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地

醉香的纪录片 2024-09-22 11:10:40

下地

原创:付东土船长

2024.09.21

南中国海航行中

夜间

说起“下山”,有人自然会联想到和尚;说起“下地”,这个却是海员的专属。

所以,有人把海员比喻为“水上和尚”,想想有很多方面类似,船上清一色的男性,眼里除了一望无际的海水,就是没日没夜的工作,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与深山的和尚生活方式性质雷同。

海员长期在海上漂泊,船靠港后,“下地”就成为一个重要的事件。

多数海员说,下地去沾沾“地气”;

有的海员下地是为了改善一下伙食,喝点“花酒”,顺便解决荷尔蒙问题;

大多数海员下地,是想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风土人情,权当是一次异地旅游,顺便买一些日常用品、当地特产等等。

海员“下地”,对于船长而言,也是一项需要特别重视的工作。

海员“下地”,也是情感释放的一种方式,除非不靠港,靠港了没有下地,有很多海员会愤愤不平,心情压抑,特别失落。

特别是那些小年轻海员,思想波动很大,经不住诱惑,在船上长期的压抑和寂寞都需要通过“下地”的方式解决一下,要不然来了一次没有下地转转,心里都一直有个疙瘩难以解开,在船上就会对船长有意见,甚至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

彭水头下半夜1点多钟用力敲打船长室门,船长刚睡下不久被这急促的声音惊醒,没来得及穿衣服打开门,彭水头一头栽倒在船长室地板上,船长吓得不轻,连忙打开灯,用高频呼叫大副赶紧过来。

不一会,船长室地板上就攒了一滩血,彭水头屁股上明晃晃一把十几公分的尖刀有半截穿透裤子插在半个屁股上,满身都是连泥巴带血水糊得不成个人样,人已经昏迷不醒。

大副叫了一帮水手过来,看着也是手足无措。

船长只好联系代理,呼叫救护车。

大家用一块破木板把彭水头绑扎在上面抬下船,塞到救护车。

船长安排大副随救护车去了医院。

代理让船长报警,警车也来了,没有问出头绪,就直接去了医院。

船长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过,心里也基本有了八九不离十,这肯定是下地惹祸了。

船长查看梯口记录并询问值班水手和驾驶员什么情况,得知,彭水头晚上8点多钟和一个水手,一个机工下地的,到夜间12点的时候,只有水手和机工回来了,然后就是1点钟彭水头自己回来的,但值班水手没有在意,只是发现一个人影上船后快速进入了生活区,看身影是水头,夜间也没有看的太清楚。

船长找来和彭水头一起下地的机工和水手,这才得知,他们一起去了当地一家娱乐场所,喝了点“花酒”,说好的价格,但最后算账一下子成了1万多,被人“宰了”,只放了他们两个回来拿钱,留下彭水头做了“人质”,他们两个上船后正在愁怎么办才好,彭水头就回来了,屁股上被人插了一把刀子。

彭水头自然没法继续随船工作了,后续被公司也解雇了。

然后,公司因为这个事情,发了通函。

据说,彭水头当时作为“人质”后,跳窗户想逃跑,被发现后,连滚带爬狂奔上的船,屁股上什么时候被插了一把刀子,他也记不清楚,也没有感觉疼痛,从市区一直跑到船上,到船长房间后扑倒昏迷估计是失血过多造成的。

当时,下地后打了一辆黑车,司机问:到哪里去?

彭水头说:好玩的地方有吗?

司机说:多的是。

司机带着彭水头一伙从港口到市区然后就是荒无人烟的山坡,爬过山坡转了几圈就来到这家灯红酒绿的娱乐厅,说好的收费30元,结果要了300元,彭水头他们自知上当,但这荒山野岭也没法回去,只好认了。

进去后有领班的给他们安排一个包间,然后上了酒水,安装调试好卡拉OK,霓虹灯闪烁中,一大群姑娘进门,有各种服务,有陪酒的,有陪唱歌的,有按摩脚的,有搓背的等等五花八门,但至于多少费用,都含糊不清。

彭水头三人在灯红酒绿下身不由己,想走都不太可能,这些人都贴上身来,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就干起来各种勾当,豁出去了,船上漂泊了6个多月这才有个机会下地,放松一下未尝不可。

不知不觉中,到了夜里12点,彭水头几个就到前台结账,一算下来,过万,三个人傻眼了,他们根本没有带这么多钱,并且感觉也不会这么多,就消费了两扎啤酒,一个包间,正犹豫间,几个彪形大汉围了过来,直接将他们三个按到开始掏腰包,翻了个底朝天也就凑齐千把块钱。

于是上演了上面的闹剧。

这是发生在30年前国内鲅鱼圈港轰动一时的海员下地事件。

那个时候,鲅鱼圈刚刚建港不久,一切都是比较黑暗的,海员下地经常被宰的不止是一把刀,许多黑车司机都参与其中,一度让来到此港的海员望而生畏,以至于到最后,海员根本不敢下地。

2020年-2023年3年疫情,让海员下地直接被扼杀,但也改变了海员下地的性质,现在的海员下地,基本以购物为主,沾沾地气为辅,别的沾花惹草已经是渴望而不可及,一夜之间消失殆尽,海员成了真正的“水上和尚”,这对于那些荷尔蒙旺盛的年轻海员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在美丽国海员下地,特别奢侈,需要有米国签证,但海员一般很少持有,但也衍生出许多海员在米国下地不回来的现象,那时候“偷渡”特别盛行,特别是福建籍海员。

在欧洲下地,其实主要是观光旅游为主,在30年前,还可以下地做点小生意,比如从国内廉价买的防风打火机、风油精,手表,化妆品等到意大利、法国等可以卖一个好价钱,赚到几倍的美钞,也是一个不小的收入,但也因此被当地警察抓捕过的不少,所以后来慢慢被禁止了。

其实,海员在国外下地倒买倒卖是一个发财的机会,比如有人在香港买雅马哈摩托车,香港买的1万多港币,到国内3万到人民币,一辆摩托赚来几个月工资。

30年前的远洋货轮,很少在国外上伙食,特别是发达国家,伙食太贵了,都是在国内一次性上6个月的,但新鲜的蔬菜在船上保存时间不长,到欧洲,海员下地的主要一个项目就是去当地农田里面搞蔬菜水果,比如西红柿、葡萄、玉米,不知名的绿色蔬菜,白天下地踩点,晚上黑灯瞎火的带着手电和大塑料袋,有海员还骑着三八杠自行车下地,到达农田后,不管三七二十一,拼命往袋子里装,下去十几个人,一夜之间搞了个把月的蔬菜上船没有问题,那些农田基本也是无人打理,人家不要的荒废的农田,所以也没人追究。

欧洲的农庄就是这样,采摘期过后,许多农田又长出新鲜是蔬菜和半拉荒的果蔬,但对于长期漂泊在海上,严重缺乏新鲜蔬菜水果的海员而言这些也都是好东西。

欧洲的农庄,特别是秋季,在荒草中间经常会遇到野兔子、野鸭子,有的水塘边还能遇到以家庭为单位的天鹅,海员也会利用自制的工具网捕,到船上就是美味。

在印度,码头上很多的荒废的破烂岸吊,特别是卸粮食的码头,晚上,成群结队的鸽子都在里面栖息。

只需要带一把强光手电下地,偷偷爬到岸吊上面,一晚上能捉到一麻袋鸽子,都是野生鸽子,用厨房的高压大锅煮三天肉还是煮不烂,每人分到两只鸽子,那鸽子肉是真硬,撕扯刀割都费劲,到嘴里也嚼不动,真正的野生鸽子肉就是劲道。

到远东俄罗斯,可以下地到别的远洋捕捞船上,用一瓶二锅头换一大箩筐帝王蟹,每人一天吃一只帝王蟹基本不用吃饭,那个蟹臂有50厘米长,一只蟹臂肉取出来有手臂粗,可以包蟹肉饺子,最后都实在吃不下扔海里去了。

到日本下地,多年前,海员基本以捡拾日本自行车、摩托车、甚至汽车为主,每个垃圾站里面都是宝贝,那个时候日本百废待兴,许多淘汰的产品基本都是新的,并且质量过硬,海员爱不释手,有人甚至捡到名牌手表、相机、收录机,电视、小轿车到处可见,但因为庞大,根本无法带回国内,否则,老海员都要发财了。

但俄罗斯、菲律宾海员是可以的,许多俄罗斯海员,通过船舶,将下地从日本捡到的小轿车带回国内,菲律宾海员下地大部分是捡日本自行车和摩托车,虽然是二手货,但用了很长时间都不会出现故障。

在发达国家,多由教会的车子免费接送海员下地旅游观光购物娱乐,有时候船上也会利用教会的车子购买伙食,教会内会提供免费的餐饮,但需要接受他们的传教,就是需要被他们洗脑一次。

海员到澳洲基本以购物为主,那边许多产品虽然价格不菲,但货真,一次性,一伙人,可以将超市整个柜台货物洗劫一空,在澳洲,超市的货架上只配备当天足够的货量,但如果海员下地疯狂采购,往往就会被阻止,因为你一下子都给买空了,别人就没法买到了,所以,许多澳洲人看到国内海员到来,都专门派人看护,叮嘱,甚至帮忙打包运送,服务特别周到,那时候有人买了澳洲袋鼠皮、绵羊油化妆品、澳洲奶粉、深海鱼油等等,都是抢手货。

法国的香水、意大利皮衣、泰国的木棉被、柬埔寨的翡翠、南非的葡萄酒和钻石、印尼的燕窝、巴布亚的鲨鱼翅等等都是海员下地的搜索目标。

最离谱的是非洲的象牙。

30年前,非洲当地到处都是象牙,犀牛角。

那时候,海员经常骑着从日本下地捡来的自行车到非洲下地去驮象牙。

非洲喀麦隆一个港口边上,有一条破烂不堪的作坊都是草棚,里面都是象牙,海员成群结队过来,如果弄整根象牙没有啥意思,那时候,许多非洲人不知道筷子是啥样子,海员就将船上的筷子拿过去给他们做样子,用象牙制作筷子,非洲人笑着说:搞不懂你们,怎么用“树枝”吃饭!

非洲人认为中国人吃饭的筷子,其实就是两根树枝,于是,用象牙做筷子成为时尚,非洲人要改变中国人的认知。

欧洲贵族人吃饭的餐具要么是银子、要么是金子,而非洲人要么是象牙要么是犀牛角,那时候,许多海员从非洲带回来许多的象牙筷子,但都以收藏为主,现在的筷子多以竹子为原材料,基本改变了用普通“树枝”的习惯了。

除了下地旅游观光和购物,当然,避免不了的是去灯红酒绿之地,比如上面的彭水头事件,那是海员的天堂和诱惑,有人为此付出代价。

以往,每个码头都有“海员俱乐部”,在欧洲,多以黄色为主题,有的表演场所,在大庭广众之下,脱光了给你欣赏,可以任人挑选,看好了付钱就可以带走享受。

这个当然以泰国最为盛行,甚至许多海员不需要下地,在船上就能够享受到足够的服务,每次靠港后,还没有等办好手续,一呼啦会上来许多男男女女,有的不男不女,甚至的有的工人也是年轻女性,晚上都会和海员一起吃、住,花天酒地、其乐无穷。

随着不断的海员队伍的扩大,海员下地频繁,也传播了许多的国情文化,慢慢的都已经彼此同化,世界成了地球村,到哪里好像都是一个味道。

30年的变迁,如今,海员下地,都失去了很多快乐和探索意义,除了购物,然后就是所谓的沾沾地气,走走看看,有时候吃点当地的特长,更有许多地方开始限制海员下地,许多港口装卸货快速到吓人,海员下地变得异常奢侈。

但还是禁不住,许多海员希望靠泊后能下地逛逛,特别是新兴的海员,到国外,都希望下地看看异国风情,所以,船长在力所能及范围还是需要为他们做好这项服务。

无论在哪里下地,海员一定要记住,遵守当地的交通规则,许多国家都有风俗习惯,并且尽量不要去一些娱乐场所,防止被坑被宰造成船舶安全问题。

海员下地至少三人以上结队,一个人禁止私自下地,走下船,带好证件,港区内穿好反光安全服、带好安全帽,进出港区门口做好登记,然后老老实实沿着马路一侧步行,或者坐公交车到达购物场所,尽量少拍照,不要采购违禁品,保持手机畅通,不要太晚回船。

如果有可靠的当地向导最好,那些经常在港区活动的黑车司机,当然,许多地方能碰到华人,但注意,在越南,千万不要相信这些会说中文的越南人,往往都是骗子。

===感谢阅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