,朝廷在此设立盐场,每年产盐近万斤,专供朝廷军需所用。
说起这盐场的由来,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相传南宋绍兴年间,有位姓赵的盐商来此经商,发现这里土地含盐量极高。他立即上书朝廷,建议在此设立官营盐场。朝廷派人前来察看,果然发现此地适合晒盐,于是下令在此兴建盐场。
"九龙"之名的由来也颇有讲究。当地渔民常说,每到傍晚,九条龙形的山脉倒映在海面上,宛如九龙戏珠,故此得名。元朝统治者深知此地的战略价值,特设巡检司,派重兵把守。巡检司的衙门就建在现在九龙城寨的中心位置,至今遗址仍在。
康熙皇帝南巡时曾在此驻跸,见此地地势险要,遂下令在此建立烽火台。这烽火台名为"九龙墩台",后来成为了九龙城寨的前身。当时的烽火台不仅是军事瞭望所,更是沿海防务的重要据点。
到了嘉庆年间,此地发生了一件大事。虎门总兵林国良在围剿海盗时,在九龙附近海域中了埋伏,战死沙场。这一事件震动朝廷,道光皇帝下令加强九龙一带的防务。于是,原来的烽火台被改建成炮台,配备了先进的火炮,成为了广东水师的重要据点。
这座炮台的规模不小,四周有高大的城墙环绕,内设火药库、兵营和粮仓。驻守的将士有数百人之多。每逢节庆,炮台都要施放礼炮,声震四海。当地百姓都说,只要听到炮声,就知道太平盛世。
九龙炮台的军事地位在鸦片战争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当英军的军舰来犯时,正是这座炮台首先发出怒吼。虽然最终抵挡不住英军的船坚炮利,但这里的将士们英勇抗击的事迹,在当地流传至今。
道光二十六年,广东总督耆英上奏朝廷,请求在炮台周围修建城墙,以加强防御。朝廷准奏,拨银两万两。就这样,九龙城寨正式动工兴建。城寨的规模不大,但布局精巧,四角各有一座炮楼,城墙高大坚固,俨然一座小型军事要塞。
城寨建成后,不仅驻扎了清军,还吸引了不少商贾前来经营。渐渐地,这里成了军事重地和商业集散地的结合体。每天清晨,城寨的大门一开,就有商贩挑着货物进进出出,好不热闹。
二、割让风云中的九龙城寨
世人都晓得香港是被英国人强占的,却鲜有人知九龙城寨在这场历史变迁中经历的曲折。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军的军舰闯入维多利亚港,九龙城寨的炮台首当其冲。
当时驻守城寨的将领叫陈连,他带领士兵在炮台上奋力抵抗。一天夜里,英军突然发动偷袭,陈连带着仅剩的几十名士兵,与敌人展开巷战。城寨内的居民纷纷支援,有的端来热水,有的搬来石块,大家同仇敌忾。这一仗打得异常惨烈,最终英军虽然退去,但城寨也伤亡惨重。
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香港岛被割让给英国。可九龙城寨因为地处九龙半岛北部,暂时逃过一劫。英国人对这块飞地志在必得,频频向清政府施压。当时的两广总督叶名琛不愿轻易让步,力主保住这块军事要地。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这次,九龙半岛南端也被割让给英国。九龙城寨成了一块"飞地",四周都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只剩下这一小块还属于清朝管辖。
1898年发生了一件大事。英国派兵进驻九龙城寨,强行驱逐城内的清政府官员。这一消息传到北京,朝廷震怒。时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亲自出面交涉,他向英方指出,根据条约,九龙城寨的主权仍属清朝所有。
李鸿章与英方展开了长达数月的谈判。一天,英方代表提出要以租借的名义接管九龙城寨。李鸿章当场拍案而起:"租借可以,但必须明确城寨主权属于大清!"最终,英方让步,同意在条约中写明九龙城寨的主权归属。
这场谈判的结果看似是清政府的胜利,实则是无奈之举。因为条约还规定,英方可以在城寨周围驻军,而清政府不得在城寨内增加军事设施。这就等于是"巡防权"落入了英方手中。
从此,九龙城寨陷入了一种奇特的状态。名义上属于清朝,实际上被英国人包围。城寨内的居民对英国人充满敌意,经常发生冲突。有一次,英军想在城寨门口设卡查验,遭到居民强烈抵制,双方差点大打出手。
到了1899年,英方又生出新的心思。他们以"治安需要"为由,强行驱逐了城寨内最后几名清朝官员。这次,已经式微的清政府连抗议的力气都没有了。但根据国际法,由于从未正式割让,九龙城寨在法理上仍然是清朝的领土。
这种尴尬的局面一直持续到1911年。清朝覆灭后,九龙城寨成了一块真正的"三不管"地带。没有政府管理,没有法律约束,这里开始走向另一个极端。这个曾经的军事要塞,渐渐变成了法外之地。
三、畸形发展的"三不管"地带
清朝覆灭后的九龙城寨,就像一块无人管辖的荒地,很快就衍生出了独特的生存法则。1941年,日军侵占香港,城寨却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反而成了许多难民的避难所。
有位老人回忆说:"那时候,日本人对九龙城寨也是投鼠忌器。他们不敢贸然进入,因为这里名义上还是中国的领土。"正是这种微妙的政治地位,让九龙城寨在战乱中成为了一个特殊的庇护所。
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重新接管香港,却对九龙城寨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1948年,一件意外的事件彻底改变了城寨的命运。当时英国驻港领事馆突然遭到纵火,调查发现是城寨内的抗英分子所为。从此,香港警方对城寨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态度。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寨开始了畸形发展。首先是人口的剧增,从最初的几千人暴涨到近五万人。一位姓张的老居民说:"那时候每天都有新人来,有的是逃难的,有的是来寻求机会的。大家挤在一起,能住下就行。"
随着人口增多,黑帮势力也开始在城寨扎根。据说当时有一个叫"大头仔"的帮派头目,他在城寨内开设了第一家非法赌场。这个赌场开张的第一天,就有上百人排队等着进场。很快,类似的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1955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城寨内有120个吸毒场所,20个非法娱乐场所。一位曾在城寨当过医生的老人说:"那时候,每天都能看到瘾君子在街上游荡。但奇怪的是,他们很少在城寨内闹事,因为这里有自己的规矩。"
城寨的"规矩"就是由各个帮派共同制定的潜规则。比如,各个帮派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互不侵犯。如果有人违反规矩,就会受到严厉惩罚。一位老居民回忆:"有一次,一个小偷偷了别人的钱包,被抓住后,帮派的人把他吊在街上示众一整天。"
但城寨并非完全无序。在混乱之下,居民们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生存智慧。比如,城寨内有自己的邮递系统,由居民自发组织。还有民间的调解组织,专门处理居民之间的纠纷。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城寨还发展出了独特的地下经济体系。这里有无证医生开设的诊所,有手工作坊,甚至还有自己的电影院。一位老居民说:"那时候城寨里什么都有,就是都不合法。但大家都习惯了,反正警察也不来。"
到了1960年代,香港警方曾多次想要整顿城寨,但每次行动都无疾而终。一位退休警官回忆说:"我们进去抓人,居民就会放狗,或者从楼上倒水。最后我们也只能作罢。"就这样,九龙城寨成了香港警方不愿踏足的"禁区"。
四、城寨内部的真实生活
世人都说九龙城寨是龙潭虎穴,却不知这里也有着普通人的烟火气。城寨的建筑独具特色,人们将房子一层层往上加建,最高能达到十四层。一位曾在城寨生活过的老木匠说:"我们不请建筑师,全靠经验。只要房子不倒,就一直往上盖。"
城寨的楼房之间只留下窄窄的过道,有的地方甚至伸手就能摸到对面的墙。这些狭窄的巷道纵横交错,形成了独特的"迷宫建筑群"。一位邮递员回忆说:"刚来送信的时候,经常迷路。后来发现每个转角都有特别的记号,那是居民自己做的路标。"
在城寨里,很少见到阳光。楼房之间架着密密麻麻的电线,杂乱的管道纵横交错。一位老居民说:"下雨天最难过,楼上的水会顺着管道往下流,有时候还会漏进屋里。但大家都习惯了,互相帮忙修补。"
城寨的一楼往往是店铺和工厂。这里有制衣厂、印刷厂、五金店,甚至还有制伞作坊。一位开了三十年理发店的老板说:"我们这里的理发价格是外面的一半,生意特别好。每天从早忙到晚,客人都是熟人。"
在城寨里,最有特色的是地下诊所。这些诊所的医生大多没有执照,但技术却不差。一位老医生说:"我们这里的牙医收费低,手艺好,连外面的有钱人都偷偷来看病。"这些诊所虽然简陋,却解决了居民看病难的问题。
城寨还有自己的市场,摊位密密麻麻排在巷道两边。一位卖菜的老板娘说:"我们这里的菜比外面新鲜,价格也便宜。每天天不亮就要去进货,晚上收摊时基本都卖完。"
城寨的生活并非全是阴暗面。这里有自己的茶楼,是居民们聊天休息的好去处。一位茶楼老板说:"我们这里的早茶很有名,每天都座无虚席。街坊们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很是热闹。"
手工业者在城寨里找到了自己的天地。这里有制作首饰的金匠,有专门修表的师傅,还有制作传统中药的药剂师。一位老药剂师说:"我们这里的中药店,配方都是祖传的,很多香港人专门来买。"
城寨形成了独特的社区文化。这里有自己的戏院,经常放映最新的电影。孩子们在狭窄的巷道里玩耍,老人们在屋顶种菜。一位老居民说:"虽然环境差,但邻里关系特别好。谁家有困难,大家都会帮忙。"
夜晚的城寨灯火通明,到处都是麻将声和人们的谈笑声。屋顶上架着的天线林立,收看电视节目成了居民们的主要娱乐。一位修理电器的师傅说:"我们这里的电视信号特别好,因为天线比外面的楼还要高。"
五、最后的谢幕
1987年,一纸公告改变了九龙城寨的命运。在中英双方的谈判桌上,这座存在了近百年的"三不管"之地终于迎来了它的终章。一位参与谈判的官员说:"当时双方都认为,为了香港的发展,必须对九龙城寨进行改造。"
消息传出后,城寨内顿时炸开了锅。有的居民立即张贴告示,要求合理补偿。一位开了二十多年杂货店的老板说:"政府承诺给我们搬迁费和安置房,但我们在这里的生意怎么办?"
香港政府派出专门的工作组进驻城寨,挨家挨户登记造册。一位参与登记的工作人员回忆:"那时候真是不容易,楼房之间的通道太窄,有的地方要侧着身子才能过去。而且很多房子都没有门牌号,全靠居民自己指认。"
拆迁补偿谈判持续了近两年。政府最终拿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按照房屋面积和经营年限给予补偿,同时在附近兴建公屋,优先安置城寨居民。一位领到补偿的老居民说:"政府给的补偿还算公道,但是这里的生活方式,这里的街坊邻里,却再也回不来了。"
1993年3月,拆迁工作正式开始。政府派出大量工人,首先拆除了最外围的建筑。一位参与拆迁的工人说:"拆的时候特别小心,因为楼房之间都是连着的,一不小心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
在拆迁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了不少有历史价值的物件。有清朝的炮台残垣,有民国时期的木雕,还有战后的老照片。政府决定将这些文物妥善保存,作为城寨的历史见证。
一位老居民在搬家时发现了一面旧旗,那是清朝时期九龙城寨使用的军旗。他说:"这面旗是我爷爷留下的,他当年在城寨当过兵。现在我把它捐给了博物馆,让更多人了解城寨的历史。"
1995年,在城寨原址上,一座占地31000平方米的公园拔地而起。政府保留了部分城墙和炮台遗址,还原了昔日城寨的部分面貌。一位经常来公园散步的老人说:"现在的公园很漂亮,但只有我们这些老人才知道,以前的城寨是什么样子。"
公园内建有城寨历史展馆,陈列着大量老照片和文物。一位导游说:"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来参观,他们对城寨的历史特别感兴趣。特别是那些模型,还原了城寨最繁华时期的景象。"
城寨虽然消失了,但它的影响依然存在。许多电影导演来这里取景,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关于城寨的作品。一位老居民说:"现在城寨成了历史,但我们的故事会一直讲下去。"
2.7公顷?补补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