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爆发时,清军都在干啥?真相惊掉下巴!

闲人杂谈 2024-12-28 16:57:12
武昌起义枪响,清军为何乱成一锅粥?

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城的一声枪响,如同在晚清这潭死水上投下巨石,辛亥革命爆发,彻底搅乱了清廷的安稳梦。堂堂大清,坐拥百万雄师,可在起义爆发时,清军却乱得一塌糊涂,这背后的缘由耐人寻味。

先看指挥系统,简直乱成一团麻。当时负责镇压武昌起义的荫昌,被清廷委以重任,统帅湖北各军及外省援军。可他在北洋军阀里根基太浅,那些骄横的北洋军将领,像袁世凯的心腹吴凤岭、王占元、李纯等人,压根不把他放眼里,名义上他指挥全军,实则军令不通,各军自行其是,作战计划成了废纸。

军队调度也是一团糟。清军分布全国,本应迅速集结开往武昌,可实际呢?有的部队因装备运输问题延误,有的被地方督抚扣下,怕自己地盘空虚。像南方一些新军,受革命思想熏陶多年,接到镇压命令后,内部先起分歧,有的直接倒戈,与起义军并肩作战,让清军后院起火。

装备后勤更是乱得离谱。清军枪炮虽多,但型号杂乱,弹药补给困难。从各地运往武昌的物资,常在路上丢失或被劫,士兵们到了战场,发现子弹不对口径,枪炮故障频发,士气瞬间垮掉。

而且啊,清军内部山头林立。八旗军、绿营兵暮气沉沉,还守着旧规矩;新军呢,又分北洋新军和地方新军,各有心思。北洋新军听袁世凯的,清廷指挥不动;地方新军有的被革命党渗透,有的被地方势力把控,都不愿为清廷卖命。

武昌起义时清军的混乱,是清廷多年积弊的总爆发。军队腐败丛生,卖官鬻爵,军官克扣军饷,士兵哪有斗志?再加上时代变了,民主共和思想涌动,年轻士兵不愿为腐朽清廷送死。这一场乱局,注定了清王朝大厦将倾,封建帝制走向末路,历史就此翻开新篇章。

一、八旗兵:昔日荣耀难掩今朝落寞

(一)养尊处优,战斗力成渣

想当年,八旗兵那可是威风凛凛,跟着努尔哈赤、皇太极南征北战,从白山黑水一路杀到关内,入主中原,那是何等的骁勇善战,堪称清朝开国的 “王牌军”。可入主中原后呢,情况就急转直下了。

清朝统治者为了让八旗兵永葆战斗力,给了他们超多特权。八旗兵丁按月领钱粮,家属也有口粮,打从娘胎里出来就衣食无忧,京城的八旗子弟住着专门的旗人区,环境好、待遇优,还有独立的教育、司法、行政系统,和汉人分居而治,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坦。

但这 “糖衣炮弹” 的威力太大了,世代养尊处优,让八旗子弟把先辈 “马上得天下” 的进取精神丢得一干二净。到了乾隆年间,好多人连马都骑不利索,射箭更是一塌糊涂,完全背离了满族 “骑射为生” 的传统。他们还肆意变卖祖产,把朝廷赏的房产、土地拿去换钱挥霍,虽说朝廷多次下令让他们重拾骑射训练,可都成了走过场,到道光年间,不少人穷得只能靠卖杂货为生。

在各省驻防的八旗将士也没好到哪儿去,远离京师,收入有限,既要维持体面又要应付开销,只能放下身段做小生意。精神面貌更是差得离谱,不再以军人为荣,反而眼馋商人的生活,公然违反祖训去经商。

所以到了辛亥革命时期,这八旗兵虽然建制还在,全国还有 12 万人左右,可战斗力早就废得差不多了,面对革命浪潮,他们能顶得住吗?

(二)各地抵抗,结局悲惨

武昌起义爆发后,各地八旗兵的反应各不相同,但大多都难逃悲惨命运。

先说武昌,这可是九省通衢的战略要地,不过湖北的八旗主要驻扎在荆州,有 7000 多人呢,统帅是连魁。起义爆发时,有部分荆州旗兵正在武昌新军受训,本应和新军战友并肩作战,可谁曾想,他们中的大部分竟被民军分批处死,剩下的旗兵组织零星抵抗,反倒激起革命者的杀戮之心,连普通旗人百姓也惨遭毒手,好在三天后情况才有所缓和。

荆州的八旗兵随后选择抵抗,随着民军在武昌、宜昌、襄阳等地站稳脚跟,荆州就成了眼中钉。11 月,宜昌革命军进攻荆州,迅速扫清外围,湖南等地民军赶来支援,形势对荆州旗兵极为不利。总攻前,民军下最后通牒:再不投降,就用昔日清政府对待嘉定、扬州的手段对付荆州。可旗兵们仍负隅顽抗,总攻打响后,战斗异常激烈,旗兵死伤无数,主战派荆州副都统恒龄饮弹自尽,参谋长德霈、将领恩霈也都自杀身亡,还有旗兵投河自尽。最后都统连魁求和,旗兵放下武器,连魁被释放后北归,旗兵被就地解散。

陕西西安的战斗更加惨烈,旗兵抵抗极为坚决。西安满城被攻破后,2 万多满城人口锐减一半以上,一座北美教会也遭攻击焚毁,8 名外国教士和学生被杀。为啥这么惨呢?一方面旗兵抵抗到底,另一方面民军里会党成员多,报复心重,毕竟满清统治时旗人压制汉民太久,战斗激烈的地方,起义民军牺牲大,报复起来就更狠,旗兵旗民的下场自然悲催。

当然,也有一些地方的八旗兵选择了和平交接,比如成都、青州、杭州、乍浦、京口、广州等地,这些地方的驻防八旗没有与革命军发生激烈冲突,算是逃过一劫。总体来看,东南地区革命党势力强,八旗抵抗意志弱;西北地区则相反,形势残酷得多。随着清帝逊位,北洋政府上台,在五族共和背景下,这类冲突和屠杀才基本绝迹。

二、绿营兵:扶不起的 “阿斗”

(一)维稳尚可,打仗无能

绿营兵啊,那可是清朝入关后,收编明军及其他汉人武装组建起来的,人数最多的时候有六十万左右,规模超大,遍布全国各省,堪称清朝统治的重要支柱。

想当年,康熙、乾隆年间,绿营兵还风光过一阵儿。平三藩、征噶尔丹、定大小金川,绿营兵都冲在前面,那时候的他们,训练有素,战斗意志也强,为清朝开疆拓土、稳固江山立下汗马功劳。

可到了晚清,情况就急转直下了。长期的和平环境,让绿营兵没了危机感,军备松弛得厉害。军官们忙着捞钱,克扣军饷,士兵们连饭都吃不饱,哪有心思训练?装备也老化陈旧,和列强的洋枪洋炮一比,简直就是烧火棍。

而且啊,绿营兵的晋升体系死板,基本是 “父死子继”,老子当一辈子兵,儿子接着干,年轻人没了上升空间,自然没了拼劲。好多士兵为了生计,偷偷在外头做点小买卖,有的甚至沦为地痞流氓,军纪荡然无存。

甲午战争一败涂地,绿营兵的腐朽彻底暴露,清政府意识到这支部队已经烂到根了,开始大裁军。到辛亥革命爆发时,绿营兵虽然还有十几万,但早已不是当年那支能征善战的队伍,只能勉强维持下地方治安,真要拉上战场,那可就悬了。

(二)零星抵抗,迅速溃败

辛亥革命爆发,烽火四起,绿营兵也被清廷寄予厚望,推向了对抗革命的前沿。在各地的战斗中,他们有过挣扎,有过抵抗,可结局却大多是悲凉的溃败。

先说武昌,作为辛亥革命的风暴眼,新军起义后,当地绿营兵匆忙上阵。但他们长期缺乏实战演练,战术还停留在旧时代,面对新军猛烈的枪炮,很快就乱了阵脚。有的绿营队伍刚一交火,就被打得死伤惨重,剩下的人见势不妙,撒腿就跑,完全不顾军官的呵斥,防线瞬间崩塌。

南京的战斗同样激烈,绿营兵与新军在城郊展开激战。绿营兵企图凭借熟悉地形的优势,设置防线,阻击新军推进。可新军接受过新式战术训练,战术灵活多变,很快就突破了绿营兵的阵地。绿营兵伤亡不断增加,士气低落,不少士兵开始偷偷丢弃武器,混入百姓中四散逃窜,南京城最终也没能守住。

在一些偏远地区,绿营兵的表现也强不到哪儿去。比如西南的某个小城,绿营兵听闻革命党起义的消息,本想负隅顽抗,可多年的积弊让他们装备破旧、弹药不足。战斗打响后,枪打不响,炮打不准,被装备稍好的起义军打得节节败退,最后只能无奈投降,眼睁睁看着当地政权易主。

这一场场战斗,充分暴露了绿营兵的无能。他们早已不是当年那支能为清廷冲锋陷阵的队伍,腐朽的制度、涣散的军纪、落后的装备,让他们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只能随波逐流,走向覆灭,成为清王朝崩塌的又一见证。

三、新军:清廷 “自掘坟墓” 的利器

(一)编练新军,寄予厚望

甲午一役,清朝被日本揍得鼻青脸肿,那支曾经耀武扬威的八旗军、绿营兵,在洋枪洋炮面前,就跟纸糊的似的,一触即溃。清政府如梦初醒,意识到再不变革军事,这江山可就摇摇欲坠了。于是,编练新军的大幕拉开。

1895 年,袁世凯接手天津小站练兵,那可是雄心勃勃。他仿照德国陆军制度,打造 “新建陆军”,从兵源选拔就严格把关,个头、体力、出身都得符合标准,招来的都是精壮小伙。训练场上,洋教官喊得震天响,西式战术、队列操练,让新军有了不一样的精气神。武器装备更是清一色 “洋货”,步枪、火炮都是进口的先进玩意儿,比起老旧的冷兵器,那简直是天壤之别。

同一时期,张之洞在湖北也没闲着,他编练的湖北新军,同样是参照西式标准。不仅训练方法新,还特别重视文化教育,军官大多是武备学堂出身,有知识、懂战术,士兵里也有不少文化人,识文断字的比例远超旧军。

清政府对新军寄予厚望,大把银子往里砸,盼着这支部队能成为维护统治的 “定海神针”,重振大清雄风。全国各地陆续开练新军,规划着要编成三十六镇,规模宏大,仿佛看到了大清军事复兴的曙光。

(二)反戈一击,助力革命

然而,清政府万万没想到,这新军养着养着,竟成了 “白眼狼”。南方的新军,尤其是湖北新军,受革命思潮影响最深。

当时,革命党人在海外宣传民主共和,国内的有识之士也纷纷觉醒,新军里不少年轻人接触到这些新思想,内心的火种被点燃。他们看到清廷腐败无能,对外割地赔款,对内欺压百姓,哪还有心思为这样的朝廷卖命?

在湖北新军里,革命组织如文学社、共进会蓬勃发展,军官、士兵们私下里传阅革命书籍,讨论救国之道。到辛亥革命前夕,新军中有数千人已加入革命阵营,就等着合适的时机,给清廷致命一击。

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城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率先发难,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这一枪如同信号弹,瞬间点燃了整个武昌城的革命烈火。新军各营纷纷响应,炮兵、步兵协同作战,迅速占领军械库,夺取武器弹药,向湖广总督府发起猛攻。

一夜之间,武昌城头换了旗帜,清政府的统治根基被狠狠撼动。随后,南方各省新军大多效仿湖北,相继起义,宣布独立,清朝在南方的统治迅速瓦解,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新军,成了送清王朝 “上路” 的主力军,历史的车轮就此转向共和之路。

四、巡防营:摇摆不定的 “墙头草”(一)地方武装,难成大器

巡防营啊,它是清政府在清末搞军事改革的产物。当时觉得八旗、绿营腐朽得没法用了,就从绿营、勇营里挑出些精壮,再招募些民丁,组建了巡防营,想着让它维护地方治安。

这巡防营分布在各省,按地域分成好几路,什么中路、前路、后路的,每路设统领,管着下面的步队、马队。步队一营三百来号人,马队一营一百八九十个,外加一百多匹马,看着规模还行。

可实际上呢,兵员素质参差不齐。里头有原来绿营、勇营的老兵油子,有刚招来的乡下农民,还有些被招安的土匪、盐枭。这些人凑一块,纪律性差得很,训练也是敷衍了事,武器装备更是比不上新军。多数用的是老式毛瑟枪,火炮没几门,弹药还不充足,真要拉出去打仗,和新军一碰面,高下立判。

而且,巡防营的定位就是地方武装,守守城门、剿剿土匪还凑合,碰上大战役,根本顶不住,战斗力有限得很,注定在辛亥革命这场风暴里只能当个小配角。

(二)倒戈投降,顺应大势

辛亥革命爆发,局势风云变幻,巡防营的表现那叫一个摇摆不定。

大部分巡防营见风使舵,倒向了革命阵营。毕竟里面很多士兵、下层军官也是苦出身,对清廷没啥忠诚度,眼看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各地纷纷独立,他们也不想逆势而为。像在南方一些省份,巡防营直接和新军、起义军联合,一起攻打清军据点,加速了当地政权更迭,成了推动革命的一股助力。

但也有部分巡防营负隅顽抗,妄图为清廷保住最后阵地。可新军装备精良、士气高昂,这些巡防营哪是对手,大多被新军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还有一小撮巡防营,在观望中等待时机。他们既不轻易表态,也不贸然行动,就看哪边占上风。比如张勋的江防营,有一定战斗力,张勋对清廷愚忠,带着部队在南京等地和革命军激战,给革命军制造不少麻烦,可终究是螳臂当车,改变不了大局,最后还是被历史洪流裹挟着前进,巡防营的命运也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走向了新的转折。

五、海军:起义倒戈,加速清廷覆灭

晚清的海军,那可是经历了大起大落。甲午一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曾经的亚洲第一海军梦碎,清政府痛定思痛,又重新拼凑起巡洋、长江两大舰队,想找回点海上的颜面。

巡洋舰队有几艘 “明星舰”,像 “海圻” 号,排水量 4300 吨,威风凛凛,还有 “海容”“海筹”“海琛” 等巡洋舰,都是从英、德购入的先进战舰,是海军的精锐所在;长江舰队则多是些浅水快船,像 “江元”“江亨” 等炮舰,负责内河安防,守护着长江沿线。

武昌起义爆发,清廷如热锅上的蚂蚁,急令海军提督萨镇冰率舰队奔赴汉口镇压。舰队浩浩荡荡开到,十几艘主力舰往那一摆,炮口对准武昌城,看着挺唬人。可没想到,这海军里头早就暗潮涌动。

一方面,中下级军官和水兵大多是粤闽沿海一带的热血青年,他们长期接触外界新思潮,对清廷的腐朽看得透彻,心里头本就向着革命。看到武昌起义是为了推翻专制、追求共和,打心眼里认同。

另一方面,革命党也没闲着,在海军里悄悄渗透,宣传革命道理,发展志同道合之人。像汤芗铭,身为武昌革命党领袖汤化龙的亲弟弟,在舰队里那是一呼百应,暗中策动起义。

萨镇冰到了前线,本想执行命令,可架不住手下人离心离德。军舰开炮,不是故意打偏,就是火力绵软,根本没给革命军造成啥实质性打击。眼瞅着局势失控,萨镇冰心灰意冷,留下句 “我去矣,以后军事,尔等各舰艇好自为之”,黯然离去。

这下群龙无首,海军官兵们彻底放开手脚。11 月 15 日,九江江面,巡洋舰降下龙旗,改悬白旗,宣告起义。随后,一艘艘军舰纷纷响应,加入革命阵营,与陆军携手作战。他们利用军舰机动性强的优势,运送兵力、物资,炮轰清军据点,为革命军打开局面,成了压垮清廷的又一根 “稻草”,让辛亥革命的胜利曙光愈发耀眼。

清军溃败,历史转折!

纵观辛亥革命时清军各路人马表现,真可谓是 “各怀鬼胎”“一盘散沙”。八旗兵没了当年锐气,绿营兵腐朽不堪,新军倒戈相向,巡防营左右摇摆,海军起义投诚。

这背后其实是清廷多年积弊的总爆发。军事制度僵化,让军队失去创新活力;官场腐败,军官捞钱,士兵寒心;民族矛盾、阶层矛盾交织,让军队凝聚力全无。再加上时代变了,民主共和思潮汹涌,年轻人向往新未来,不愿为旧王朝陪葬。

辛亥革命这把火,彻底烧穿了清王朝的军事防线,宣告封建帝制末日来临。清军的溃败,不是偶然,是历史必然。新生力量崛起,旧势力退场,中国就此踏上追求民主共和、民族复兴的漫漫长路,虽历经波折,却一往无前!

1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