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先生在一次企业家论坛会上,曾经这样问道:”什么是成功?“ 然后他又自问自答道:”这个社会所能提供给我们的样板,也无非就是当很大的官,或者像你们在坐的企业家一样,拥有很多的财富。就这两个样板。 现在还有一个样板就是当明星、歌星,所以每年电影学院、戏剧学院招生的时候,门前的排队,景观是非常宏大的。 我个人认为,这是世界文化中,绝对错误的一个现象。 我们全部的文化打造了一种,你不出人头地,你就失败了,失败了,你的人生就没有意义了。 我个人觉得这种文化是反文化。 我们大家都是平凡的人,而一种文化给出了一种核心价值,好像不成功就白活了。那这就是文化本身出了问题。” 梁晓声先生不愧是文学大师,他对社会、对文化、对人性、对所谓的成功,都有着高屋建瓴的认知。 在他看来,一个人活着,并不是要成为谁谁谁,也不是非要出人头地,只要是认认真真的生活,爱自己尊重他人,那就是很有意义的人生,就应该被这个社会所接纳和尊重。 而正是所谓成功学的错误文化,才让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种混乱竞争,有多少人为了实现他人眼中的“成功”,用消耗生命为代价,却做着毫无实际意义的事情。 梁晓声先生正是有着这样悲天悯人的情怀,才在晚年创作出115万字的、荣获茅盾文学奖的著作《人世间》。 这部作品中,梁先生把触角对准了在改革开放中经历阵痛、为国家发展做出过巨大牺牲的那部分普通人——周秉昆、孙赶超、肖国庆。 他们都不是大多数眼中的成功者,甚至是所谓的“lose",但他们却始终真心真情地对待生活、对待身边人。 周秉昆的哥哥姐姐是高官、是教授,是社会评价体系里的”成功者“,可他们却各有各的私心,秉义身为周家长子,不曾在父母面前尽孝一天;周蓉作为女儿,却是最让父母操心的那一个。 唯有秉昆,他是父母眼中最不被重视的孩子,从小到大都没有被父亲夸过一句,可父母的晚年,全都是由秉昆这个最没出息的儿子托起的。 再来说赶超和国庆,他们和秉昆一样,是光字片里的没多高志向、也没多少心机的小青年。 可他们却拼尽全力护佑着一家老小。 原著中,国庆的姐姐上山下乡回来,没有地方住(她的老公死了,和女儿相依为命),国庆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却还是答应老父亲的提议,把仅有的房产过户给姐姐。 他和妻子吴倩只能四处租房,为了省钱,租的地方离市区越来越远。 国庆和赶超下岗后,只能在马路牙子上等活干,可即便是这样,他们也从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家之主,不管多难多苦,他们都努力去撑起一个家。 赶超身体不好,国庆就总是照顾他,同样大小的板车,国庆每次都替赶超多装些。 赶超得了尿毒症,为了不牵连家人,选择了卧轨自杀,国庆为赶超解释着: ”春节后他就检查出了尿毒症,他哪有钱透析?一个星期得三次,咱们所有人的钱加起来帮他也不够,更休想换肾了……他是走投无路了、绝对走投无路了……“ 像秉昆、赶超、国庆这样的人,他们的人生难道没有意义吗?没有这些工人阶级大哥为改开做出的牺牲、用他们一代人的水深火热换来了新一代的好生活。 就如同周秉昆所说:”为了下一代不苟活,我们这一代苟着也得活。“ 梁晓声先生正是因为有着一个作家的社会良知,有身为知识分子对家国的深刻探究,才能写出为普通人、也是时代最伟大的人发声的作品——《人世间》。 ”什么是成功?“是梁晓声先生发自内心地对这个世间的叩问,也是他饱含深情地对每个普通人的理解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