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真的不善言辞吗?蒋介石可能看走了眼

轮回历史 2024-07-28 09:22:19

一个人能说会道,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能说会道的人总是处于众星捧月的位置。其实,人无完人,就拿黄埔军校的学生来说,接近完人的,只有蒋先云一个人,其他人或多或少总会有那么一些缺点。

有的人在平常时候夸夸其谈,在大事情上就拉后腿。比如汤恩伯,日常时候把军事理论秀得那叫一个绝,非常善于表现自己,为了得到蒋介石器重,他写了一篇《步兵中队操练之研究》送给蒋介石,蒋介石看了他的文章,觉得汤恩伯能说会道,加之仪表不凡,确实是个人才。结果汤恩伯在台儿庄会战和徐州会战作辅助的时候,虽然表现非常英勇,但后面真正独当一面的豫湘桂战役,一战即溃,全军一败涂地,受到全军上下一片指责。解放战争时期,更是朽木不可雕也,一败再败,连国军王牌主力74师都报销了。

有的人在平常时候沉默寡言,在大事情上就能做到“吕端大事不糊涂”,甚至可以说,他之所以沉默寡言,或许是和他对话的人,没有什么话值得他说,比如徐向前就是如此。

徐向前是黄埔一期学员,当时黄埔军校的校长正是蒋介石。在担任校长期间,蒋介石出于建立自身权力体系的需要,很喜欢找学生到他的办公室里谈话,在他看来,通过谈话可以看出一个人遇到大事能否冷静以对,能否做到不胆怯,能否讲话有条理。蒋介石试图通过谈话,考察学生的才学,将他认为的优秀人才都收入麾下。

有一次,蒋介石将徐向前叫到办公室谈话,可徐向前生性腼腆,不爱说话,蒋介石总共问了4个问题:你叫什么名字?你是哪里人?为什么要来黄埔军校?将来想要干什么?蒋介石问一句,徐向前就答一句,这种一问一答的模式让蒋介石尴尬无比,而且徐向前山西口音也比较重,沟通起来也是比较困难,使得蒋介石听起来很费劲。蒋介石又仔细打量徐向前,发现他背不太直,人长得也不怎么“威武”。所以蒋介石很不耐烦,随便敷衍几句,蒋介石就让徐向前走了。等徐向前离开办公室后,蒋介石对身边的人说:“徐向前没大出息,此人不可用也”。

可徐向前真的不善言辞吗?其实不然。还真的只能怪老蒋“慧眼不识珠”,且不说以是否善于言辞来作为用人的标准,这是错误的,其实,徐向前是非常有“言辞”的一个人,具体要看对谁。

比如徐向前说过:“要胆大心细。这就是说,平时好像一个大姑娘,要平心静气,不是轻举妄动;打起仗来好像一只猛虎,同时要有“打鼠如虎”的精神,把一个弱的敌人当作一个强的敌人打,把一个强硬的敌人当作更强硬的敌人来打。”这句话用了比喻句,让人读起来非常形象,非常接地气,这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能说出来的吗?

又比如徐向前作为布衣元帅,文采非凡,这也是他最为人所不知的一点。刘伯承元帅病逝,徐向前元帅写诗悼念:

举目九天觅帅星,

垂首山川思栋梁。

渊渊韬略成国粹,

昭昭青史记殊荣。

日暮噩耗遍京城,

涂就七言染素绢。

泪雨濛濛天地倾,

十万军帐哭刘公。

虽然是以文字记下来,但真的不善言辞的人,也写不出这种好诗。

徐向前之所以被老蒋叫进去,他沉默寡言不太愿意说话,可能是老蒋没什么闪光点,值得徐帅去追随。后面换成毛主席就不一样了,解放战争开打后,毛主席到处调兵遣将,“不善言辞”的徐帅可不再沉默寡言了,他主动去找了毛主席,说道:“主席,还有我呢”。可见,徐帅在血脉里还是有奋发有为的一面,关键时刻,也想去争一争。

如何评价一个人,真的需要综合全方位因素来看,在识人上,老蒋应该算是一个反面案例了,错失了徐向前。导致后面阎锡山非常遗憾地抱怨:“山西好不容易出了一个会打仗的徐向前,结果却跑去了共党那边”

2 阅读: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