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7,香港影史票房冠军,劝你带够纸巾

秦梓涵雅韵 2024-12-17 14:45:27

活人,也需要破地狱。

上周,内地院线终于迎来了香港现象级、年度最佳港片——《破地狱》。

这是一部传统、神秘、隐晦的小众丧葬题材电影,意外叫好又叫座。

豆瓣8.7,是近14年来最高分的港片,也是香港电影史上第三部票房过亿的华语电影。

它被誉为港版《入殓师》,生死大事里,有最典型的东亚家庭表达。

死人的地狱

活人来破

先简单解释下“破地狱”,它是道教丧礼法事仪式。

人们相信,破地狱能让先人们,从九幽地狱中解脱,进入更好的来世。

香港的每间长生店,通常都有一对拍档,一文一武。

文,是殡仪经纪,主要是业务对接,策划。

武,是喃呒师傅,负责葬礼等技术服务,可以做破地狱的法事等。

故事的主角,就是香港某间长生店的一对搭档,道生(黄子华 饰)和文哥(徐冠华 饰)。

文哥入行几十年,是专业喃呒师傅,做事一板一眼,遵照传统,将祖师爷的教导,视为绝对真理。

道生,是从婚礼策划师转行过来的殡仪经纪。

疫情三年,公司欠款,负债累累,婚礼市场不好做了,但殡葬行业却越来越火,道生索性转行,为死人服务。

这转身,谁看都觉得,灵了个大活。

但更令人吃惊的是,道生直接将婚礼嫁接到葬礼。

他开发葬礼周边,手链、项链、八音盒小摆件......

这些周边拿回家里瘆人不?人家名字叫“先人照亮你的前路”。

他本着服务业的最高宗旨,根据客人的性格、喜好,为每一位客人实现私人化、个性化定制服务。

婚礼上有的照片墙,签到牌,伴手礼,摄影师......一样不落的出现在道生策划的葬礼上。

刚入行的道生,没有一刻不在想,如何将利益最大化。

在他看来,办婚礼和办葬礼其实一样,都是秀场。切蛋糕和破地狱,都需要一把刀,没区别。

到最后所有的工作,都要化为账户数字。

文哥看来,道生的种种行为,都是为了钱,简直在胡闹。

道生看来,文哥从来只顾死人,不管活人,古板至极。

冲突,在平静的沉默中剧烈震荡,两人代表的过去思维与现代思维,互为地狱。

但随着他们一起经历更多葬礼,道生慢慢开始明白,死者有灵。

而文哥,看似冷漠机械,也悄然发生着改变。

文哥和道生,看似风马牛不相干的两类人,却最终走向共通,本质上是因为,他们一个为死人开路,一个为活人开路,都心怀对人的善意和敬畏。

文哥给了道生一条生路,道生给了文哥一条“死路”,但那都是破地狱的路,都是救赎,生路和死路,在有些时刻,没有区别。

两人默默和解,彼此解救,没有太多过程的展现,却早就化为那句默契的歌词:“今日天隔一方,难......见面”。

但谁说,天隔一方,才是这世上最远的距离呢?有些偏见,有些人修上一生,都未曾打破。

缺失死亡教育的中国人

中国人的教育里,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都没有死亡教育。

各地的葬礼往往隆重又神秘,但很少有人能说出它的意义,只知道,那样做就对了。

语文课本上,唯一直视死亡的时刻,大概是烈士的“视死如归”。

但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八个字“吃喝玩乐,生老病死”中,“死”分明就是其中之一。

有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天大概有2.7万人死去。不被关注,不去思考,不代表死亡这件事,离我们不够近。

与距离红磡仅500米,一街之隔的,分明就是殡仪馆;产房的另一头,是太平间。

霓虹繁华和曲终人散,都被化为一场“表演”,从来都是在同时进行。

但《破地狱》这次,直面了“死亡”。

遗骨开棺,师傅上手清理头骨上残留的头发、皮肉,再将其洗净的过程,被完完整整拍了下来。

普通人看到这里已经开始不适了。

但随着剧情的深入,才发现,这只是餐前小菜。

闭不上眼睛的要打针,两颊凹陷的,要塞棉花,下颚还需要用木棍支撑......

尸体清理、穿衣、化妆......事无巨细,全程不加掩饰。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采取了实景拍摄,取景地是东华三院属下的东华义庄和万国殡仪馆。

东华三院表示,开放拍摄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除了直面尸体,殡葬行业的从业者们,也有了不为人知的B面呈现。

他们上班会摸鱼看球赛,到点下班找乐子。

在葬礼纪念品样品上,大方贴上自己的照片。

你以为人家是化新娘妆的,其实人家是老前辈了,只不过不喜欢穿工装,打扮时尚了一些。

道生日常吃爆米花的零食盒子,就是一个等比缩小的棺材周边。

更有人,上班穿道袍下班拜耶稣。

你以为的人生大事,也不过只是某些人的牛马日常。

我们为什么怕死?为什么怕谈论死?是因为我们不敢直视死亡。

《破地狱》用这样的方式,让中国观众,破了对“死”的偏见。

不懂爱人的中国父亲

电影中有句台词,是点睛之笔:“活人,也需要破地狱。”

随着剧情的深入,我们才发现,那个对行业敬重、对亡妻情深、对子女负责的文哥,居然在制造着最恐怖的“东亚家庭地狱”。

女儿的地狱

女儿郭文玥(卫诗雅 饰),从小就崇拜父亲,比哥哥更愿意继承父亲的衣钵。父亲生病时,她也比哥哥,更有耐心照顾。

但父亲却用“女人污秽”“传男不传女”的思想,一直拒绝她,伤害她,两人矛盾最激烈的时刻,父亲扇过她耳光。

父亲对女儿的偏见,像极了普通人对死亡的偏见,没有解释,传统就是真理。

女儿带着怨愤,选择了另一份和死亡有关的工作,但依然没能逃过社会的偏见。因为没有正向的爱的示范,她陷入不健康的情感关系。

父亲,亲手为她织的牢笼,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越来越紧密了。

儿子的地狱

儿子郭志斌(朱栢康 饰),从小被父亲视为接班人,因为父亲一句“继承衣钵”,早早辍学。

十几岁,穿着和年纪不符的道袍出入殡葬馆,被同龄人歧视。结婚后,要处处以大家利益为重,忽视小家。中年时,为了儿子进名校,成为基督徒,被骂“欺师灭祖”“给爸爸丢脸”。

儿子从不认为祖师爷赏饭和被父亲选择是幸运,他的每一样爱好,都被父亲剥夺,因为是儿子,责任天然比个体更重要。

比起妹妹,他像是一个空心的壳子,没有信仰,没有生机,更没有自我。

爸爸的地狱

所以,父亲是最大的恶人?

不,他日夜思念亡妻,妻子为他留下的那把椅子,椅在人在。

让儿子继承衣钵,是他早就明白儿子不是学习的料,担心他长大后无法养活妻儿。

他对女儿的性别偏见,不是出自本心,只是对祖师爷和行业的敬重,在他的内心深处,女儿是珍宝。

大男子思维,心口不一,没有爱人的能力,几乎是整个东亚社会父亲的通病。

但父亲的症结,不单单是他以“父权”的身份,统治了儿女,而是他放弃掉了人性和自我,成为了传统父权制的献祭品。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无法依靠儿子,更无法面对女儿,进入病房探望他的,只能是搭档道生。

电影中,父亲用“最后一舞”的方式,破了女儿和儿子心中的地狱,但现实生活里,大部分父亲,到死,都没有把“爱”说出口。

最后的时刻,一向话很少的父亲,忽然开始频频唱歌:“今日天隔一方难见面,是以孤舟沉寂晚景凉天,你睇斜阳照住个对双飞燕......”

脸上表情再沉静,也难掩孤寂、落寞之情,父亲成为整个家庭里,最悲惨的那个人。

他从来不动声色,更不会吐露心事,所以,父亲究竟是自杀,还是自然死亡,也都有待观众在心里,自己去画圆。

众生皆苦

活人的地狱谁来破?

影片中有四场葬礼,每一场,都将活人的地狱,放大到极致。

四场葬礼,一场比一场隐晦,映射人间百态,死人要破十八层地狱,但生人要面对的地狱,何止十八层?

人生在世,贪、嗔、痴、慢、疑,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盛......哪个不需要破?

而道生的故事,几乎就是现世人,共同的地狱。

人到中年,不敢生孩子,一睁眼就要还债,他解释过,真的不是自己好吃懒做。

他勤奋、上进、从没想过偷懒,一头扎进受尽冷眼的殡葬行业,没有一句怨言。

他忍得了尸体的腐烂味,因为他早就深刻认识到“这世界最令人难受的味道,是穷味”。

所以,电影最终指向的“地狱”,是众生皆苦的“人间地狱”。

《破地狱》选择在年末上映,是非常逢时的。

一年到头,大家都辛苦了,谁不想找个出口,大哭一场。

如果去影院,建议带上纸巾。

其实,不论贫穷还是富贵,大家最后的终点都公平,都是死亡。

《破地狱》像一面镜子,用死亡,映照出你我的人生。

究竟该怎样死?该怎样活?需要我们用更多时间,去思考。

喜欢电影中的一句台词:

“做人就像坐车,能来到这个世界就是赚了,与其担心什么时候下车,不如好好享受过程。”

希望我们,都能放下我执,珍惜当下,珍惜拥有。

各种怨念,不顺遂,来年,都破了它吧。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