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的《垓下歌》和虞姬的《和项王歌》,一幅悲壮的画面!

南诏古风 2024-12-12 14:46:17

公元前202年,垓下,兵败的阴云笼罩着楚军营帐,夜里楚军营帐四周突然响起汉军的歌声,但是他们唱的居然是楚歌,这就是文学史和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成语“四面楚歌”的由来。

此时西楚霸王已知大势已去,看着眼前的美人虞姬,帐外的乌骓马,悲愤之下吟唱了一首《垓下歌》准备与汉军殊死一搏。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虽身处绝境,但诗中仍透露出无与伦比的豪气,同时也不乏对所爱之人的脉脉温情,同时也表达出了对于兵败的无奈,“时不利兮骓不逝”,不过后世多认同并非“时不利兮”,乃其自己逞匹夫之勇,不善用人所致。伟人也曾在诗中言“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不过不可否认项羽也曾是一代枭雄,天下霸主。

虞姬听完项羽的这首绝命诗后深感悲伤,于是决定最后再为西楚霸王跳一支舞,于是便起而舞剑,边舞边唱道:

《和项王歌》

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这也是虞美人的最后一支舞,曲尽、舞毕,虞姬提剑自刎,项羽骑上乌骓马同汉军做最后一战,最终自刎于乌江边。

从虞姬舞毕自刎,再到项羽乌江自刎,这是一幅多么悲壮的画面。

不过正是因为项羽这最后的不服输的精神,显示出了一个英雄的无畏气概而被后世赞扬、铭记。

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公元1227年,金兵掳走宋微宗、宋钦宗,大宋王朝被迫南迁。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任建康知府,然城中爆发叛乱后赵明诚不思平叛,临阵脱逃。李清照为朝廷、为丈夫感到耻辱。路过乌江时想起西楚霸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体现出无畏、敢死的精神,悲愤之下写下此诗。

唐代大诗人杜牧在路过乌江亭时也曾写下一首《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里杜牧提出了作为兵家必须要有远见卓识、不屈不挠的精神,要有韩信能受胯下之辱的勇气、也要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决心。当时项羽能回江东,说不定就能卷土重来,到时候鹿死谁手犹未可知,不过这只是杜牧提出来的合理假设。

项羽、西楚霸王,正是因为他的存在,给我们中国历史上添加了浓墨色彩的一笔!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