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与邓丽君齐名,巅峰隐退带娃读博,送三个儿子进斯坦福?

W眼探港娱 2024-06-30 20:38:52

正值高考录取季,网上又是一片欢腾,要么围观学霸,要么学渣玩梗,这股全民风潮,自然刮到了当今的娱乐圈。

有不少网友关注到今年艺考改革,过去二三百文化分上一本的局面一去不复返,童星荣梓杉网传考了417都还得等补录。

有人会说了,娱乐圈大把低学历艺人,写出错别字看得见怪不怪。

其实吧,学起来卷生卷死的大有人在,还有的不光卷自己,还卷孩子。

比如曾经和邓丽君、山口百惠齐名的陈美龄。

传奇歌后一力推动性别平等法通过,为了让全世界女性不再受到性别歧视,她从全民偶像变成专家。

陈美龄这一路的经历,值得每个人了解。

01

陈美龄出身普通,14岁时去做义工唱歌筹款,意外被发掘入行。

甜美外形加上歌声清纯,仅仅发了首单曲陈美龄便打破全港销售记录。

那时她还不懂得这意味着什么,直到去上学门口围满了粉丝,逛逛个街总有人围观尖叫,陈美龄才发现生活是彻底变了。

她是天生为舞台存在的人。

尽管年纪小,陈美龄火到被选为香港十大歌手之一;受欢迎到电视台为她专门开了档节目叫《美龄晚会》;进军影视圈时,为她做编剧的是倪匡,导演是张彻,一时间风光无限。

难得的是陈美龄的心态。

红到这个地步,难免让人飘飘然,可她只觉得迷茫,说自己好像在一个巨大的风浪里打转,看不到将来。

02

1972年,陈美龄陆续拍了张彻导演的《年轻人》和《反叛》两部戏,事业再创巅峰,火到了东南亚。

正是这一年,陈美龄接到日本著名作曲家平尾昌晃邀请,用一首《虞美人之花》闯入了当地歌坛。

日本人评价她是中国香港来的天使,只要是陈美龄的唱片,每一张都能大卖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事业迅速上升到巅峰期时,陈美龄不过还是一个高三学生,却已经和邓丽君、山口百惠齐名,成为国民级偶像。

据说商家为了刺激销量,还推出了不少“美龄洋娃娃”、“美龄三轮车”、“美龄吉他”这类毫无关联的商品当噱头。

名利双收,独自在异国奋斗的陈美龄自己像龙卷风一样席卷了每个粉丝的心里,但没人注意到她正承受着怎样的压力。

03

因为太受欢迎,小小年纪的陈美龄,很长一段时间每天工作20个小时。

只要有空档,陈美龄总被演出、广告、拍照安排得满满当当,脑子几乎想不到其他事。

繁重的工作,似乎把陈美龄变成了一个只会唱歌的机器。

于是,21岁已经红遍香港、日本及东南亚的陈美龄做出一个惊人决定,那就是退出歌坛。

大众茫然不解,陈美龄的想法很简单。

钱和名气都是一时的,但知识才是一生的财富。所以在舞台和读书之间,她选择了后者。

隐退后,陈美龄前往加拿大求学,选择儿童心理学当作新事业。

由炙手可热的明星过渡到普通学生,陈美龄反倒更加快乐且充实,她说自己没有那种拥有的心态,所谓的成就,没必要有了便抓住不放。

04

1978年,学成归来的陈美龄再度复出,带给乐坛新的惊喜。

几年的大学时光,让她变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艺人,不再茫然娱乐圈的浮华,而是遵从内心做自己最想做的事。

发唱片,开演唱会,做慈善……忙碌之余陈美龄还完成人生大事,和经纪人金子力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她非常喜欢小孩,早已向往母亲身份,尽管当时有无数节目等着陈美龄复工,她还是提出请求,“能不能把我的孩子带上。”

可此事却引起轩然大波,尤其是日本民众。当时的社会环境认为女人生了孩子应该在家,不该出来抛头露面。

原本备受喜爱的陈美龄遭受了巨大攻击,责骂,甚至诽谤。有人还说,这个中国人,难道要来翻转日本传统吗?

童星出道,一路走红,从没想到自己会被性别歧视……陈美龄第一次感到心灰意冷。

05

这件事让陈美龄风波缠身,一时间还成了现象话题“美龄论争”。

陈美龄怎么都没法理解,如果女人生了孩子就得失去生活,那还有人愿意生孩子吗?

更让她意外的是,这件事甚至闹到了国际上,连美国《时代》杂志都做过报道。

俗话说福祸相依,正当陈美龄为此事饱受折磨时,斯坦福大学一位女教授却对她伸出援手。

教授说,你现在可能不懂,但你能来读书来研究,用你的学识告诉人们性别、社会、经济之间的联系。

陈美龄豁然开朗,是啊,自己的事不是个例,她站出来,不就能帮助后辈女性有个更好的未来?

06

这个世上,其实没有那么多励志传奇。

好不容易考上博士的陈美龄,还是出了意外,她怀孕了。

入学前,陈美龄忐忑告诉教授,自己还是决定不读了。没想到对方瞬间看出实情,直接问她是不是又要生孩子了。

很多女性,都是因为生育放弃了自己本想去做的事。在教授的劝说下,陈美龄带着大儿子和9个月孕肚远赴斯坦福求学。

可很多事,想远比做更累。

陈美龄一边上课一边照顾孩子,有时忙到凌晨4-5点才睡,旁人看来如此辛苦,她却渐渐开始享受,因为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她的付出,眼下的艰难,都是为了能改变性别处境差别的大事。

当年的陈美龄,在日本写论文时因为没有互联网,跑数据太麻烦常常令她崩溃,同时还得兼顾带孩子和工作,好在看似无尽的付出后,终于迎来了最闪耀的回报。

07

博士答辩通过后,陈美龄激动到拥抱了每一个教授。

一个学位带给她的,并不是简单意义上提高社会地位。“美龄论争”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男女雇佣机会平等法》通过。

陈美龄特别高兴。

她的博士身份,能让她分享学识,帮助更多女性有自信重返校园,结婚生子照样有机会工作。

所谓榜样的力量,本该就是这样。

陈美龄用自己的经历,鼓励更多人勇敢做自己,她的三个儿子,也在她的培养和激励下全部走进斯坦福大学。

即便大儿子在临近毕业时,突然想转行做救生员,陈美龄依旧快乐又骄傲。

陈美龄并不要求孩子重复她的成功。

不是所有人都该成为医生、律师。

只要你学有所成,做的事情能帮助人,能找到自己的归属感,那便值得。

08

一个女性,可以有很多种身份。

陈美龄是全民偶像,是孩子母亲,是博士……她也是为了妇女儿童事业积极奔走的奋斗者。

她去过伊拉克,也在泰国收容所陪伴过艾滋病弃儿,更曾经和南苏丹反政府军谈判,要求对方释放娃娃兵。

一个积极工作,跨越年龄、性别歧视坚持工作的女人,值得每个人尊敬。

陈美龄,如此真实又丰盈的时代偶像,愿她的经历能给你我带来更多动力。
2 阅读: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