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生生医学对正气的论述
【#怎么提高人体正气# 】
1,什么是正气?
华夏生生医学(中医)的“正气”,古代人称为“真气”,古医籍《素问·宝命全形论》记载:“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等,这些描述指出人是靠天地之气而生养的,并指出构成人体的精气有先后天之分。
父母的生殖之精为先天精气之源,藏于肾;脾胃运化而成的水谷精微则为后天精气之源。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共同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源动力,在他们的支持下人体才能生长发育。
因此,正气发源于肾,通过三焦到达全身,人体各脏腑组织得到元气的激发,才能发挥各自不同的功能。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的功能直接影响水谷精气的化生,水谷精微化生不足则正气虚损。
自然之气在肺的作用下进入人体,在肺气的推动下随着血脉通达全身,而大自然之清气亦是正气的组成成分。
综上所述,人体正气包含着物质和“非物质”。正气是人体与病邪抗争的物质基础,它包括营、卫、气、血、精、神、津、液以及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等。正气分布于脉管内外,流动于全身上下,具有防御病邪、自我修复和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
“正气”理论是华夏生生医学独有的理论,“正气”在疾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华夏生生医学应用“正气”理论的“扶正祛邪”治则可以很好地指导临证。
但中医主流们把正气理论与现代医学的免疫学等同,简直是荒谬绝伦!正气和免疫本质是不同体系下的产物,怎么能够等同!还有现在某些中医主流,伪中医、假中医本根就不说中医的正气,上媒体讲座,发表文章,给病人科普中医动不动张嘴闭嘴就是西医的免疫力、抵抗力,就是对自已文化语音的藐视和否定!
【#中医式生活#】
2,在华夏生生医学理论中认为,疾病的产生有2个因素;一为病邪,二为正虚。
当人体正气下降时,各种外邪入侵人体,则发病。因此在治疗上不外乎为扶正与祛邪。《素问遗篇·刺法论》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中有言:“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由此可见,正气的亏虚是邪气能伤人的本质。正气虚弱,肌肤腠理疏松,卫气不能防御,营气亏少,邪气凑之,留而不去,稽留日久,息而成积。
【#国医的精诚力量#】
3,古医籍对于“正气”的论述
“正气”最早见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中共有8篇提到了“正气”,分别为《素问》中的《离合真邪论》《举痛论》《四时刺逆从论》《刺法论》和《灵枢》中的《小针解》《病传》《刺节真邪》《九针论》。
“正气”在《伤寒论》中出现3次,2次见于《伤寒例》,1次见于小柴胡汤证条文(统编第95条)“血弱气尽,则腠理开,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
“正气”在《金匮要略》中只出现过1处,即《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
《神农本草经》多处提到“气”,但未曾提到正气。
以上古医籍中所提到的“正气”共12处,《灵枢·刺节真邪》与《伤寒论·伤寒例》共有3处提及“正气”,皆指四时正常的气候,其余9处“正气”均是笼统的概念,统指一切对人体生命的维持起重要作用的精微物质。
这些古医籍提到“正气”二字之处有限,也未对“正气”做一具体定义,但对于顾护人体正气的临证思想却是贯穿始终。
4,生活中怎么固护正气?
推荐晨起练八部金刚功,夜晚练长寿功!金刚功展筋正骨达邪外出,长寿功固本培元滋养性命!
金刚、长寿功文本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