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爆了!还得是女学者来写女性微观史!

雪巧谈文学 2024-02-20 12:20:25
没多好看,就是,刷了个通宵而已! ◽伊丽莎白·马什,出生牙买加,一个在母胎中就已完成过洲际旅行的混血儿,22岁,在18世纪女性大多足不出户的时代,依托家族与大英帝国海军的密切关系,在没有女性陪伴的情况下,与一群男人踏上了返回英国的远洋航班。正是在这次旅行中,作为帝国博弈的牺牲品,她被摩洛哥海盗俘虏,与三个男人被迫踏上了北非之行。 为了逃离苏丹的深宫,她先是假扮同北俘虏,一位在全球进行贸易的商人的妹妹,而后是妻子,后来,则真的嫁给了他。 ◽传奇的不是这段经历,而是多年以后,丈夫破产独自逃离,她带着孩子艰难度日时,马什在自传《女俘虏》中对这段经历的描述方式:无论是熟悉世界海洋的皇家海军舰长,野心勃勃的穆斯林君主,还是非洲南部旅居的巴巴里商人,在各大洲进行贸易的商人,四位男主角,都围绕着她自己转。 ◽实际上,这本英语世界的首部摩洛哥游记,被开掘成一个女性主义文本:她不仅坦诚自己的欲望,更在作品中将自己的丈夫变成了一个面目模糊,被阉割的角色。她借此表达自己对这位破产后逃走的丈夫的看法:他甚至算不上真的男人! 这位不断探索世界疆界的女性同时认为:在她不得不假戏真做嫁给这位商人,生儿育女,成为隐形的资产阶级妇女那几年,她在文明的伦敦所经历的比她成为苏丹俘虏经历的不幸有过之而不及。 而正是通过写作,她彻底颠覆了记忆,也借此从生活的磨难中幸存下来。 ◽多年后,这位跟随丈夫再次旅居印度次大陆的女性,在日记里则继续游离在女性行为规范之外。她记录下她独特的印度探索之旅:没有丈夫和儿子的陪伴,她再次和陌生的男子一起踏上了异域旅行:当她同时代的女性们在描述她们的旅行时,都小心翼翼地强调她们仍然履行着自己的家庭和社会义务,扮演妻子和母亲的角色。 ◽在女学者琳达·科利的史料梳理下,一个普通女人的游记和日记突然有了夺魂摄魄的力量:她通过她的生命历程去看她经历的18世纪,启蒙运动、帝国战争、洲际贸易、航海移民……她在历史浪潮中不断突破边界,不屈不饶,永无止境。她的个人史由此绵延成家族史、女性史、世界史…… 挣扎在新的历史浪潮中的普通女性,我,有被鼓舞到! 书:琳达·科利《伊丽莎白·马什的磨难》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