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巅峰对话,共绘慢病与血糖管理新图景

星弘康康 2024-08-13 16:51:13
丨2024慢病管理&血糖管理前沿峰会

8月7日,由北京慈华医学发展基金会主办的“2024多学科交叉疾病临床诊疗能力提升项目慢病管理学术交流暨血糖管理诊疗新进展学术沙龙国际交流会”在苏州盛大召开。上午会议汇聚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权威专家和中国多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共同剖析慢病管理的复杂现状与严峻挑战,分享各自领域内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实践成果,跨界融智、深入交流,为中国慢病管理贡献智慧和力量。在下午的会议中,来自ADA和中国糖尿病领域的多位顶尖专家,结合国际前沿进展和中国循证证据,深入探讨血糖管理的早期联合策略和精准化、个性化路径,推动糖尿病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升级,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Part.1

新认知、新行动、新前沿、新方向

共绘慢病管理新蓝图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赵家军教授致开幕辞,隆重介绍了出席会议的嘉宾,希望通过中外专家的精彩分享与交流,呈现一场荟萃前沿、内容丰富的学术盛宴,推动我国慢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的防治迈向新高度。

糖尿病管理新认知——超越血糖控制

安徽医科大学翁建平教授纵览了人类对糖尿病认知、诊断和治疗的变迁过程。基于这些最新认知,翁教授通过列举多项前沿研究,强调了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重要性——不仅可逆转高血糖状态,还有助于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带来远期获益。

践行健康中国战略——慢病防治行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周脉耕教授指出,我国慢病共病率高,多种慢病负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为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慢性病防治工作,相继出台了多项指导文件,强调国民健康的重要性和慢病管理工作的迫切性。重点突出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树立“全生命周期”慢病预防和管理理念,推进以患者为中心的慢病综合管理。在此背景下,我国慢病管理工作卓有成效,特别是在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和县域慢病管理中心建设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为慢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重要参考,有力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探索慢病治疗新前沿——免疫疗法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文富强教授指出免疫功能失调及其导致的炎症反应异常是众多慢性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原因。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免疫正常化,可实现对慢性病的对因治疗。以生物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中显示出长期的疗效获益,重塑了慢性病的治疗格局与管理理念。他表示,慢病管理正处于免疫治疗黄金时代,未来将进一步筛选免疫治疗敏感人群、优化免疫联合策略、克服免疫耐受,期待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糖尿病管理新方向——从过去到未来

美国代谢研究所Yehuda Handelsman教授表示,糖尿病是引起心血管疾病、肾衰竭、失明和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及早治疗干预是降低这些并发症风险的关键所在。然而,传统序贯治疗因临床惰性,常常导致患者长时间血糖控制不达标。同时,单一疗法无法同时解决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衰竭的双重问题。为此,早期联合治疗策略被提出,以更有效地、更早地达到血糖控制目标。尽管现行临床指南已明确建议在某些情况下采用联合治疗,然而其普及度与接受度尚显不足。因此,进一步加强医生教育,提升其对早期联合强化治疗策略的认知与接受度,成为当务之急。

海内外智汇一堂,共话慢病寻良策。在“中外巅峰对话”环节,中外专家围绕当前国内外慢病管理存在的挑战、未来发展模式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通过国际间智慧交融,进一步明确慢病管理的创新路径与未来趋势。

Part.2

新技术、新证据、新理念、新策略

谱写血糖管理新篇章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李小英教授首先致开幕辞,表示很荣幸能与ADA的专家相聚苏州,共同探讨糖尿病领域前沿进展和最新糖尿病管理理念。随后李小英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翁建平教授和解放军总医院母义明教授分别主持各分会场内容并致辞。李教授认为通过分享前沿进展和最新AI技术,能够加速慢病精准化管理;翁教授介绍本次会议更着重临床和应时性,同时提出希望在糖尿病领域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研究;母教授强调应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管理,并注重个性化、一体化管理。

对话ADA:血糖管理新进展

2024年Banting科学成就奖获得者、牛津大学拉德克利夫医学院糖尿病试验中心Rury R. Holman教授分享了“糖尿病科学和与试验相伴的一生”,强调在T2DM的治疗中,尽早实现并长期维持接近正常的血糖,对于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终生并发症的风险至关重要。T2DM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随着病程进展,β细胞功能不断下降,当原有治疗手段失效时,须通过积极强化或增加降糖疗法来改善血糖控制,特别是联合治疗已成为维持血糖接近正常的必要手段。

新技术加速精准化管理

上海长征医院殷浩教授进行了“自体再生胰岛移植临床进展”的精彩报告。他表示,随着分离纯化等关键技术的日益成熟,胰岛移植的长期疗效实现了显著跃升,为患者带来了更长远的治疗希望。在适应症的选择上,胰腺移植与胰岛移植展现出良好的互补性,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程阶段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免疫诱导和抑制方案仍需不断探索与优化,特别是针对血液介导的即刻炎性反应(IBMIR)和T1DM自身免疫等复杂问题,以进一步提高移植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再生胰岛组织移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未来有望解决胰岛来源匮乏的瓶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陈颖教授立足“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精准调控”,分享了团队在人工智能(AI)助力T2DM精准化管理方面的多项研究成果。其中一项研究采用强化学习算法,建立了精准、个体化、动态的胰岛素决策模型,Nature Medicine对此进行了高度评价,表示该成果在数字医疗领域的卓越贡献,有助于推动AI医疗系统临床落地。另一项研究初步验证了chatGPT在糖尿病患者教育中的可行性,表示未来将从团队优势出发,收集高质量的数据,建立糖尿病GPT,并进行全面的临床验证,构建专科医疗大语言模型范式,后续扩展至慢病GPT、医学通用GPT。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赵晓龙教授以“CGM领航糖尿病精准治疗”为题,介绍了血糖监测方面的最新进展。他表示,传统血糖监测指标难以全面反映血糖波动变化,CGM的出现提供了一系列监测指标和报告,可更全面反映血糖细节及全貌,有助于对血糖特征的精准画像。通过精准解读CGM的新指标如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和动态葡萄糖图谱(AGP)有助于精准控糖。最后,基于CGM的新型血糖监测指标及技术仍在不断探索中,为未来血糖智能化管理带来更多可能。

直击本质,优化T1DM管理策略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周智广教授在“T1DM管理困境与策略解析”的报告中指出,我国T1DM患病人数多、发病增速快,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病人数更是居世界首位。同时,T1DM的诊疗面临漏诊、误诊率高,诊断延迟、诊断时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发生率高,现有治疗手段受限等诸多挑战。因此,亟需从多个维度布局,全力突破T1DM管理困境。具体包括:规范T1DM分型诊断流程,应对异质性,进一步精确区分不同亚型;根据国内外权威指南建议,加强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以及积极探索新型疗法,如新型胰岛素制剂及注射装置、以Teplizumab为代表的免疫治疗、β细胞替代疗法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吴蔚教授深入剖析了儿童T1DM的诊疗特点和现况。她指出儿童T1DM患者具有起病急、症状易混淆、诊断难度高的特点,在诊断时超半数患儿合并DKA,同时还容易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AIDs),再加上患儿正值生长发育关键时期,从而使疾病管理尤为复杂。建议从疾病特点和管理现况出发,优化儿童T1DM的管理。包括根据国内外指南建议,积极开展儿童症状前期T1DM筛查;患儿一经确诊即应进行其他AIDs的筛查;结合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制定和实施最佳糖尿病治疗方案;采用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以及多方协力,加强儿童T1DM疾病管理教育与支持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李嫔教授从共病视角出发,探讨了T1DM和其他AIDs的共病风险与管理。她表示,与一般人群相比,T1DM合并其他AIDs发生率更高,可达18.3%~27%;年龄、发病年龄、女性、病程等为T1DM合并AIDs重要预测因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乳糜泻是T1DM常合并的AIDs。T1DM患者合并其他AIDs,可能会影响血糖水平,并可能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增加。为此,国内外指南均推荐加强T1DM患者合并AIDs的筛查和评估,其中根据中国T1DM指南(2021版):推荐T1DM确诊后进行AITD筛查,如检测正常可每隔1~2年筛查一次;推荐T1DM确诊后进行乳糜泻相关抗体筛查,乳糜泻抗体阴性的T1DM在诊断2年及5年内还需再次筛查。

新证据→新理念→新策略

解放军总医院母义明教授立足中国本土,对最新中国人群糖尿病证据进行解读。他指出,中国T2DM患者具有β细胞功能差、不同于白色人种的饮食结构和生理特点,因此面临空腹、餐后血糖双高的风险。而基础胰岛素/GLP-1RA FRC双组分可针对性改善患者胰岛功能,增加胰岛素分泌,兼顾空腹和餐后血糖,在国内外指南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在对“全球首个甘精利司vs.德谷门冬头对头随机对照研究——SoliD研究”的解读中,他表示该研究提供了最新中国人群证据,对于口服降糖药(OAD)控制不佳的中国T2DM患者,甘精利司达成更优的血糖控制,低血糖风险更低,且具有体重获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洪天配教授从理念创新角度出发,探讨了从传统序贯升级为早期联合治疗的必要性。国内外指南推荐,对于OAD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为有效减少糖尿病远期并发症发展,应早期联合注射药物治疗,特别是基础胰岛素+GLP-1RA的早期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血糖控制。其中甘精利司作为早期联合的优选方案,在中国OAD控制不佳患者中HbA1c降幅达1.9%,达标率达79%,且不受基线HbA1c水平影响,治疗12周TIR即可达到85%,实现血糖全面平稳控制。

明光市人民医院闫波教授分享了其医院作为国家慢病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在糖尿病管理方面的宝贵经验。包括在院内,设置内分泌科亚专科、加强人才梯队建设,通过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建设优化管理流程,建立“大门诊、小病房”一站式服务等。在院外,以医共体建设为载体,开展“医防融合”建设慢病协同,进行慢病管理下沉;开展基层医务人员培训计划项目,多种形式落实慢病培训,促进乡镇卫生院血糖规范化管理。

学海无涯共泛舟,深入交流探奥幽。在“巅峰对话”环节,各位专家深入探讨了早期联合治疗的重要意义,交流了AI在精准化管理方面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并分享了在T1DM管理方面的成功案例与经验,为全面改善糖尿病管理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与指导。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