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军因为讨薪被屠杀一空?明朝蓟州兵变几个值得推敲的疑点

闲说宇俊星 2023-11-04 07:31:01

蓟州兵变杀光“戚家军”的说法,在网上流传很广。大部分直接参考的就是《明史·王保传》和朝鲜史料的记载。很多网友写文说王保将讨薪的戚家军诱骗到演武场,然后屠杀殆尽。

蓟州的位置,在北京东部燕山山下,扼守滦河

蓟州兵变原因是南军要加薪和讨赏被拒绝。

“以王赏不给(如松攻平壤时约先登者给银万两,南兵果先登)鼓噪于石门寨”。

蓟州的南兵闹事后被蓟镇总兵王保镇压。后来明朝兵部给事件定性为兵变,王保以平叛论功,参与蓟镇兵变的余党遣回南方。

以上就是这场兵变的简要情况。

王保动用起兵镇压闹事的南兵

网上关于最后关于蓟州兵变最夸张的说法是三千多南兵全部被杀,参考的《朝鲜宣祖实录》的说法。

明朝旗牌官所说的建昌营调南兵三千留养......含忿谋作乱。事觉,杀三千三百余口。

戚家军,明代中后期最杰出的军事团体

古代一支军队的灵魂在于主将,戚继光因为张居正倒台被牵连后下台。北方的义乌兵很多就回原籍了。戚继光的部下和侄子按照之前的训练方式继续训练新兵。中间又经过了援朝战争和几次南方的兵员补充。这时部队中戚继光带过的士兵和将官已经不多了,我们叫这支部队南兵或者浙兵更合适。

到底死了多少人

这次事变的死者人数,当时多方记载的大相径庭。从150人到3300的都有,也难怪后来的读者一头雾水,很多网友写文时用了最多的那一条记录。也就是这次兵变把蓟州南兵杀光了,然后很多人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大明朝廷的忘恩负义。

其实从这件事多方记载来看,距离事件发生者越近,细节和人数越合理。距离事件远的人回忆反而不可信。

滦东平叛记中明确记载了这件事的详细过程。

当时并不是所有南兵都参与,只有一半人受到蛊惑,平叛的王保也不是屠夫,在击杀第一批南兵80人后,又率领骑兵击杀了负隅顽抗的几十人,这时南兵溃逃,平叛基本就结束了。后面还抓了一些带头闹事的,一共杀了150人左右。

初九,经过明军各路兵马汇集到石门,明军将领王保下令 “……因令单骑分诱冲击,奋臂而前,擒斩八十余人。南兵犹愤战不下,复发火炮震惊,南兵始有惧色。时降旗四面遍竖,得降者百余,怀德等犹追杀降者一二,余党仍坚拒。冠军(王保)亲督精骑渐迫,擒斩又四十余人,众心且溃。”——《方众甫集·滦东平叛记》

主导平叛的王保传记载的是杀数百人。

然后是明朝兵部的记录,万历25年,要补充1715名士兵。请注意这里并不是说1715多个缺额都是被杀的。这个缺额主要是兵变后遣散了很多人回家,明朝兵部需要补充的人数。很多网友误认为这个数字等于被杀的人数。

调发南兵二千名,今召募未集,部伍不敷,照议增一千七百入十五名,台兵共足三千七百入十五员名,

当时平叛也是要记录人头的,明朝文官检验首级非常严格。多杀出来的人是要给平叛参与者奖励的,而且价格不菲。那个时候兵部的文官会很严格的核实这个数据的。

战斗完毕的明军,需要文官核验首级

只是兵变平息不久,北京就各种谣言飞起。南兵被杀了几百到几千的数字都有,结果京城的朝鲜人选了最惊悚的数字——3300,然后记载到《朝鲜宣祖实录》里面。这个说法现在被广大网友采信。

这个事件的走向如下面的图,被杀数字是一层层的变大的很符合传播学的信息失效路径。

实际上参与兵变的士兵,经过审核性质不严重的,在事后被兵部专门派人看护从天津至徐州,最后回了浙江。这部分人只是跟着起哄,但是由于兵变的性质恶劣朝廷也不会再用了,只能遣散回家,朝廷还发了路费。

自三屯从宝抵至天津,则发天津兵监至徐,徐发兵监至淮,淮发兵监至京口,京口发兵监至浙江。......彼兵途中相戒,按堵而去。

南兵沿着运河返回浙江

这之后浙兵还是被朝廷屡屡征召去北方戍边,明末的辽东他们还是朝廷值得信赖的劲旅。有些网友说的经过这次事件,浙兵不听朝廷的了,这个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

赶赴辽东的浙兵

从戚继光平定倭乱开始,义乌一代的良家子就形成了从军报国的传统。而且浙兵的素质很高也是得到了其他九边将领的首肯。北边蒙古女真的侵扰和西南方向的叛乱一直没有停歇,浙兵的战斗力很强,朝廷没有因为这次事件就歧视浙兵。(起码明面上没有)

直到二十多年后的沈阳浑河,当沈阳被围困危在旦夕时,南兵没有退缩而是急行向前。当浙兵和川军进至浑河时,发现沈阳已经被占领了。城外还有在虎视眈眈正在休整的八旗军。一下进退失据陷入绝境。

但是南军士兵士气高昂,皆言:“吾辈不能救沈,在此三年何为”。

浑河边,浙兵血战

最后的浙兵在沈阳城南被八旗军围困最后壮烈殉国。明朝的实录还是清朝修的明史中,无一不对浑河血战中川浙军团的勇敢大加赞誉,称此一战为“凛凛有生气”“时咸壮之”。至此明末这支传奇军队的历史才宣告结束。

不过这次屠杀也不完全是一次偶然的事变,沿着历史的脉络甚至能清楚的和明末的军队赏罚考核引发的结构性问题联系上。下面我来慢慢揭开这次屠杀背后的层层迷雾。

事变的起因

万历23年10月,部分从朝鲜回国的南兵和新招募的南兵受人鼓噪向朝廷要赏,加工资,是这次兵变的直接起因。

要索东征功赏及安家银,人各四五十两,屯聚演武场——《滦东平叛记》

以离家日久,钱粮不加,含忿谋作乱——《朝鲜宣祖实录》

这些都记录海防兵兵变是为了索要额外的“加薪”。

第二个原因就是,当时疯传朝廷要裁掉这支部队,这个消息让为了从军拿薪水的士兵特别惶恐,不少人被忽悠上了贼船。

第一次援朝战争开始后,明朝担心海防,所以从熟悉倭寇作战的浙东招募了不少南兵。后来和从朝鲜退回来的部队混编组成海防的部队。也就是蓟州兵变部队的前身,这个部队成立没多久。随着第一次援朝战争中朝联军把日军赶到朝鲜南部,情况发生了变化。

丰臣秀吉接见明朝使臣

1593年(万历21年,事变发生前2年)年中,战争陷入僵局,中日双方都有了议和的打算。这一年7月丰臣秀吉在名古屋会见了到达日本的明朝使团。双方一来一往,关系出现了缓和的迹象,原来需要防备倭寇的海防兵一下子地位尴尬了。所以才有士兵觉得自己几千里北上白忙了。有了前面聚众要求加薪的一幕。

明中后期的军饷,募兵工资“年饷银十八两”。而援朝战争是离国远征,为了调动士兵积极性,标准提高了。去了朝鲜的兵一年42两,受伤阵亡的抚恤另算。这么看是相当不错的。

明军的军饷(万历十四年10两银锭)

“沈茂浙兵俱系招募义乌等处之人,与吴惟忠兵…… 以上各官兵俱系远戍,似宜一视同仁,俱照南兵事例,每名月支粮银一两五钱,行粮盐菜银一两五钱,衣鞋银三钱,犒赏银三钱,共三两六钱。”——宋应昌《经略复国要编》

从事后的记载来看,在朝鲜打仗基本工资是没有拖欠的。很多南兵从朝鲜回来,也拿了高薪和抚恤退伍回家了。很多被募征的新兵是冲着高薪待遇来的。朝廷和日本和谈一下子可能造成高薪工作没了。

当时蓟州的部队中老的浙兵不多但是地位较高,他们的一些牢骚和不满影响了新兵情绪。此时夹杂着北兵南兵的一些矛盾最后走向了兵变这条路。

北兵南兵的矛盾的是蓟州兵变的第三个起因,这个原因从朝鲜战场的叙功问题讲起了。

平壤之战,南北军因为赏罚闹了矛盾

援朝战争的赏罚不公

惟叙功一节,平攘之捷,众论不平。

入朝作战的南兵不少,除了吴惟忠带的主力,李如柏手下还有1000多南兵

万历年间第一次援朝的南兵总数11000人占了入朝人数的1/4,不过这个时候很少有经历过戚继光时代的老兵。只能说这个时期练兵的手段和当时的领导还沿袭了部分戚继光时代的老办法。

入朝的南兵相当能打

入朝作战后南兵的表现可圈可点。因为南兵多是步兵,在攻坚战时表现得比北兵好。第一次援朝战争中明军攻克平壤,南兵表现的不错。

但是恰恰这场战役事后赏罚给蓟州兵变埋下了伏笔。

日军统帅小西行长

平壤之战,明军各部奋勇当先。因为将领开出了非常优厚得条件,无论是朝鲜军还是明军,只要能擒斩平秀吉(丰臣秀吉)、平秀沈(丰臣秀次)、景辙玄苏这三名元凶,每个人头赏银1万两。次一级得将领赏赐5000两。对于首登得明军也奖励一万两。为此明军还特意强调为了专心作战,本次战役不要在战场割首级。(这个命令后来引发了很大争议)

平壤之战示意图

战斗开始后明军各个方向都有进攻,最后也是都有突破,所以首登者非常多,经过一天时间的激战,明军以牺牲796人的代价歼灭日军10000人。

平壤之捷,登城者不下数十枝,而独负先锋功——滦东平叛记

朝鲜宣祖实录突出了南军得先登之功。当时南军将领骆尚志一手举盾牌,一手持戟健步如飞,攀梯攻上含毯门城楼,日军掷下巨石击中其腹部,骆尚志依然奋战不止,简直就是美国队长的表现。

南军的将领吴惟忠还自夸到让人肉麻的地步。

俺之一军,皆上牧丹峰,得以献捷,平壤之收复,咸我绩也。

南军将领吴惟忠

最后首登的判定是谁,从西门攻上的杨元。这么评可能是西面为明军主力,这里比较显眼,而且这一路明军打的也确实英勇。

各将士皆奋不顾身,并力攻取......杨元奋勇不顾,由小西门先登,戚金继之,家丁把总杨世隆等将小西门砍开,张世爵、钱世预由北城先登,

实话实说,这场战斗,各路明军打的都很出色。这个首登不给杨元部给了其他人也会引来不满。

李如松没有处理好各部的关系

但是兵部和总指挥李如松最后这一碗水没有端平。就在不少明军登上平壤城楼后,突然发现李如松的家丁在后面割日军首级。这个画面就太伤和气了,大战之前为了专心应对日军,大家都服从指挥没有这么做。现在老大你纵容家丁这么搞,我们以后怎么约束底下人。战斗结束没有抢到首级的士兵们各种牢骚话一堆。

今天在平壤牡丹峰上眺望平壤市区

南兵分配的牡丹峰确实不好打

而且这场战斗,南兵被分配打东北的牡丹峰,这里地势险要,进攻难度高。所以打完了这一仗南军普通士兵心里不爽是肯定的。

第一次援朝战争结束后,不少南兵失望不已,领了饷银和奖励就回家了。

还乡者若干,归台者若干,存者一千二百有奇——《方众甫集·滦东平叛记》

部分援朝的老兵回国后和新兵一起训练,多种事件和情绪的刺激,爆发了这次兵变。

很可能是不少老兵天天说朝鲜被兵部欺负,他们功高不赏。加上在蓟镇训练时因为赏赐、训练强度或者北兵有意无意的态度惹毛了一些人,最后变成了聚众闹事,酿成了惨事。

明末赏罚体制和兵役制度的问题

提到戚家军那就要提到戚继光了。作为明代军事建设、军队训练的宗师级别的人物。戚继光善于练兵,他打造出了一支真正的精锐之师,浙兵在东南沿海到处征战,“先后九战皆捷”,南兵成为一支铁军。

戚继光的带兵水品极高,练就了明代中后期战绩彪炳的南兵

南兵这么强,自然也就成为全国军队典范,戚继光和浙兵后被征调到北方防御蒙古。戚继光在北方根据防御蒙古的实际问题,改进了边防要点。戚继光俞大遒在北方建设的一系列防御工事。大规模武装抢劫这事成本太高,蒙古人自己最后也放弃了,和明朝交界的几支蒙古部落干脆老老实实做起了边境贸易。

可谓善战者无赫赫战功。

戚继光领导了明末长城的整修

其实南兵和北兵真的谈不上啥大仇怨,但是明末的政治形势和兵役制度放大了这种矛盾。

张居正倒台之后几年在朝堂上没有人给南兵撑腰。戚继光都因为受到张居正事件的牵连最后郁郁而终。北方驻防的南兵因为政治影响肯定也有委屈的情绪。朝鲜的战场上,南北兵之间就因为补给和军功奖励等问题龌龊不断,这种情况后来一直延续到明末的辽东战场。

戚继光的离世对明末的军事改革是重大损失

因为工资和奖励要搞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也是大明战功评定和明末家丁制度一起惹的祸。

其实在明朝早期,战功评定比较有层次。永乐年间战功制度以将士们在战斗中的突出表现和奋勇行为综合评定的,有奇功、头功、次功等等。

战争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有的部队牵制,有的迂回,有的需要攻坚。同时后勤情报等诸多细致但重要的工作是没办法用人头体现的。文官这么做也是没办法。土木堡之后,明朝前期的武人勋贵被一网打尽,军事人才出现断层,对于考核战功只能靠文官了。

明朝文官的首级考核的方法非常严格。有这么几条我们可以感受一下明军获得1个首级有多难。

1.人头正面不能有毁坏面容的伤疤,必须面相清晰可见。

2.非叛贼的人头额头不能有网巾和帻头勒痕,要不然说明是汉人。

3.蒙古人和女真人要专门检查头发,看看是否是新剃的头,有没有结发痕迹。

......还有诸如检查牙齿等等细节。

这导致一场战打完明军能上报的战绩非常少。刀剑无情,打仗的时候那里能想那么多,还不能朝敌人脑袋上砍,因为敌人脸被砍烂了没办法战后请赏,这是什么道理。

明军攻克平壤日军被核定首级为1285颗,而实际日军因伤而亡、溺死,摔死的不下万人。当南兵辛苦攻上城楼,自己的首登功没了,人头也被友军割完了,心中愤恨可想而知。

最后说的就是明末的兵役制度了,明初实行的军户制度到了万历朝已经没办法继续了。由于兵户的土地被兼并,兵户成了流民根本把没办法进行军事训练。大部分兵户只能帮将领修房子筑路,在战场只能搞搞运输打打杂,野战完全不堪用。

为了满足边关战争的需要,将领们把大量军费和赏赐都集中给了自己的家丁。造成了一个个的小军阀,到了明末由于财政紧张这些家丁很多时候不出工不出力。当为国从军的理想被金钱赎买时,军队各种保存实力,听调不听宣或者哗变的事情就层出不穷了。

蓟州兵变不是明末的最后一场兵变,甚至不算什么严重的兵变。到了万历47年年时,当建州女真的万人强军练成了之后。明末这些千把人的家丁部队已经没办法阻挡了。

浑河边结阵抵御八旗军冲击的浙兵

最后的浙兵依旧没有忘记他们的为国戍边责任。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浑河岸边,川兵和浙兵血洒疆场,履行了他们的使命。吾辈不能救沈,在此三年何为!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