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长津湖战役中,17岁的朱彦夫在昏迷中被敌人捅伤肚子,疼醒之后他竟然看见不可思议的一幕……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朱彦夫14岁的时候就加入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他参加了淮海战争,解放上海战场之后,又参加了抗美援朝。
1950年12月,当时长津湖气候严寒,平均零下三十摄氏度。即使环境这么恶劣,朱彦夫跟自己的战友们依旧奋勇杀敌。可敌方进攻太过猛烈,身边的战友在一个接一个的倒下。
就这样整整血战了三天三夜。突然,朱彦夫看见自己身后的雪地里落下了三颗手榴弹,情急之下,他抓起一颗就朝敌人的方向扔了过去,但剩下两颗还是在他身边爆炸了。
冲击力太过猛烈,朱彦夫瞬间就昏迷过去。敌人攻上来的时候,朱彦夫是仰脸躺在地上,敌人为了泄愤,就朝着他的腹部狠狠捅了几刺刀……
不知道昏迷了多长时间,朱彦夫苏醒了过来,他浑身上下都很疼,又饿又渴,眼前还一片漆黑。手里有一个圆乎乎、软软的东西,他就本能的吞下去了。
但那其实是他自己的左眼珠,手榴弹爆炸的时候给炸出来的。
他昏迷的时候另一个手是拳头状握着的,已经冻的都伸不开了,但他还是拼命的搓着被冻血糊住的右眼,好不容易才看到一丝丝光亮。就发现周围并肩作战的战友们居然全都死了,整个连队就他一人生还。
他想站起来,但不论怎样调动身体,都还是无法站起来。尝试多次后,朱彦夫意识到,应该是自己的四肢已经被冻坏了。
他在冰天雪地中大概辨别了一下方向,就努力、拼命地朝着我军大部队驻扎的方向爬过去,这个过程中,他自己不知道爬了多长时间。
昏迷又苏醒,苏醒又昏迷,只要醒过来,朱彦夫就一直往这个方向爬着。后来还是我军侦察地形的两位同志发现了他。经历了很多波折,朱彦夫终于登上了回国的列车。
回到国内之后,朱彦夫的情况不大好,医生就靠输血、输液帮助他生存,他一共做了47次手术,但在他头部与背部所残留的弹片还是没有弄干净。
考虑到朱彦夫后续的治疗,1952年,他就被转移到山东的荣军休养院。但他并不甘心自己之后的生活一直在这待着,什么也做不了。
1956年,在朱彦夫的再三恳求下,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他见到自己的母亲,但母亲看见他的情况就说,他父亲去世的早,自己年纪也大了,无法侍奉他,让他还是回休养院去吧。
他知道母亲也是为了他考虑,为了告诉母亲自己是可以照顾自己的,朱彦夫就开始行动。
他谎称自己要回休养院去,但扭头就把自己反锁到屋里,吃生的地瓜干,喝凉水,这样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是靠着这种方式,朱彦夫基本上掌握了自理能力。
后来,他就又找到小人书、小学生课本,开始学习文化。最开始的时候,他必须要用舌头、嘴唇、牙齿三方合力才能翻动书页。但他还是无法良好的掌握这个力道。
一不小心就会撕掉一张书页,到最后书看完了,也被他撕的差不多了。
他成了一级伤残军人,有国家的优待跟抚恤,但他却依旧认为,即使自己失去双手双脚,可他还是一名军人!
1958年,朱彦夫开始担任自己家乡村子的党支部书记,他那时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在当支书的那25年,为了能了解实地具体情况,他走遍了山村所有的山山水水。但有些小路毕竟坎坷,还有很多的碎石块。
朱彦夫经常会因为这绊倒,然后摔的皮开肉绽、头破血流的。他自己还开玩笑的说,总结了四种走法:站着走、跪着走、爬着走、滚着走。
他儿子曾经问过这四种最喜欢哪一种?朱彦夫说自己最喜欢滚着走,因为这样速度是最快的,可损失就比较大了,经常会受伤。
就靠着朱彦夫这股劲儿,他家乡村子从一个落后的小山村,通过努力成为全县第一个有拖拉机,还是全镇最早通上电的村子,就连村民人均收入,也是稳稳保持在全镇第一。
2022年3月,朱彦夫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长津湖战役中失去四肢和左眼,山东老兵朱彦夫“感动中国”!》)
大风摧朽
致敬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