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去世3小时后,遗体被医生解剖研究!发现肝、肺、大脑都形成了恶性肿瘤,而当年抛散骨灰的地方也被公开,是这4个地方...... 1976年1月8日,这一天,北京医院的北门缓缓开启,一辆简朴的车队缓缓驶入,送来的,是周恩来总理的遗体。 车队停在医院的太平间前,医护人员和周围的秘书、警卫默默分工,有的负责解剖,以满足周总理生前的遗愿——他希望通过对自己遗体的研究,能为医学事业作出最后的贡献。 当医护人员缓缓揭开遮盖在周总理脸上的白布时,一时间,太平间内充斥着压抑和悲痛的空气,那些熟悉他的人,都为之一震。 在北京医院的解剖室内,灰暗的灯光映照着一群沉默的身影。副院长韩宗琦站在一旁,他的手轻轻放在桌边,声音低沉而哽咽。 周围的医护人员和几名特别允许进入的政府官员紧张地站着,空气几乎凝固。 解剖报告逐页翻过,每一页都详细记录了周总理体内癌细胞的侵袭情况。 "肝脏,有多处明显的肿瘤结节……" 韩宗琦的声音断断续续,尽力保持其专业的平静,但语气中透露出难以掩饰的情感。"肺部,同样有广泛的癌变……" 报告的每一个词,都像重锤一般击打在在场每个人的心上。 当韩宗琦报告到周总理腹腔内几乎每个主要器官都显示出癌症转移的证据时,压抑的氛围达到了顶点。一个年轻的医护人员,一直以来都尽力维持着专业的姿态,此刻却忍不住低下了头,肩膀轻轻抖动,低声啜泣。 在完成遗体解剖的严肃仪式之后,流程进入了另一阶段:身后的整容、打扮及着装。 朱殿华师傅是北京的资深理发师,终于得到了为周总理理发的机会,但这一次,他站在的是太平间,而不是舒适的理发店。 周恩来生前总是婉拒他的服务,坚持简朴,即便是在病床上也是如此。 如今,朱师傅握着刮胡刀,眼前是那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岁月和病痛已在总理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韩宗琦副院长站在一旁,反复叮嘱,每一句话都透露着深深的忧虑与敬重:"多涂肥皂,手法要轻,千万不要伤害到总理的皮肤。" 与此同时,卫士长张树迎和其他卫士在西花厅忙碌地整理周总理生前的衣物。 邓颖超的指示清晰而坚定:“不要做新衣服,用总理平时最喜欢的、最好的衣物。” 他们从总理的衣柜中选出了几件衣物,每一件都显得旧了些,但没有补丁,见证了总理生前的朴素与节俭。选好衣物后,邓颖超含泪点头确认。她的声音哽咽而坚决:“这正是恩来的风格。平时就难为他添置新衣,逝世后我们更应尊重他的意愿。” 在周恩来逝世的那一天,邓颖超向党中央提交了周恩来生前最后的愿望:他希望他的骨灰不被保存,而是撒入自然中。 三天后,邓颖超将她的两位同事张树迎和高振普召到她的办公室。 她向他们传达了一个消息:“中央已经同意恩来的请求不保留骨灰。我今天把你们叫来,是要讨论应该在哪里撒放他的骨灰。” 周恩来的去世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悲伤,对长期与他并肩工作的张树迎和高振普来说,这一损失尤为痛心。邓颖超继续说道:“你们两人与恩来共事多年,他的最终愿望现已获得批准。现在,执行撒骨灰这一任务就交给你们了。这也将是你们为恩来同志服务的最后一次……” 1月15日,人民大会堂西大厅内,一场庄重的追悼会刚刚落下帷幕,空气中充斥着难以言喻的悲伤与尊重。周恩来总理的骨灰安放在大厅中央,上覆盖着鲜红的共产党党旗,象征着他毕生为党和人民的无私奉献。 仪式中,邓颖超的手轻轻触摸着骨灰盒,她的动作带着无尽的爱与怀念。 邓颖超的声音哽咽而低沉,“恩来同志,你的愿望即将实现,你安息吧。” 而在人民大会堂外,北京的街道上,从西长安街到西单一直延伸至八宝山的道路上,依然聚满了前来送别的市民。虽然天气寒冷,但这并未阻挡人们的脚步。 他们中的许多人通过报纸和广播得知周总理骨灰将要撒掉的消息,仍希望能够最后一次远远地见到这位他们心目中的好总理。 街道两旁,人们肃立,眼神中既有敬仰也有不舍,他们的目光伴随着载着骨灰的灵车缓缓前行,直至消失在视线的尽头。 在1976年1月16日的傍晚,随着夕阳西下,北京机场上演了一幕令人动容的场景。 当执行撒骨灰任务的同志们一一登上飞机,准备执行这一充满深意的任务时,邓颖超的目光紧紧跟随着他们的每一个动作。 晚上8点15分,随着飞机稳稳地从跑道上升空,邓颖超目送着飞机逐渐消失在夜幕中。 飞机沿着预定的路线,首先在北京上空环绕一周,象征着周恩来对首都和全国人民的深厚情感。接着,飞机飞往北京的密云水库上空,那里的山水间,周恩来曾多次访问,留下了许多关怀水利工程和百姓生活的足迹。 飞机继续向东飞行,到达天津的海河上空,这是周恩来工作过和留下许多历史记忆的地方,撒下骨灰象征着他与这座城市的深情厚谊。 最后,飞机飞到山东滨州的黄河入海口上空,这一地点象征着周恩来对中国河流的保护和管理的重视,也象征着他的思想和精神像黄河一样流传千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共和国永远的总理
周总理,最完美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