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饱受歧视的无锡网船上人

老梁历史 2024-08-13 09:44:32

无锡土著一般都听说过网船上人,大人们常常喜欢和小孩子开玩笑,说他们不是现在的爸爸妈妈亲生的,而是从网船上抱来的。很多小孩听了半信半疑,心里会很难过,无法接受自己的亲生父母是网船上人,赶紧要回去询问自己父母,洗脱“谣言”。

在以前的无锡人眼里,网船上人大概和叫花子差不多,网船上人成为“贬义词”,说到底就是穷。网船上人就是指渔民,而且专指内河帮渔民,解放前的无锡渔民分太湖丝网帮渔民和内河帮渔民,太湖丝网帮渔民都是本地人,船体很大,开行时顺风扯起好几个蓬帆,水声风声相呼应,拖着船下的宽幅丝线大网捕鱼,捕到的白鱼、鳊鱼、草鱼、虾等一般卖给湖州,无锡、苏州,常州、宜兴等地鱼行,少量腌制后卖给岸上居民。

太湖帆船

太湖丝网帮渔民的生活条件远在内河帮渔民、也就是网船上人之上,无锡内河帮渔民以外地人为主,很多渔民撑着小船全家来到无锡谋生,他们在岸上没有房屋,只是在河边搭建一些简易的草房子,男人主要是捕鱼、卖苦力,女人在餐馆、菜场等地卖鱼买菜、编竹篮等。

解放前的网船上人

网船上人主要靠撒网和扳网捕鱼,撒网主要是把小船开到河当中,选定位置,然后站立船头,两手提举撒网,扳网一般选河面宽阔及有支流交叉处,用竹竿支撑住网的四角,落放到河中,每隔10到20分钟。就把网绳牵起一次,查看是否捕到了鱼,另外还有探网,用竹子缚一个小网兜,伸入河中撩探,经常可以铺到一些小鱼,到了晚上睡觉时,网船上人会把小网兜放入水中,如果到夏季螃蟹的繁殖季节,再用绳子挂两盏荧光灯,放在河边,螃蟹见光会自动爬上绳子。

网船上人生活都非常贫困,小孩大多衣履不全,到冬天还赤脚,也不去学校念书,网船上的女子被岸上人叫作“网船婆”,岸上居民是绝对不可能和网船上人通婚的,网船上人子女要结婚,也只好找网船上子女,结婚时,父母一般要为之添购一条新渔船作为新婚夫妇的“婚房”,名叫成舟立家。结婚仪式很简单,男女双方两船停靠在一起,女方用一只大浴盆,把新娘抬到男方船头。男方船头摆上一对红烛,铺上一幅红布,男女双方在船头行礼,信天主教的新朗新娘,口诵一节圣经,以示庄严和隆重。

在解放前,网船上人子女结婚口诵圣经是非常正常的,无锡网船上人信天主教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八十,主要原因还是他们遭受到了岸上居民的歧视,网船上人如果和岸上居民发生纠纷,作为外来移民,胜算不大,但找到天主教堂,教会人员却常常出面替他们调解,网船上人内部有矛盾,如果老辈人调解不了,就有神父决断,久而久之,生活贫困,被人歧视的网船上人就把精神寄托到了宗教信仰上,每年的圣诞节,网船上人集中在北塘区三里桥天主桥堂内唱诗诵经,聚聚一堂。

三里桥天主教堂

1949年无锡解放以后,虽然外国教会撤离了中国,但网船上人迎来了人民政府,过去,网船上人是没有户口,不准入籍的,但解放后的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给网船上人登记了户口,成为真正的无锡人,政府还安排一些网船上人力所能及的工作岗位,如组成水上运输队等,网船上人子女也和岸上居民一样上学,参加招工等,和无锡市民慢慢开始融合。

无锡也有一些本地渔民,因为是土著,不完全靠捕鱼为生,一般是不会被叫做网船上人的,以前湖滨路无锡机床厂旁有一个地方叫老鸦浜,现在已经拆除建成了“金域蓝湾”小区,这个地方之所以叫老鸦浜,是因为以前是一个通梁溪河的小村子,全村有50多户,张姓居多,这里的人捕鱼不用网,而是养一种被叫做“老鸦”的大型水鸟,这种水鸟的正式名称叫鹈鹕(tihu),这种水鸟体大如鹅,嘴角尖锐,略带钩型,颈项教长,极善捕鱼,老鸦浜渔民的船是一种身狭,头尾两头尖,长约一丈六尺的小船,出船时,两旁船沿歇立二三十只“老鸦”,这些“老鸦”的颈项下部用线束住,也不喂饱,到了水面,“老鸦”们奋力捕鱼,却吞不下去,全部为渔民所获。

图为鹈鹕

网船上人、老鸦浜都已成了历史,现在还在太湖上捕鱼的船只早已不是帆船了,船上的人应该也不是以前完全靠捕鱼为生的渔民了。

1 阅读:122
评论列表
  • 2024-08-14 08:58

    都上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