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马烽来八宝山参加陈永贵告别仪式:现场很冷清,只有华国锋来送别。 19

不急不躁文史 2024-04-11 02:20:51

1986年,马烽来八宝山参加陈永贵告别仪式:现场很冷清,只有华国锋来送别。 1982年的秋天,北京的天空格外的清澈,空气中带着凉爽的气息。这一年,马烽与孙谦因一部电影剧本的修改,住进了北影招待所。 某个午后,马烽的心中忽然涌起了去看望陈永贵的念头。 陈永贵已经不再担任副总理的职务,而是被分配到北京东郊的一个农场担任顾问。 尽管陈永贵的政治生涯似乎已经画上了句号,但在马烽的心中,那位曾经的老领导,老朋友的形象依然深深地烙印在心。 通过多方打听,马烽终于找到了陈永贵的电话号码。 电话那头,陈永贵的声音听起来依旧坚定而温暖,对于马烽和孙谦的来访表示了欢迎。 马烽知道,虽然时代已经变迁,陈永贵的生活可能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但他们之间那份深厚的情谊是时间和变故无法磨灭的。 在那个秋日的傍晚,北京的天色渐渐暗淡下来,马烽和孙谦带着满满的敬意和一些小小的礼物,踏进了陈永贵的家门。 他们的到来,打破了这里的平静,也带来了久违的欢声笑语。 酒桌上,陈永贵摆出了自己准备的一瓶二锅头和几样家常小菜,尽管简单,但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这已经是非常难得的款待了。 看到马烽和孙谦带来的好酒和卤鸭子,陈永贵没有多说什么,他立刻叫老伴将食物拿到厨房里去准备,一切都在不言中。 随着酒精的温暖流淌,三人的谈话逐渐深入。陈永贵谈起自己从副总理职务上调整后的生活和心态,他的话语平淡中带着豁达。他说,虽然不再担任以往的职务,但这让他感到一种轻松和解脱,现在的他更多地享受着生活的平静和自在。 陈永贵的态度和言谈,让马烽和孙谦感受到了一种从政者的超然和哲学。 当话题转向了大寨,陈永贵的眼神里流露出深深的牵挂和不舍。 他说,尽管现在被安排在京郊的农场担任顾问,但他始终无法忘怀大寨和那里的人们。那份对土地的深情,对人民的关怀,让马烽和孙谦深深地被触动。 陈永贵坦言,他始终期望有一天能够回到大寨,继续他的农业改革事业,和那里的干部社员们一起,面对困难,共同进退。 这个晚上,三个人就这样在酒精和回忆中,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1986年春,北京的风还带着些许寒意,却阻挡不住悲伤和哀思的蔓延。 当马烽得知陈永贵病逝的消息时,震惊和遗憾犹如寒流般袭来,让他久久无法平静。 那位他敬仰的老将军,那位在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中,以其独特身份和坚定信念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告别仪式定于八宝山殡仪馆举行,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马烽所在的圈子。 在那个特殊的日子,马烽请了假,怀着沉重的心情,独自前往八宝山,心中充满了对陈永贵的思念与不舍。路上,马烽回想起他们在酒桌上的坦诚相对,那些关于人生、理想、以及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爱。 到达八宝山殡仪馆时,马烽发现有点冷清,当华国锋出现在殡仪馆的门口时,空气似乎都凝固了一般。 他那独特的身影,即便是在如此悲伤的时刻,也能让人一眼认出。 华国锋没有发表任何言论,只是默默地走入告别室,对着陈永贵的遗体深深鞠了三躬。 那一刻,他的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他强忍着没有让它们流下。马烽也缓缓走进告别室。当他站在陈永贵的遗体前时,心中充满了万般情绪。 他想起了陈永贵生前的豪爽和直率,那些年他们一起经历的点点滴滴。 马烽深深鞠躬,心中默念:“老将军,一路走好。”走出告别室的那一刻,马烽的心情异常沉重。他突然想到,应该带一瓶汾酒来,以他们相识时共饮的方式,为陈永贵送上最后的告别。

0 阅读: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