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零式战斗机从1940年投入战阵一直撑到战争结束,其中原因很简单,就是日本没有合适的战机来取代它。零战只能硬撑到底,哪怕最后是作为自杀式攻击机一去不返。
1944年6月的马里亚纳“猎火鸡”之战成了战场天平失衡最为典型的证明。
事实是,即便在1945年,零战也并没有完全丧失效能,美国飞行员如果遭遇驾驶零战的日军幸存老手飞行员,仍然会处于险境。
如果比拼机动性,那么零战很难遇到对手,美国格鲁曼公司开发的F8F“熊猫”,其设计目的就是对抗零战,但是格鲁曼公司干的慢了些,此举至少说明零战并未被美军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