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民族文化意识的侵占与反抗

晴虹坡哥的生活日记 2024-03-09 14:55:48
《大草原安魂曲》🇧🇪🇩🇪🇳🇱 🎬上映时间2006 🗓️片长104min 🏆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新锐导演奖 看完电影之后的心情十分复杂,有看到一部好片的心满意足,也有对于影片内民族文化的怅然若失,有对整个影片的艺术性的激动澎湃,也有对其过于小众没有被更多人看到的遗憾惋惜。 * 作为一部艺术电影,这部电影兼具了视觉冲击,声音效果和略显深刻的内核,对民族文化感兴趣,经历过类似的迁徙或者少数民族,尤其是游牧民族的人显然会更容易共情,也更使人理解影像艺术的深刻和力量。 * 影片是蒙语的,找了半天我最后看的英文字幕,也因此我的耳朵和眼睛都得以更加的专注去捕捉少量的突然出现的对白,这样的观影专注度也得以让我沉浸在影片让我格外喜爱的美术上。前半段草原的自然风光,辽阔自由,是独属于牧民们和动物们的天地,这样壮阔的景象也曾见过,而后面城市的入侵,简单却冰冷的结构的来临,朋克的表演,医院工厂和最后蜂拥的城市,都充满了可以安排的站位所带来的艺术性和交错结构所产生的镜头后的空间感和疏离感,这是我尤为欣赏的,也和自由的自然形成了强对比。不断靠近的皮卡,搬空的家,即将坠落的挖机,城市边上的蒙古包,燃烧的房,一切都在彰显着侵略和原始的消亡。传统的服饰和音乐,一次又一次和动物的感同身受,萨满的能量和来自祖先的传承,不断出现飘落的蓝哈达,掉落的青苹果,这些意象都在讲述着曾经的文化、自由、与自然的沟通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的消失,那些痛苦和遗憾都在影像中传递给了观众。 * 临近结尾的表演和点燃蒙古包的那把火一样,直接点燃了我,我能感受到人群们的困兽之斗和灵魂的失去之痛。乐队的女生口中唱的关于死亡和希望的失去振聋发聩,我突然觉得听懂了数字中的希冀和痛苦,而男主也终究要走上他命运之路,以牺牲自己的灵魂为代价去引领一次解放。 * 结尾的灵魂出窍我更愿相信那是一场蓝色的神迹。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