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多尔衮下薙发令是愚蠢还是英明?

宋安之 2024-10-13 19:08:34

愚蠢。

因为维护统治长久的关键不是征服,而是利益划分是否合理。

毫不夸张的说,本来天下传檄可定,多尔衮这一政策却造成太多不必要的反抗和冲突,使得大量的精英和底层百姓损失在没必要的战争之中。

因为明朝已经彻底失去人心,明末三大饷使得百姓苦不堪言,加之政治上的黑暗,使得天灾的破坏力是愈演愈烈,百姓活不下去就会揭竿而起,农民起义自然是此起彼伏。

加之明朝对于官僚集团一直实行严厉的追责制度,甚至像于谦和张居正这样力挽狂澜的人也是没有落得好下场,崇祯帝当时又因为对官僚集团没有实现真正控制,所以有些气急败坏的对大臣有些滥杀,因此被官僚集团抛弃,等到李自成进军北京时,崇祯帝在京城号召百官捐款筹备军饷,百官也是敷衍了事,崇祯帝的哥哥天启帝的岳父太康伯张国纪捐款二万便是最多的,一共仅仅捐款二十万,最后李自成一路势如破竹的攻进北京,明朝因此灭亡。

李自成入主北京后本来是众望所归,结果他对前明官僚集团极度敌视,任用新官员的对象主要是在前明没当过官的举人,并且对前明大臣进行追赃助饷,使得前明大臣不只是热脸贴冷屁股,大部分人还享受了抄家待遇,李自成也因此发了一笔横财,最后的追赃总数是“7000万两”,其中勋戚者占十分之三,内侍(太监)十之三,百官十之二,商贾十之二”,对比之前百官捐款的20万两,简直是太讽刺,不过此举也使得官绅阶级对于李自成彻底失望,失去官绅阶级的支持,又没有稳固的根据地,成为李自成最后失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本来前明的官绅阶级并不待见,甚至是敌视清朝,但经过李自成这么一折腾,清朝入关以后,大力维护官绅阶级,并且废除明末三饷,是取消了过重赋税,恢复了社会秩序,对生产活动提供了安全保障,因此自然得到上到官绅阶级下到百姓的认可和支持。

当然之后实际操作过程中,清朝进行了大规模跑马圈地等恶政,虽然取消明末三饷,但赋税依旧过重,但一开始确实不错,比之李自成高明太多,并且迅速击败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张献忠的大西政权以及南明最强大的弘光政权,统一天下的局势已成,这时候无论官绅阶级愿意不愿意继续支持清朝,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在认为统一天下已是板上钉钉之后,多尔衮志得意满,开始强硬要求天下臣民薙发,这个时间点选择的不能说好,也不能说不好,本来想降清或者已经降清的人,一听到要薙发自然是不愿意,因此开始出现大规模的此起彼伏的反抗,最后大顺军余部和大西军余部与南明最后一个永历政权合作一同抗清,双方展开长达十几年的拉锯战,期间李定国两蹶名王和郑成功北伐,更是差点推翻清朝在南方的统治,甚至有着光复天下的可能,使得清朝的统治差点被颠覆,不过最后是功败垂成。

有人认为薙发可以筛选出那些最有勇气和血性的人,将这些人消灭以后,清朝的统治会变得更加稳定。这个说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实际意义并没有那么大。

因为长期坐稳天下的关键不是削弱底层百姓的勇气和血性,而是利益划分,元朝当年没有剃发也维持了近百年的统治,最后亡国是因为利益划分不平衡,在蒙古大汗和汉地天子两个角色定位上,元朝皇帝偏向于蒙古大汗的角色,将大部分权力都划分给自己人,汉人官绅阶级自然不满,底层百姓也被剥削的苦不堪言,因此统治自然难以持久。

多尔衮在入关以后虽然大力重用前明官僚,但只是形式上重用,并没有真正给予实权,大部分实权是在满臣手中而非汉臣手中,因此统治阶级内部出现很大的矛盾和冲突。

顺治帝亲政后为了全面收回权力,是重用汉臣想要打压满臣,结果亲政十年并没有完成收权计划便因为天花而英年早逝。他英年早逝后,因为继位的康熙帝年幼,所以出身两黄旗的辅政四大臣实际掌握皇权,辅政四大臣开始全面报复顺治帝当年重用汉臣的策略,是大力打压汉臣,并且“停止八股文,改用策论表判。”同时一改顺治朝延续晚明进士名额数量的做法,将进士名额大幅度减少,使得满臣和汉臣的矛盾更大。

清朝这时期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或者缓和这种矛盾,如何进行利益划分,如果处理不好,那么清朝就是下一个统治不足百年的元朝,可以看出剃发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这时候智擒鳌拜,真正亲政后的康熙帝开始走上历史舞台,他的最大贡献就是建立完善的统治组织,再简单来说,康熙帝极大缓和了汉臣和满臣的矛盾,以崇儒重道作为基本国策,并且提高汉臣地位,以拉拢汉臣,在三藩之乱时,更是加速了这一过程,确定了嫡长子继承制度,是立嫡次子胤礽为皇太子,使得汉臣大为满意,当三藩之乱被平定,地方上再无威胁中央朝廷的独立权威以后,康熙帝更是开始放心任用汉臣,使得汉臣可以挤入权力核心,等于是愿意与汉臣分享出一定权力,使得汉人精英因此愿意真正为清廷效力,如此这般,才奠定清朝的长久统治。

所以说多尔衮的薙发政策,并没有起到什么关键作用,反而使得本可以传檄而定的天下再生战乱,并且差点颠覆清朝的统治,是愚蠢之举,而非英明之举。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