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8岁女孩长期吃维生素D,防止佝偻病,坚持半年后情况怎样了

三秦的备忘录 2025-01-17 17:40:40

内容资料来源:

1. 刘文霞:《维生素D缺乏与钙磷代谢紊乱的关系及其防止对策》,中国临床医学杂志,2019年。

2. 王敏:《佝偻病发病机制及防止措施探讨》,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20年。

3. 李超:《维生素D及其在儿童骨骼发育中的作用分析》,中国儿科医学杂志,2022年。

佝偻病是常发生在婴幼儿群体的四大常见病之一,我们常说的佝偻病主要是指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这指的是维生素D不足,体内磷、钙代谢异常,使得钙盐不能正常的沉着在骨骼生长部分,使得骨骼发生病变。干扰肌肉、神经、造血等组织器官的异常,该病常与生活习惯、环境卫生、气候等有密切关系。很多家长都会想方设法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防止出现类似的病症。但是也有些家长虽然及时补充了维生素D,可非但不见效反而还带来了副作用,8岁女孩萌萌的母亲便是典型的例子。

萌萌出生在江苏省的一个普通家庭,一岁后就长期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直到上小学才开始和父母一块生活。为了弥补缺憾,母亲林嘉总是想着法的给她准备好吃,但每次她都胃口欠佳,生长发育和同龄人相比差一大截,面色蜡黄,瘦弱不堪。看着孩子这副模样,当父母的心里面更加不是滋味,带着她寻医问药效果却还是不明显。

2015年5月27日,林嘉接到了学校的电话,说孩子在体育课时摔倒了,腿上有个好大的口子。挂完电话后她赶紧去学校带着孩子去医院处理伤口。回家路上,电话铃声再次响起。接通后林嘉脸色骤变,来不及解释直接调转方向重返医院。萌萌有些不知所措,正准备开口询问事由,林嘉的车就已经到了医院门口。

前往病房的路上,她才知道自己的表姐患上了佝偻病,已经入院接受医治了。见着孩子后,林嘉心里倒吸一口凉气,只见对方肋骨外翻,膝盖内翻,走路姿势怪异,头颅形状异于常人,呈方块状,而且手足镯征阳性。检查报告提示,血钙2.1mmol/L,偏低,血磷0.82mmol/L,偏低。从对方父母口中得知,这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带来的病症。

维生素D是调节体内钙、磷平衡的重要激素成分。能够促进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并在肾脏中减少对钙、磷的排出,从而维持血液中钙、磷的正常浓度。钙和磷是形成骨骼的主要矿物质成分,缺乏这两种元素会阻碍骨骼的正常矿化。维生素D不足时,肠道对钙、磷的吸收率下降,使得血液中的钙、磷浓度降低,最终破坏了骨骼的正常发育过程。

回家的路上,林嘉心里七上八下的,看着孩子这么瘦弱的模样,担心她会不会有同样的问题。次日一早就去药店了买了一盒维生素D给孩子补充。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带着孩子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接触大自然,久而久之,她也开始长个了,身体素质明显比之前好了很多。

为了帮助补钙,除了外用的药物外,林嘉还学着煲汤,秉持着以形补形的想法,总是在家里捣鼓一些骨头汤,再放上一些养生的药材,强制性的要孩子喝下去。虽然味道不佳,但胜在有营养。为了让父母满意,萌萌每次都是照喝不误,从来不会违背对方意愿。

见状,林嘉也很是欣慰,想着孩子肯定不会被佝偻病找上门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半年的时间就过去了。萌萌的状态开始变得愈发奇怪,面色蜡黄,瞳孔也有黄染的迹象,看着面色惨白无力,整个人就像是霜打的茄子一样,吃饭也没什么胃口,饭量就连从前的一半都赶不上。逼着多吃两口就会开始呕吐。

眼下的情况让林嘉着急的不行,想方设法的让孩子多吃两口,每天换着法的做饭,但还是无济于事。恰恰相反,萌萌的脸色变得更加糟糕了。两条腿出现浮肿,从前宽松的裤子甚至已经穿不下了,但小脸却依旧瘦弱的可怕。用手一按,双腿能形成深坑,久久不能回弹。

除了这些变化外,萌萌开始频繁出现干呕,尤其是饭后,眼睑下方浮肿的厉害,双下肢浮肿的现象仍未得到改善。此外,口腔里还散发出一股浓烈的刺鼻气味。林嘉看着孩子被折腾成这样,心疼的不行,着急忙慌的就准备带着孩子去医院做检查。

听完对方的症状描述后,医生考虑的并不是胃肠道问题,而是怀疑肝肾功能。随后安排了肾功能检查,数据显示,血肌酐539umol/L,肾小球滤过率每分钟不足15ml。属于典型的肾衰竭,已经进入了尿毒症期。

得知事情的真相后,林嘉的嘴巴张的足够能塞下一个鸡蛋,她不解的质问道:“这怎么可能呢,她才多大的年纪啊,为什么会被肾衰竭盯上?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是不是误诊了?”反复查看检查信息后,基本排除了误诊的可能性。对于他们的遭遇,医生也表示不理解,问道:“从结果上看,这就是尿毒症没跑了,只是你们到底给孩子吃了什么啊,这病实在是来的蹊跷啊。”

面对医生的问题,林嘉痛哭流涕道:“我一门心思都为了孩子好,担心她患上佝偻病,变着法的给她补充维生素D,每天的食谱都专门按照营养学配比进行的,我都做到了这一步为什么还是会出现这种情况啊?”

然而,当听到对方通过补充维生素D来防止佝偻病的时候,医生的脸色发生了变化,很快就知道了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经查总算是找到了原因。这时,林嘉哽咽着声音说道:“是不是因为补充了过量的维生素D啊?”

医生摇摇头,无奈叹息道:“真是无妄之灾啊!虽然维生素D确实具有防止佝偻病的作用,但根本没有我们想的这么健康。若是正常合理使用,倒是没什么问题,但问题是你在给孩子服用维生素D时忽视了这一处细节,这才使得了肝肾功能的损伤!”

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一类脂溶性维生素,在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骨骼健康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维生素D不能被随意过量补充,尤其是对小孩子来说,其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对身体带来严重负担,尤其对肾功能带来干扰。

作为一类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D并不像水溶性维生素那样容易通过尿液排出,而是会储存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因此,过量摄入维生素D会在体内积蓄,使得维生素D中毒。

这种中毒状态的核心问题在于维生素D的主要生理功能促进肠道钙吸收。当维生素D摄入正常时,它能够调节肠道内钙和磷的吸收,将适量的钙输送到血液中,并通过激活肾脏中特定酶类参与维持血钙水平的平衡。但当维生素D过量时,这种平衡被打破,使得血钙水平显著升高,即出现高钙血症。而高钙血症对身体的多个系统和器官都有毒性作用,其中肾脏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器官之一。

首先,维生素D过量带来的高钙血症会对肾脏的过滤功能带来干扰。当血液中的钙浓度过高时,肾小管内的钙离子排泄负担会显著增加。肾小管需要将过多的钙沿尿液排出,这种过度运作可能使得肾脏细胞的超负荷工作,从而增加肾小管损伤的可能。

此外,钙与磷的代谢不平衡还可能在肾脏中形成钙磷沉积,这就是所谓的肾钙化。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迅速纠正,肾钙化会逐渐发展并带来肾功能永久性损伤,甚至进展为慢性肾病。

当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异常升高时,毛细血管血流可能发生收缩,降低肾单位的过滤速度。这种血管收缩反应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以阻止过多的钙对肾小球带来进一步的损伤,但与此同时,它可能使得血流供应不足,加剧肾脏的功能负担。此外,在循环血液中,钙与蛋白质结合的能力增强,会改变血液的粘稠度,间接干扰肾脏的排泄效率。

长期维生素D过量摄入不仅会使得高钙血症,还可能带来慢性的全身性钙沉积。高钙血症的持续存在会使得钙在肾脏实质部、大血管、皮肤等部位沉积。一旦肾脏实质部出现钙质沉淀,不仅会干扰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正常结构,还会削弱肾脏的过滤功能,使其无法正常调节体液中的电解质平衡。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