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一年前库尔斯克坦克大战是个段子,这次库尔斯克之战却是奇迹

看过人间月色 2024-09-12 08:38:24

摘要:库尔斯克,对于熟悉二战的军迷来说,就意味着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大决战。不过,被后人津津乐道的那场大会战,其实却是一个段子。而八十一年之后,俄乌战场上的库尔斯克战役,却成了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库尔斯克,对于熟悉二战的军迷来说,就意味着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大决战。不过,被后人津津乐道的那场大会战,其实却是一个段子。而八十一年之后,俄乌战场上的库尔斯克战役,却成了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说起二战中的苏德战场,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战役都被称为战争的转折点。确切说,1941年的莫斯科保卫战是遏制了德军在战争初期一路突进的猖狂势头;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一次歼灭了德军的重兵集团,是德军有生力遭受沉重打击。但是这两场战役都不能算是真正的转折点,因为在这两场战役之后,德军还在1943年夏季主动发起了代号“堡垒”作战的库尔斯克战役,而正是库尔斯克战役,德军再遭重创,尤其是德军最核心的突击力量——装甲部队受到了难以弥补的损失,就此彻底失去了战争主动权。所以库尔斯克战役才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

说起库尔斯克战役,特别是普罗霍罗夫卡坦克大战,都会让众多的军迷兴奋不已,尤其是热衷陆战的“坦克控”,这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大决战啊!

长期以来,主流史料对于普罗霍罗夫卡坦克战通常会有三大标签:坦克遭遇战,最大规模坦克战,德军损失惨重而战败。

但是仔细分析一下整个普罗霍罗夫卡坦克战的经过,才发现这种说法显然和事实不太符合。

首先,坦克遭遇战的说法,所谓“坦克遭遇战”,其本质特征应该是“双方迅速接敌并从行进间中转入战斗”,对照普罗霍罗夫卡坦克战,苏德双方并不是从行进间转入战斗,更不是在相向而行中遭遇,而是德军在防御态势的情况下迎战苏军的进攻。而且也不是纯粹坦克之间的战斗,虽然在7月12日的战斗中,确实存在双方完全由坦克之间展开的搏杀,但更多的情况则是装甲兵与步兵、工兵、炮兵以及航空兵诸兵种参与的合成化立体作战,所以坦克遭遇战一说确实并不确切。

其次,最大规模坦克战的说法,出自由苏军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司令员罗特米斯特罗夫中将亲自签名的《1943年7月7日-24日,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作战行动总结》中对普罗霍罗夫卡西南地区的战斗描述:“在狭窄的正面地段,爆发了一场规模特别大的坦克交战,双方总计投入了超过1500辆坦克以及大量各种型号和用途的炮兵、迫击炮和航空兵。”在这份正式的战斗报告中,罗特米斯特罗夫还提到德军在普罗霍罗夫卡地区集结了约1000辆坦克、突击炮和坦克歼击车,其中7个装甲师和4个步兵师在普罗霍罗夫卡西南面,2个装甲师和1个摩托化步兵师在普罗霍罗夫卡西面。在这些德军部队中,至少有6个装甲师约800辆坦克和突击炮直接参加到了和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的作战中。

现在有非常确切的资料可以证实,库尔斯克南线德军总共才只有9个装甲师(装甲掷弹兵师),在战役开始前总共拥有1305辆坦克(其中99辆“虎”式坦克,200辆“豹”式坦克)以及281辆突击炮。在经过几天的激战之后,到7月12日德军还能够投入作战的坦克和突击炮只剩下600辆左右,而且这是整个南线德军全部坦克数量!

7月12日最核心的战场——普罗霍罗夫卡西南地区实际上只有德军党卫军第1“警卫旗队”师的67辆坦克、10辆突击炮和第3“骷髅”师的101辆坦克、21辆突击炮,总共168辆坦克和31辆突击炮。战斗中第1“警卫旗队”师基本上全部参战,第3“骷髅”师只有部分坦克参战,所以德军真正参战的坦克和突击炮总数不会超过120辆。

苏军投入这一地区的是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所属的第18坦克军的149辆坦克和第29坦克军的199辆坦克、20辆自行火炮,总共368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双方参战的坦克总数加在一起也就470辆左右的规模,和罗特米斯特罗夫所说的1500辆差距实在有些大啊!

如果对二战库尔斯克战役有兴趣,推荐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库尔斯克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坦克战》,由著名二战研究学者周明编著,全景式介绍了库尔斯克战役的背景、经过、结局和影响。各大网购平台、新华书店以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知兵堂书店官网都可以购买。同时本书的音频,也已经在喜马拉雅平台上发布,欢迎收听。

最后,德军损失惨重而战败的说法。直到目前为止,有关德军坦克的损失数据还是众说纷纭,根据笔者对多种资料上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比对,认为7月12日全天,整个南线德军损失坦克大约在120辆左右,其中在战斗主要地段的党卫军第2装甲军和第3装甲军损失坦克加在一起大约90辆,不过其中大部分都可以修复,真正彻底被毁以及无法修复报废的,大约只有20辆,其中在普罗霍罗夫卡核心地区作战的党卫军第1“警卫旗队”师全毁坦克6辆(5辆IV号和1辆“虎”式),第3“骷髅”师全毁坦克仅有1辆,合计全毁坦克7辆。

再看苏军的损失,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损失的坦克和自行火炮就高达340辆!在普罗霍罗夫卡核心地区作战第18坦克军损失84辆(35辆全毁),第29坦克军损失172辆(103辆全毁),合计全毁坦克138辆。

普罗霍罗夫卡核心地区作战的情况相对比较清晰,将苏德双方坦克的参战和损失作一下对比:

参战坦克数量,苏军368辆对德军120辆,3:1;

战损坦克数量,苏军256辆对德军90辆,2.8:1;

全毁坦克数量,苏军138辆对德军20辆,6.9:1。

之所以苏德坦克的损失比如此悬殊,除了苏军协同不力,战术粗糙以外,坦克性能上的差距也是重要原因。当时德军装甲师的主力坦克是装备43倍径75毫米炮的IV号坦克(俗称长身管IV号),装备IV号坦克比例最高的党卫军第1“警卫旗队”师达到了坦克总数的70%,大部分装甲师IV号坦克的装备比例都在50%左右,最低的第6装甲师也有26%。而苏军能和IV号坦克对抗就只有装备76毫米炮的T-34坦克,在近卫坦克部队中T-34装备比例超过60%,普通坦克部队中T-34装备比例也在50%左右。不过,苏军装备的其他坦克大都是T-70之类的轻型坦克,性能上的差距更为悬殊。

德军的长身管IV号坦克,可以在1000米距离上轻松击穿苏军T-34坦克装甲。而苏军T-34则要到500米距离才能击穿德军坦克装甲。而且德军坦克历来注重防护,所以战损坦克中有相当部分都是可以修复。相比之下,苏军战损坦克的修复率就差多了。

在人员的伤亡方面,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在12日当天的总伤亡人数大约达到4.2万,其中阵亡和被俘的至少就有2万。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总伤亡人数大约为6000人,其中阵亡和被俘约2000人。其中在普罗霍罗夫卡核心地区作战的苏军第18坦克就和第29坦克军总共伤亡约2500人,阵亡和被俘约1300人。德军党卫军第2装甲军总共伤亡约800人,阵亡和被俘约180人。

全天,苏军和德军总伤亡比7:1,阵亡和被俘永久损失比10:1.在普罗霍罗夫卡核心地区,苏军和德军的伤亡比是3:1,阵亡和被俘永久损失比7:1.

谁的损失惨重,一清二楚。只是德军的损失难以弥补,而苏军的损失却可以很快得到补充,即便德军的损失要大大小于苏军,但这样的损失却已经是德军所难以承受的——何况,战役的目标也没有达成,在进攻阶段北线部队突入苏军战线约12公里,南线部队的进展相对更大一些,楔入苏军战线约35公里,但两个方向的德军距离还有100公里,距离南北会师合围并歼灭库尔斯克突出部苏军的战役目标可以说是遥不可及。苏军虽然损失更大,但在随后的反攻阶段一举根除了奥廖尔和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两处突出部,将战线向西推进了约150公里,是这场战役的胜利者。

因此,库尔斯克坦克大决战就是个段子,但是,八十一年之后,俄乌战场上乌军攻入了俄罗斯库尔斯克州,这场新库尔斯克战役,也是苏联-俄罗斯自从二战结束以来,领土首次遭到侵犯。

谁能想到,一个号称“世界第二军事强国”,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对一个领土、人口、综合国力都要比自己小得多的国家,展开特别军事行动将近900天之后,却被对手攻入了自己境内,从8月6日至今,已经整整十天了,面对乌军的一路突进,俄军竟然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乌军在自己领土上长驱直入横冲直撞,只能由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气急败坏地呼吁国际社会“不要袖手旁观,要强烈谴责乌克兰的侵略行为!”

现在进入俄罗斯境内的乌军部队,已经有七个旅的番号,总兵力超过了两万人,坦克装甲车辆约800辆,突入俄罗斯境内纵深约100公里,先头部队距离莫斯科只有300公里,控制的俄罗斯领土达到1200平方公里,占领的村庄、居民点有74个。

俄罗斯方面紧急从各地抽调了大约12个营的部队,“添油”式的陆续投入作战,但被乌军逐个击破、消灭,被俘俄军已经超过了2000人。边境的库尔斯克州、别尔哥罗德州、布良斯克州等三个州都已经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疏散的民众达到13万人。

看到这样的局面,恐怕绝大多数人都是瞠目结舌,完全想象不到。

乌军突然发起库尔斯克闪击战,目的不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打击俄罗斯能源工业。位于库尔斯克州苏贾有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枢纽泵站,现在已经被乌军占领。库尔斯克还有装机容量达1000兆瓦的核电站,一旦被乌军占良,周边四五个州的电力供应都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第二,切断乌东地区俄军主力的后路。乌军在8月12日占领了库尔斯克州的利戈夫,这是俄罗斯南部最重要的铁路运输枢纽,就像中国的徐州或郑州这样的铁路枢纽。这样就切断了现在乌东地区俄军五十万主力部队的后路。如果改走其他路线,运输距离将增加至少600公里,无疑将大大增加后勤补给运输的时间。

随着利戈夫被乌军占领,意味着乌东地区俄军主力后路被切断,补给断绝,必然会引起全线崩溃。如果俄军回过头来攻击背后的乌军,又会陷入正面和背后两个方向乌军的夹击。战场态势已经非常险恶了。

有人将乌军这次的库尔斯克战役称为“围魏救赵”,现在看来还不确切,更准确说是“釜底抽薪”。现在已经不是简单地解乌东之困境,而是对乌东地区俄军主力都构成了严重威胁。

第三,争取更多的谈判筹码。乌军现在已经不是只在库尔斯克州,而是向周边的别尔哥罗德州、布良斯克州、罗斯托夫州、沃罗涅日州扩展,俄军在这几个州守备兵力都很薄弱,乌军控制这几个州,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网上发布的视频,乌军士兵对俄罗斯百姓说,接下来会进行全民公决,你们可以选择要不要并入乌克兰!即使退一步说,不进行公投,乌军实际控制了边境数州,这在将来的谈判中,无疑将是非常重要的筹码。

第四,引发俄罗斯政局的动荡。乌军目前在俄罗斯境内,长驱直入,俄军看来没有什么有效的措施来遏制乌军的推进。

现在已经出现了乌军要向莫斯科进军的呼声,应该说,虽然俄军在边境地区兵力单薄,但在首都莫斯科附近,还是有三个精锐的近卫师(当然这三个师也有一些单位投入了战场),以现在乌军的这点兵力要想攻下莫斯科,可能性很小。但是就算不以攻占莫斯科为目的,乌军推进到距离莫斯科只有100公里,甚至更近一点的地方,这必然会引起俄罗斯国内的巨大震动,完全可能引起俄罗斯政局的动荡。要知道,在俄罗斯历史上,由于战争失败导致政局剧变,有过不少先例。

最后,乌军这次库尔斯克之战,竟然证明了保卫俄罗斯边境的不是俄罗斯军队,而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因为这次乌军行动,美国和北约国家援助的装备,包括M1A1主战坦克、“豹2”主战坦克,全都进入了俄罗斯境内。之前西方国家连援助武器攻击俄罗斯境内都不允许,现在甚至都允许援助武器直接进入了俄罗斯境内。这下人们才发现,如果没有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禁令,恐怕乌军早就攻入了俄罗斯领土。这次行动是乌克兰坚决要求的,还是西方要求的,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毫无疑问,这次行动必将大大改变战争的进程。

所以,这次新库尔斯克战役,乌军选在了俄军最薄弱但同时又是最关键的软肋,不但在军事上一句整我了战争主动权,处在了非常有利的态势,而且在政治上也对俄罗斯政局造成了巨大冲击。

相比八十一年前同一地点发生的大战,不同的是,德军的进攻是在预料之中,而这次乌军的进攻却完全出乎料。相同的是,都是战争的转折。八十余年前的库尔斯克坦克大决战,更多是段子,而这次乌军的新库尔斯克战役,攻击之突然,发展之迅速,影响之深远,简直堪称奇迹。

【快讯】

8月14日凌晨,乌克兰国家安全局、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和乌军无人系统部队采取联合行动,使用远程无人机对俄罗斯沃罗涅日、库尔斯克、萨瓦斯利卡和鲍里索格列布斯克4个军用机场进行了大规模空袭。乌军称,这是一次特别策划的行动,目的是使俄军无法利用这些机场对前线和乌克兰城市发动空袭。这次空袭击毁击伤俄军多架战机,但具体战果还在评估中。当天,乌军还在空中击落了一架俄军苏-34战斗轰炸机。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