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大量鲤鱼搁浅,密密麻麻挤成一堆,为何就算晒死也没人捡?

科学多一点 2024-11-05 01:14:16

作为国内首一位的淡水湖泊,鄱阳湖调节水位、为野生动植物提供理想栖息地、改善气候条件等综合性效益。

可没想到,鄱阳湖也有“塌房”的时候,网友在鄱阳湖沿岸发现大量鲤鱼搁浅,它们有的在浅水中苦苦挣扎,有的已经翻肚皮死亡。为什么宁愿让这些鲤鱼晒死,也没人捡回家吃呢?

洪水一片,枯水一线

有人说,鄱阳湖的美,仅次于青海湖。作为江西最拿得出手的经典名片,鄱阳湖之广袤之亮眼,足以摄人心魄。以水润泽土地,以绿洲喂养候鸟,鄱阳湖是绝佳候鸟补给地,落霞与群鸟齐飞定格成颇有生命力的自然画卷。俯瞰鄱阳湖,整体呈现葫芦形,将湖水严严实实地围截成一大片。

但鄱阳湖可不是每时每刻都如此有生机活力,人们时常用“洪水一片,枯水一线”来形容鄱阳湖的水位变化。处于丰水期的鄱阳湖,“葫芦”里的水满满当当,连成亮堂堂的一大片。处于退水期的鄱阳湖,水位急剧下降,逐渐暴露出河床,湖水沟沟洼洼连成一条干巴巴的线条。这前后的鲜明对比,让人惊掉下巴。

每当鄱阳湖的水位急剧下降时,其湖岸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人们会惊讶地发现,前一天还风平浪静的湖面,后两天便陆陆续续地冒出大量垂死挣扎的鲤鱼,湖水无情地“出走”,让这些原本栖息在湖中的鲤鱼冷不丁地暴露在人们的眼皮子底下。

随着水位的降低,这些鲤鱼的生存也变得逼仄了起来,有些还有生命体征,有些已经一命呼吁。打眼一看,鲤鱼密密麻麻地堆积在一块,被动“摆烂”。令人奇怪的是,这“白给”的鲤鱼就这么明晃晃地搁浅着,为什么没人把它们捡回家呢?

宁愿放死也没人要?鲤鱼怎么混成这地步?

一向崇尚物尽其用的中国人,面对“白给”的鲤鱼,竟然没有将它们打包回家,这的确是个引发好奇的现象。

鲤鱼是一种常见的鱼类,它们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和适应力。鲤鱼属于底栖鱼类,在鄱阳湖中,它们喜欢贴着河床生活,尽职尽责地当“水下推土机”,扫净有机碎片。平时,鲤鱼既摄食软体动物、螺蛳等,也会大快朵颐地摄食藻类,是典型的杂食性鱼类。

由于食量大,不挑吃的,鄱阳湖的鲤鱼个头长得很大,都说鱼肉越肥越好吃,怎么这些鲤鱼就没人看得上呢?这背后蕴藏着多重原因。

一是鲤鱼自身的原因,由于底栖、杂食的习性,鲤鱼对河淤之处的有机碎屑来者不拒,久而久之,鲤鱼的身上就富集了这种腥味,这是人们所顾虑的地方。江西隶属于南方地区,通常情况下,南方人对鲤鱼的接纳程度稍低,即便在生鲜市场也是如此。从这个角度讲,江西人看着横纵陈列的鲤鱼,自然也没有多大兴趣拿回家煮食。

值得一提的是,鄱阳湖中潜藏着一百多种鱼类,鲤鱼属于底栖鱼类,底层的鲤鱼都被“翻出来”了,其它中上层的鱼类不可能没有动静。那么这些鱼去哪了呢?原因更多地倾向于被人为挑选回家了,围观群众把好鱼都挑选走了,一番挑挑拣拣下来就只剩下鲤鱼,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

面对成堆的鲤鱼,南方人不为所动,但北方网友可就急了眼,鲤鱼可是北方硬菜的主材料之一,即便是寻常北方家庭妇女,也能做出红烧鲤鱼、糖醋鲤鱼、白菜炖鲤鱼等经典菜来。

二是关于生态系统平衡‌的问题,鄱阳湖水涨水落属于正常的自然地理现象,这也就意味着这些已经死亡的鲤鱼有自己的“自然归宿”。

鲤鱼尸体分解之后,会为微生物提供能量,也会使鄱阳湖的水草更为丰茂。与此同时,鄱阳湖还是候鸟补给站,丰富的鲤鱼为候鸟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假若大量捕捞这些鲤鱼,极有可能造成生态失衡。

三是法律法规的问题,当地政府曾三令五申特定区域不允许捕捞。如果盲目将大量的鲤鱼拿走,极有可能违背规定。

此外,鄱阳湖候鸟众多,这些候鸟不仅是大自然的一环,十分珍稀,有的还是国家保护野生动物。人类的大肆捕捞行为,会影响到候鸟正常的栖息,也有可能伤害到珍贵的野生动物,破坏生态的稳定与发展。

鄱阳湖的鲤鱼为何会突然搁浅死亡?

鲤鱼栖息得好好的,为什么搁浅死亡呢?这还得从鄱阳湖水位的骤降说起。原来,鄱阳湖的“湖涨湖落”都是有规律的,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这主要地理位置和鄱阳湖的成因有关,鄱阳湖连接着长江,与长江是互为补给的关系,起着削峰补枯的作用。长江不仅是生态基因宝库,还是航运经济命脉,长江的水位的骤变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长江水位低的时候,鄱阳湖就像充电宝一样为长江补给水源。而当长江水位高的时候,鄱阳湖又起到“削峰”的作用,使其总体保持稳定态势。

大量鲤鱼的搁浅,乃至死亡,跟鄱阳湖水位骤低有关。水位低了,鲤鱼不仅丧失了栖息之所,还被切断了食物来源,没有地方住,又没有食物吃的鲤鱼,只能随着水源的离去,苦苦挣扎在原地。生命力顽强的鲤鱼,尚且能顽强生存上一段时间,生命力不那么顽强的鲤鱼,只能挣扎而亡。生存环境的骤变以及生态系统的影响,让大量鲤鱼“献祭”出了自己的生命,长此以往,也会对鄱阳湖内鲤鱼种群的繁衍,产生不良影响。

同是面对大量搁浅的鱼类,曾有些地方的群众自发性地将将鱼儿捕捞、转移到另一处水域,让它们能够再次活下去。符合地方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话,这种民间行为也是被允许的。早年间,鄱阳湖罹受旱灾的影响,致使无数鱼儿搁浅,当地民众自发成立了救援队伍,将鱼儿转移到赣江中,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互动。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