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保证以后不再出轨,要相信他原谅他吗?看完这篇后再做决定

天云亦聊情感 2024-11-30 22:02:34

前些日子,有人满怀困惑和疑问找到我,提出了一个相当棘手且敏感的问题:

伴侣出轨之后,信誓旦旦地承诺会悔改,与外面的人彻底断绝关系,重回家庭正轨,这种情况下,是否应该选择宽恕他们?

在反复思量之后,我觉得我们对待这件事的角度或许需要转变。

真正关键、值得深挖的核心问题是:

当那个曾与你山盟海誓、要携手走过一生的伴侣,亲手摧毁了你们之间珍贵的信任,踏入婚外情的泥沼,我们是否拥有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利,选择一条绝不宽恕、绝不退让、坚决不寻求和解的道路?

对于绝大多数遭受伴侣出轨伤害的人来说,内心深处最难以释怀的,莫过于被深深亏待、无情辜负的感觉。

即使出轨者在事情败露后痛哭流涕地道歉,承诺以后会加倍关心自己,买礼物、献殷勤,想尽办法弥补过错,但那道被背叛撕开的裂痕,早已深深印在心中,成为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痕。

无论对方如何努力缝补,如何试图用行动填补这道裂痕,我们心中始终有一道坎儿,总觉得他们无论做什么,都无法完全偿还因背叛而欠下的巨额“情感债务”,无法让破碎的心完全恢复原状。

一、被出轨后,我们为什么会感觉到“被亏欠”?

当一个人遭受严重打击后,如果没有人真正承认伤害的严重性和后果,他们往往会感到被亏欠。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情况:

1. 遭受婚外情打击:当伴侣出轨时,被出轨者会感到极度的亏欠,因为婚姻中的忠诚被破坏,原本承诺的信任和一心一意都不复存在。

2. 外界环境的改变:婚外情不仅影响夫妻关系,还会破坏原本和谐的家庭环境。外界的干扰和误解,使得被出轨者感到外界的亏欠。

3. 第三者的介入:第三者的介入不仅破坏了婚姻,还让原配感到生活被搅得不得安宁,感到被亏欠了本该有的平静生活。

4. 朋友的不理解:身边的朋友如果没有经历过类似痛苦,可能无法给予足够的理解和支持,这也会让被出轨者感到被亏欠。

然而,这些亏欠往往得不到真正的补偿,因为每个人都不认为是自己的错。

丈夫可能归咎于诱惑,第三者可能认为是真爱,朋友可能认为和自己无关。

即使丈夫想要弥补,也可能找不到正确的方式,反而让关系更糟。

在婚外情中,造成亏欠的原因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很难明确指出罪魁祸首。

这种情况下,被出轨者就像掉进了黑洞,失去了很多,却找不到治愈的方法。

最终,感到被亏欠的原因在于没有人愿意为实际的伤害承担责任,被出轨者感到无助和无奈,而外界的同情往往只是表面的,很难真正体会到他们的痛苦。

即使出轨者进行补偿,之前的信任和美好回忆已经无法恢复,重建婚姻是一条漫长且艰难的路。

婚姻不是交易,亏欠和补偿无法完全对等,而被出轨者的索取往往只是自欺欺人,无法改变现实。

二、承认吧,你心里那份“被亏欠感”,别让它翻篇

婚外情的阴影可能伴随一生,有人心存侥幸,不愿直面这残酷现实,总以为只要自己行事够“正确”。

比如牢牢把控家里的财政大权,就能把婚外情掀起的涛骇浪给抚平,让生活毫无波澜地回到从前。

但这只是幻想,出轨后的生活很难如初。

生活中,我们常能见到一种荒诞又让人后背发凉的思维误区。

许多人认为,只要出轨者肯做点看似“对”的事,比如道歉或许下承诺,就能弥补过错,让夫妻关系回到正轨。

这种想法既幼稚又糊涂,背后隐藏着两个常见的错误认知。

第一个误区是将对待出轨的态度简化为“原谅”或“不原谅”,忽略了情感纠葛中的灰色地带。

另一个误区更是离谱,天真地以为只要出轨者做到某些事,就应该无条件地原谅。

被出轨的一方往往处于弱势,焦虑不安,希望关系能继续。他们期待出轨者做出补偿,但补偿的纠结如同乱麻。写保证书、签财产协议,这些真能让人安心吗?

其实,追求所谓的“对”的保证,可能只是逃避真相——这世上没有能彻底让人安心的保证。

出轨者也可能感到委屈,认为自己已经做了该做的一切,却仍被指责。

但这些保证往往只是表面的花架子,无法完全弥补欺骗和隐瞒带来的伤害。

因此,要不要原谅出轨者,和对方是否给出保证没有必然联系。

你可以接受保证,明确相处界限,拿到应有补偿,但在心底,你仍有权选择不原谅。

原谅不是交易,不是完成了“规定动作”就必须给出的。

一旦遭遇出轨,信任的堡垒崩塌,人们容易陷入极端思维,把“爱”和“欺骗”等同起来。

这种想法让人痛苦,因为原谅是一种主观感受,随时间和心境变化,不能强求。

所以,关键是要放下“非原谅不可”的执念,接受婚姻变故的现实,这或许是迈向解脱、重寻内心安宁的第一步。

三、面对婚外情,我们永远都有一份不去原谅的选择

面对老公保证以后不再出轨的情境,我们必须明确一个核心观点:

在决定是否相信并原谅他时,我们永远都保留着一份不去原谅的选择权。

婚外情是对伴侣关系的严重背叛,它带来的伤痛和信任危机是深远且复杂的。

尽管伴侣可能表达了真诚的悔意,并作出了不再出轨的承诺,但这并不意味着受害者就必须无条件地相信和原谅。

每个人处理情感创伤的方式不同,有的人可能需要时间疗愈,有的人可能永远无法释怀。

因此,是否相信并原谅,应基于个人的感受、对关系的评估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当我们不再逃避或压抑这些负面情绪,而是选择正视并接纳它们时,我们才能逐渐从被亏欠的阴影中走出,避免继续生活在那种无尽的失落与痛苦之中。

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被外界的压力或期望所左右,而是应倾听内心的声音,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重建内心的力量,迎接更加健康、平等的关系,不再重复被亏欠的人生模式。

声明:图片选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在后台联系删除。

往期精选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