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美国国父华盛顿拒绝连任

行者无疆1982 2023-12-28 19:45:16

在美国历史上,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的开国总统,著名的国务活动家,集革命家、军事家与政治家于一身,鉴于他对争取美国独立、发展美国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和巩固联邦基础所作的贡献,被美国人尊称为“国父”。乔治·华盛顿绝对是一位重量级人物,是他领导美国人民进行了艰苦的独立战争,从而彻底摆脱了英国殖民者的统治,使美国走上了自由之路。战后,他组建了第一个合众国政府,为美国的国家形态奠定了基本的结构形式。他还很注重国家经济发展,收回了联邦时期被侵占的领土,平息了少数白人的叛乱,制定了影响深远的土地政策。这一切,足以使他终生受到美国人的爱戴。在美国历史上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1797年,在两届总统任满后,很多人准备再次推举他继续担任美国总统,并且当时的宪法上对总统连任也没有任何限制。可是,华盛顿拒绝再参加竞选,并在1796年9月发表了著名的《告别词》,说服国会,告诉国民,详细阐述他对治国安邦的见解,让他隐退回乡。1797年3月4日,华盛顿向他的继任者和平移交了权力,从而创立了和平移交最高权力的范例,并由以后历届去职总统所信守。此举开创了美国历史上摒弃终身总统制及和平转移权力的范例。

对于华盛顿这一出人意料举动的真实原因,许多历史学家已经进行了长期的探讨和研究,当时华盛顿的年龄不是很大,那么华盛顿为什么拒绝连任第三届总统呢?华盛顿本人不管是在当时,还是返回他心爱的维尔农山庄后,都没有公开表示过他拒绝连任的真实原因。

历史学家们还是根据华盛顿的生平经历进行了大胆的猜测,以探究华盛顿拒任的原委。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华盛顿主要是担心自己会卷入激烈的党派斗争中去,而自愿放弃连任的机会。当时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激烈的党派斗争,华盛顿本人也觉察到了选民中间日益增长的党派情绪,华盛顿作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早已意识到党派斗争扩大化的危害,因此在其告别演说中,语重心长地呼吁团结,反对党派斗争,反对其他分裂势力。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约翰·卡瑞蒂认为华盛顿之所以在《告别词》中那样说,是因为一直以来他都是中立者,但在第二任总统后期,他失去了非党派的立场,成为了一个联邦党人。例如:对于法国大革命,华盛顿不顾杰斐逊等人的反对,发表宣言表示中立,而实际上他倾向于亲英的联邦派。在这种形势下,他中断自己的从政生涯是一个开明政治家的最好选择。

另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舆论的攻击是华盛顿放弃连任第三届总统的重要原因。英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出了事情的本质,华盛顿拒绝连任第三届总统的最主要原因是想获得身体和精神上的“空闲”。

美国许多历史和政治学家看法也大致相同。随着党派斗争的加剧,舆论界的斗争也愈演愈烈。在两派报刊互相攻击的同时,在华盛顿的第二个总统任期内,也受到反对派无情的攻击。这种攻击如此激烈,以致弄得他焦头烂额,十分难受。有很多人攻击他是“伪君子”“恺撒”,讽刺他独断专行,藐视公众。当他提出拒绝连任后的第二天,许多杂志在其头版头条中还把他的举动称为“恶毒的谎言”。费城的《曙光报》宣称:“这一天应成为合众国的纪念日,因为,原是我国一切灾难根源的那个人,今天已降到与他同胞们的平等地位。”可见当时舆论的压力对于华盛顿来说到底有多大。

华盛顿在1797年3月2日的日记中写道:“我现在把自己比作要寻找一个休息之处,并正在屈身扶椅之上的疲惫旅客。”

其实,上面两种意见是有着密切关系的,但究竟是哪一种在华盛顿的思想深处占主导地位,并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人们无法知道。除此之外,还有没有更深一步的原因促使华盛顿不想再继续担任总统,比如说华盛顿本人是否对权力的欲望开始淡薄,或者是身体的原因,现在也还是一个正在进行讨论的问题。

不管怎么样,华盛顿拒绝连任第三届总统让他自己的人生有些许遗憾,但是却对美国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华盛顿开始的这一传统一直沿用到1940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第三任总统为止。1947年国会鉴于总统权力不断扩大和有可能形成终身制的趋势,才制定了第二十二条宪法修正案,即“任何人不得任总统之职两届以上”,该修正案在1951年正式施行,从法律上确立了华盛顿创立的传统。

华盛顿在解甲归田不到3年后的1799年一天,华盛顿由于偶感风寒,最后病情转重,最后不治身亡。这位美国的国父虽然去世了,但他对美国及对世界民主制度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却让他永垂不朽。

也许这个历史之谜并不需要我们想方设法地去解开,记住华盛顿的名字就够了。

0 阅读: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