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年底,中央决定对天安门广场进行拆除重建,但就在施工的过程中,工人们在旧天安门的房顶上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宝盒。 天安门城楼不仅是北京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者。 经历了550多年的风雨沧桑,这座城楼承载了无数的故事和记忆,见证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巨大变迁。 由于历经兵火战乱和长期失修,天安门城楼的建筑结构到了20世纪中叶已严重损坏变形。 这种状况由多方面原因造成,包括历史上的战火频仍、维护不足以及自然老化等。加之过度采汲地下水导致的地基下沉和城楼自身巨大的重量,使得这一古迹的主体结构严重下沉,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尤其在1966年,河北邢台地区发生的6.8级强烈地震,对天安门城楼造成了进一步的损害。这场地震不仅震撼了中国北方,也加剧了已经脆弱的天安门城楼的损坏状况,导致其变形更为严重。 虽然解放后政府进行了多次的维修和加固工作,试图恢复和保护这一历史建筑,但由于损坏过于严重,这些努力未能彻底解决结构安全问题。 鉴于此,1969年底国务院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为确保安全,彻底拆除原有的天安门城楼,在原址上,按照原规格和原建筑形式,重新修建一座新的天安门城楼。 这项工程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恢复天安门城楼的物理结构,更是为了保留这一重要文化遗产的历史形象和文化价值。 天安门城楼的拆除任务委托给了一家专业公司,该公司随后指派了姚来泉。 在他和测量局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每一项测量都被执行得无比细致和精确,无论是城楼上雕刻精美的斗拱,还是代表着古代工匠智慧的拱门、梁柱及端门,都被一一记录下来,确保在重建过程中能够做到原样复制,尺寸不变。 当测量后的数据直接报告给毛泽东主席后,主席的批示“原样不动,尺寸不变”不仅是对姚来泉他们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一种尊重。 一天,姚师傅和他的两名助手正面临着一项特殊的任务。 断掉全部电源后,整个区域被一片昏暗所笼罩,只有天安门那古老而庄严的轮廓,在夜色中若隐若现。 姚师傅一个在重大工程中拥有多年经验的老师傅,知道在这样的时刻,执行任务的重要性远超过一切。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姚师傅和他的两名助手开始了他们的任务。 他们首先攀登由杉木竹篙精心绑扎的梯子,这是一项需要极大勇气和技巧的工作。 夜风呼啸,每一步都伴随着风险,但他们稳健地一步步向上,最终达到了天安门最高的脊瓦处。站在天安门的顶端,姚师傅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壮观与庄严。 在他脚下,是数百年历史的见证;在他头顶,是繁星点点的夜空。 为了找到正中的脊瓦,姚师傅决定采用最精确的方法。他让两名工人分别从东西两侧开始向中间数脊瓦,自己则站在大约中间的位置,以确保计数的准确性。 在昏暗的光线中,这项工作充满了挑战,每一块瓦都需要仔细辨认。 最终,当两名工人同时各数到第43块脊瓦时,姚师傅发现自己脚下恰好还剩下5块。 他立刻意识到,自己所站立的位置就是他们寻找的目标。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在中央脊瓦上做了明显的标记。 完成标记后,姚师傅没有丝毫的迟疑,立即通过对讲机向指挥部汇报了他们的进展。当天安门城楼的屋顶被一群怀着不同心情的人群包围时,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 领导对着姚师傅示意,指向那块位于正中的黄色硫璃瓦,低声吩咐道:“将其打开。” 姚师傅面对一块异常庞大的琉璃脊瓦——其厚度达到了60厘米,宽度也有80厘米,单是其尺寸就足以令人震惊。这样一块瓦片,即便是两个人合力,也难以移动分毫。 在无奈之下,姚师傅决定采用撬棍,通过连续的撬动与敲击,试图揭开这块古老琉璃瓦下的秘密。 经过一番努力,琉璃瓦终于在撬棍与力量的共同作用下碎裂,露出了藏于其中的一个木盒。这个木盒边长30厘米,尽管历经岁月的洗礼,表面已显得颇为陈旧,但其上仍清晰地雕刻着一对精美绝伦的二龙戏珠图案。 领导的神色转为严肃而神秘,示意姚师傅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 当木盒的盖子被姚师傅轻轻撬开,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这一瞬间,周围的空气仿佛也凝固了。木盒是由金丝楠木制成,这种木材珍贵稀有,坚硬而有韧性,且香气沉郁,自古便被用来制作皇家御用之物。 姚师傅轻触那几乎成了尘土的木盒,盒子轻易地崩解,露出了内藏的秘密。 映入眼帘的,是那块失去了往日光泽的“铜疙瘩”。但当姚师傅揭晓其真面目时——一块金元宝,现场所有人的心跳都不由自主地加速了。 姚师傅的手再次伸入木盒,拿出的是一块拇指大小的红宝石。 紧接着,姚师傅摸出的那些像红铅笔头似的东西,经过一捻之后变成了朱红色的粉状物。专家们经过嗅闻确认,那是真正的朱砂。 这一连串的发现,不仅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震撼,也使这块木盒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神秘纽带。它不仅是物质文化的载体,更是历史深处传递给今人的信息。这些被封存在天安门城楼内的宝物,经过时代的沉寂后再度被发现,象征着历史的连续性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