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御书钱币

采春谈文化 2024-06-20 06:55:54

天眷堂收藏了一枚大观通宝小平行书铁母,通体蓝锈,字口残存朱砂,2000年左右发现于山西大同,直径26.3毫米,厚度1.9毫米,重量6.1克,为目前所知尺寸最大。

北宋建国之初,经济上无力用铜钱统一全国的货币,故沿袭五代十国时期所形成的货币割据的币制,听令江南和川、陕等地仍行用原有的铜、铁钱,禁止这些地区的钱币流入江北和中原地区。太平兴国(976-984)年间,江南诸州设监大铸铜钱,并废除了铜钱过江之禁,江南铁钱逐渐退出流通,唯福建、四川和陕西兼行铜、铁钱,从而逐渐形成宋代铁钱流通中的割据局面。

北宋时期,四川、陕西、福建、河东路(今山西省大部)等地区先后流通铁钱。

河东路原本行用铜钱,庆历年间,因为要给陕西路提供军需,开始在晋州和泽州铸大铁钱。后来,由于大铁钱在陕西流通不畅,河东路改在晋泽二州和威胜军铸小铁钱,专供河东路使用,河东路由此成为铜钱、铁钱兼行区。

山西自古盛产铁煤,铸铁钱比较便利,由于铸钱利润大,所以民间盗铸严重,造成了小铁钱的贬值,三枚只当一枚铜钱使用,没过多久就停铸。

熙宁年间,陕西增加折二铁钱的铸造量,同、华二州储存了40万緡的小铁钱未使用,宋廷下令调拨到河东路使用,河东路用铁偿还其价值。其后,河东路铸行铁钱的情况就不详了。《三朝北盟会编》卷五七《河东逢虏记》中记载,靖康元年汾州支付给军队的粮钱和菜钱,有“官中已不使铁钱”的记载。

大观通宝行书小平铁钱即是大观年间河东路铸造,约为大观四年(1110)河东路罢铸夹锡铁钱的短暂期间所铸。其钱文行书,是大观钱中少有的非瘦金体书法,笔画疏朗得体,潇洒清劲。历史上,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独步天下,实则他的行书水平也不遑多让。

在辽宁省博物馆珍藏了一幅宋徽宗的行书作品——《蔡京敕卷》,墨韵流畅,书写如飘藤荡柳之势,颇有瘦金意味,对比行书大观的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有人认为,行书大观的钱文也是宋徽宗的御书。

——原创 天眷堂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