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农民原本花30万就可以盖栋3层楼房,但资本不愿意,它们强迫农民去城市买房,导致农村里人越来越少,农民越来越不幸福。”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田地分配到各家各户。这一时期,农民的幸福感达到了一个高峰。 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了满足,孩子们可以承担教育费用去上学,家庭还能积攒一些储蓄以应对紧急情况。 那时的居住条件并不讲究,只要居所不漏雨就心满意足;出行时骑上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笑语欢声中穿梭乡间小路,生活虽简朴却充满了真挚的快乐。 而那个时候,建造一套房子,根本不需要30万。 80年代农村建房的成本大致在几千到几万元之间。 这个估算基于当时的物价水平和建筑技术。例如,如果按照每平米300-400元的成本计算,对于一个200平方米的房子,总费用可能在6万到8万元之间。 然而,这只是一个非常粗略的估计,实际成本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在90年代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和物价水平的差异,建房成本与现代相比有显著的不同。 一些影响成本的关键因素: 人工费用:当时的人工成本非常低,有些地方甚至不到200元就能完成整个房屋的建设工资。而现在,人工费用显著增加,每天可能需要200到400元不等。 建材费用:90年代的建筑材料成本也相对较低。例如,红砖的价格大约是5分钱一块,而小瓦每片约为7厘钱。这与现在的材料费用相比,可以说是相当便宜。 但是到了2010年以后,房地产发展迅速,农村就很少有人建造房子了,农村建房的高度要求通常在2.6到3.0米之间。 除此之外,还有“六不准”原则,包括对建筑位置、建筑风格等方面的规定。 农村自建房需要办理的手续包括:提出建房申请、公示、审核等步骤。 具体流程开始于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建房申请,申请人必须是该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随后,集体经济组织会在醒目处进行张榜公示,通常需要十五个工作日以上。 之后,村委会会对提出的申请进行审查,乡镇政府也会参与其中某些环节的审核。此外,还可能需要提交包括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申请表在内的相关材料。 温教授提到的30万可以盖一栋3层楼房的情况,反映了当时农村地区较低的生活成本和建筑成本。这种低成本的生活方式为农民提供了一定的经济自由和生活便利。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资本在房地产市场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城市化带来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这些项目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这种情况下,资本更倾向于推动人们购买城市房产,因为这是资本增值的一种方式。 这种趋势导致了许多农民被迫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购房。 这一现象对农村社会产生了多重影响。 首先,农村人口减少,导致了一些地区的劳动力短缺和农业生产的下降。其次,农民进城购房后,往往面临着更高的生活成本和更大的经济压力。 同时,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和高压力也给农民带来了心理负担。此外,农村的空置房屋和土地问题也逐渐凸显,这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挑战。 但农村的设施被断掉了,农民像被赶羊群一样,被赶进城市里面的,里面夹杂着很多无奈! 希望温老的建议能被采纳,真的说出了农村老百姓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