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0月27日,王光复跟着队长瑞德少校出任务。途径荆门机场时,突然发现日军战斗机正在掩护轰炸机落地,丝毫没有发现王光复他们的靠近。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他们马上展开攻击。 在1935年的春风中,王光复站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前,心中满是对飞行的憧憬。 当国民政府宣布加强空军力量,到他的学校招收飞行学员时,这位年轻的热血青年毫不犹豫地提交了报名表。他的心中只有一个简单的信念:为了祖国的天空,为了抗击侵略者。 次年3月,王光复带着对未来的梦想和对飞行的渴望,踏进了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正式开始了他的军事飞行训练。在那里,他不仅学习基本的飞行操作和理论知识,还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日以继夜地钻研飞行的每一个细节。 七七事变爆发后,抗日战争正式拉开帷幕。 尽管王光复和他的同学们尚未完成全部飞行课程,不能驾机升空参战,但他们的心已经在战场上。他们穿梭在南京附近的乡间,追逐着日军的飞机,用望远镜观察敌机的行动,心中充满了参与真正战斗的渴望。 1937年8月,王光复被派往昆明航校接受更高级别的战斗机驾驶训练。 在那里,他接受了来自中国和美国的教官的指导,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飞虎将军”陈纳德。陈纳德不仅教授他们如何驾驭战斗机在天空中舞动,还传授了空中作战的策略和技巧。 昆明的天空,对王光复来说,是他青春的舞台,每一次飞行都是对自我的超越。 在昆明航校的日子里,王光复日渐显露出其驾驶技术的高超和对飞行精神的执着追求。 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踏上了前往新疆伊宁空军基地的征途。这个位于中国与苏联交界地带的空军基地,不仅是战略要地,也是他军事生涯的新起点。 在伊宁基地,王光复很快被任命为飞行七分队的副队长。他不仅因其出色的飞行技术被战友们所敬仰,更因其井然有序的做事风格和谦逊的性格而受到尊重。 在1943年的炎热夏季,一批中国飞行员被派往远在南亚的印度卡拉奇,这座城市后来成为巴基斯坦的一部分。他们的任务是接受新机型的改装训练,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准备。 那时的卡拉奇充斥着战争的紧张气氛,但对于这些年轻的飞行员来说,每一天的训练都是向着胜利迈出的一步。 训练结束后的同年底,他们乘坐飞机经历了著名的“驼峰”航线——一条穿越喜马拉雅山的危险航线,返回中国。 归国后,他们被正式编入新成立的中美混合团,这是一个由中国和美国飞行员组成的联合编队,旨在加强中美两国在空中作战方面的合作。 中美混合团的成立,标志着对日作战策略的重大转变。过去的防守被主动的攻击策略所取代,这一策略变化令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感到振奋。 他们不再局限于机场的枯燥守卫,而是要深入敌后,主动寻找并追击日军飞机。 对于王光复这样的飞行员来说,这一变化尤其令人兴奋。 长久以来,他渴望能够直接参与战斗,对抗侵略者。现在,他终于有机会“上战场,杀日寇,打鬼子,揍敌机”,这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极大考验,也是实现个人英雄梦想的机会。 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王光复参与了75次飞行任务,成为空中战场上的常客。 在1944年10月27日的黎明,天空还笼罩着战争的阴霾。 王光复和其他15名飞行员,随队长瑞德少校驾驶着P-40战斗机,升空执行一项冒险的任务:摧毁位于汉口至蒲圻的平汉路上的一列包含15节车厢的火车,以切断日军的后勤线。 当他们飞行中,厚重的云雾像是天空的警告,使任务变得充满不确定性。当飞机群抵达目标上空时,能见度低得惊人,几乎无法辨认地面上的任何目标。 重重的雾气中,任务指挥官瑞德少校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全队返航。 归途中,他们路过荆门机场。 正当王光复等人准备过境,一个意外的机会呈现在他们眼前。机场的跑道上,日军战斗机正在低空飞行,显然是在掩护着几架轰炸机着陆,完全没有察觉到王光复他们的存在。 这一刻,整个空中突然陷入了一种奇异的静默,所有的飞行员都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奇袭机会。 队长瑞德少校迅速做出指令,全队展开攻击。 在这一刻,王光复的飞行技术和战斗直觉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一马当先,迅速对准了两架尚未完全降落的日军轰炸机,准确的射击让敌机瞬间爆炸燃烧。 接着,他的目标转向一架试图逃离的日军战斗机。 这架敌机极尽所能地进行机动躲避,进行了几个翻滚和急转弯。但在空中对决的几个回合后,王光复的极限操作和精准射击最终击落了这架顽强的敌机。 这次行动,虽未完成原定的摧毁火车任务,但意外的奇袭使日军的荆门机场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不仅摧毁了敌方的多架飞机,也震撼了日军的空中力量,这一战役后被王光复称为“顺手牵羊”。在战斗结束后,王光复和他的战友们安全返回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