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一个富翁,生前将钱借给穷人,又将借条烧掉,但临终前却告诉儿子:“借条放在

冰蓝聊国际 2024-02-27 18:27:26

古代,有一个富翁,生前将钱借给穷人,又将借条烧掉,但临终前却告诉儿子:“借条放在锦盒里”,儿子打开盒子一看,幡然醒悟,此后竟比父亲还富有! 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位名为董万年的富商,在年轻的岁月里已在浙江与江苏地区经营着绸缎和丝绸贸易。 凭借着锐利的商业直觉及辛勤努力,他迅速积累了巨大财富。当步入中年时,董万年决定返回故乡华县,建造了一座宏伟的宅院,拥有广阔农田和众多仆役。 他的生活无疑既舒适又富足。然而,他有一个儿子,名叫董立修,一个极度游手好闲且奢侈浪费的青年。董立修沉溺于赌博,无视家庭期望。看到这一幕,董万年忧心忡忡。 为了激发董立修的自省心,董万年用尽各式方法。他为儿子聘请了最顶尖的教师,也尝试将儿子安排至自家商铺做一些基础工作,但这些努力都未能唤醒儿子的良知。 于是,在一个绝望的时刻,董万年全国做出了一项大胆的决定。他把所有借给邻居的借据焚烧,并通知邻居们如果他去世而董立修向他们追讨借款时,务必否认此事。 董万年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减轻邻居的负担;二是试图通过此举观察董立修的行为反应。 当董万年的生命进入晚期,他把儿子董立修召至床前。尽管脸色苍白,但老父亲眼中的坚定光芒不减。 他以微弱的、严肃的声音说:“借条在那个锦盒里。”听到这个消息,董立修的内心感到一阵震动,眼中不由自主地闪过一丝喜悦。 董万年去世之后,董立修急切地打开了那个锦盒,可是没想到里面放的只是一本破旧不堪的《朱子家训》,而且在书上的空白处满满地写着“勤劳”“节俭”“诚信”等字样。 董立修被这一景象惊呆了,他翻来覆去地看着这本书,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丝丝关于金钱的影子,然而他找到的只是那些暗淡模糊的字迹。 看到这样的情况,董立修感到失望至极,他甚至感到自己被抛弃了。他对着空旷的房间狂吼着,"难道你将一生的财富全都抛弃了吗?留下这些空洞洞的东西给我?" 日子一天天过去,家里的钱财也日渐稀少,他们的日子也变得越发困苦。 在一天的争吵中,董立修的妻子含着泪对他说:“你看看你现在的处境,你的父亲留给你的是教诲和智慧,而不是让你在堕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句话仿佛晴天霹雳一般,让董立修猛地清醒过来,他开始了认真的反思,思考起了父亲留下的家训的真正含义。 最终,他借用了妻子的嫁妆,开始在街边摆摊买茶叶,开始了他的生意生涯。由于他对茶叶的知识储备足够多,也渐渐做出了一点名堂,随后的几年里生意越做越大,甚至超过了他的父亲。

0 阅读:632
冰蓝聊国际

冰蓝聊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