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先生说:“我们这个社会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让80后、90后、00后,以他们的健康为代价,换取社会的发展吗?” “如果他们的收入中一大部分都拿出来租房子、还房贷,那对他们的生活依然是会有影响的,还有就是加班……” 不愧是写下《人世间》这部反映底层民众血泪史的大作家,也正是因为梁晓声先生心怀悲悯之心,所以他才能够从周秉昆、孙赶超、肖国庆这些下岗工人的视角,去反映社会变迁带给普通人的阵痛、压力、以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原著中有一段,是郝冬梅和周秉义恋爱初期,她去了破败不堪的光字片,看到身处这里的老百姓还过着如此窘迫的日子,身为副省长千金的郝冬梅忍不住落泪了,她对周秉义说: “秉义,从今天起,我会因我们一家三口住在独门大院的小洋楼里深感不安!我家的厨师和阿姨在那洋楼里都有自己的房间啊。我父亲当副省长近十年,我猜他从没到过你家住的这个地方,亏他还是主抓城市建设的副省长! 我父亲他们太对不起生活在这一带的人家了!新 中 国成立十五六年了,这里和解放前的穷人区有什么区别? 我们真得太对不起你们了,我先替父亲向你鞠躬道歉吧!” 郝冬梅的话和那一鞠躬让周秉义震撼到彻夜难眠,他第一次意识到,某些人的确应对许多人所过的山顶洞人般的生活负有责任。 梁晓声先生借用郝冬梅的话,以及周秉义的思考,对社会的管理层进行了叩问,这是作为一个作家的社会良知,也是身为知识分子对家国的深刻探究,这也就不难看出,梁先生为何能说出上面的一番话了! 《人世间》这部115万字的巨著,其故事架构及底层逻辑,就是梁先生与原生家庭和弟弟妹妹之间的故事。 梁先生就出生在光字片那样的地方,他们家的生活比周家还要困难,父亲常年在外,母亲靠着糊火柴盒贴补家用,维持着一家人的开销。 虽然困苦,却不能扼杀他的求知欲望,善良的母亲会从牙缝里挤出钱来,给他买字典,而他所有的阅读刊物,都是靠从捡废品邻居那里淘来的。 知识青年下乡开始后,梁晓声先生去了黑龙江建设兵团,也就在那里,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后来他就读于复旦大学的中文系,毕业分配时,他执意要回北方,当时的政策,对于他这样的人才,是不能回家乡哈尔滨的。 他留在了北京,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当了一名编辑,后来又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 按梁晓声的话说,就是一定要离家近一些,再近一些! 可即便这样,他的父母还是靠着弟弟,也就是周秉昆的原型,还有他的几个哥们,才得到更好的孝敬和更多的关照。 对这一点,梁先生一直心怀愧疚,尤其是他的弟弟因病去世后,他更是悲痛难当,所以才写下了这部鸿篇巨制! 一是为了纪念过世的弟弟以及他为这个家庭做出的贡献;二更是为了反映普通百姓的伟大,以及他们为国 家发展、进步所做出的牺牲。 《人世间》原著中,周秉义死了,而弟弟秉昆收获了晚年幸福,这恐怕也是梁晓声的期待和心愿。 他借用周秉义之口说过“如果我和秉昆要有一个人去死,那么我死他活,兄弟情在这儿,没什么说的!” 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好弟弟、好妹妹,才让梁晓声始终对人世间充满了感恩,他在董宇辉直播间里不断说得那句“亲爱的同 志”,是他发自内心地对这个世间的热爱,也是他饱含深情地对每个普通人的理解和参透!#妙笔生花创作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