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觉得2023年的经济将会迎来全方面复苏,有这种错觉,主要是中国疫情防控接近三年时间,是在2022年末的时候才开始大面积地放开,在老百姓心中是这样想的,放开了一切东西都会向往好的发展。
工厂订单增多,外贸订单增多,工作自然稳定,薪资也会噌噌地往上走,这种想法似乎真的太天真了,2023年由于是春节,而且很多人三年没有回家了,才导致旅游业大爆发,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人头汹涌的局面,并不代表经济就能迅速的回落,毕竟中国经济只是一个个体,全球经济才是一个整体,看看外面的世界都“乱”成怎么样了?不可能中国市场就不受任何的影响吧!
认真看看全球的格局,特别是以“美元霸主”的美国更是,引领着世界的格局。
两年前美国一直在放水,一年前一直在加息,就形成了这样的一句话“放水一时爽,加息火葬场”,2008年熟悉的味道似乎又回来了。
美国硅谷银行,听这个名字感觉来头就不小了,这家银行去年总资产规模2,090亿美元存款金额1,754亿美元,换成人民币都是万亿级别存在的银行,全美有几千家银行在排名榜中能达到17名,整体的规模数量“前排”。
硅谷银行生意都不得了,这几年主要是做高净值客户生意,有一大把的贷款都是给了PE和VC,这些投资机构,还有各种互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科技企业,和初创业公司。银行涉及的体系太大了,包括脸书、推特等3万多家初创公司,700多家投资机构提供了支持。
硅谷银行的模式非常的独特,投资联动
把钱带给初创业公司,等这些公司融到更多资金,或者是被收购,再把钱还款上银行;
同时硅谷银行也没有个人存储业务,负债端都是来自于风险机构和高科技公司的存款,这家银行的模式颠覆了传统银行认知。
硅谷银行看上去更像是创投,结果又是妥妥的标准银行生意。
万亿级别的银行,新型的模式,根据美国的科技发展速度来看整体的潜力,还会持续的深化,也同样会因为某些科技公司上市或者是某项产品引来爆发,是指会快速的提升。
万万没想到,这么关心的行业成立了10年久负盛名的硅谷银行,在过去不到48小时,就轰然的倒下了,3月9日硅谷银行母公司公告手里210亿美元证券亏本卖掉,亏了18亿元,同时还被迫卖掉普通股份和优先股份,筹资22.5亿,不惜一切代价的把这些股份卖掉,当然会被市场理解为巨大的“危机”正在快速的起来,而这家银行应该就是提前收到风,所以把这些股份处理掉。
硅谷银行一夜之间跌了60%,同时也拖累了美国银行,富国银行、摩根大通、花旗银行,集体蒸发,接近500亿市值。正是这样大背景下,远处的欧洲也被惊掉了下巴,德意志银行下跌8%,法国兴业银行和汇丰银行的下跌5%,然后全世界似乎都出现了挤兑潮的局面出现。
加州监管文件显示就3月9号一天,储户们试图从账户取出的金额就已经达到了420亿美元,占银行存储总金额的1/4,中国大规模的区间导致银行系统似乎都出现崩溃了,根据相关报道显示,由公司白天尝试资金转出,结果晚上还在显示处理中,部分最迟的要达到周一才可以到账。
有400家公司表示风险暴露,超过100家公司说没办法开工资,就是在这样的连锁反应影响下,硅谷银滩近又下跌了68%,结果在3月11日光束宣布破产,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
世界风云莫测,在短短的几天时间,从最高荣誉瞬间就摔下“地里泥土”,3月7日硅谷银行官方宣布“很荣幸连续5年登上福布斯年度美国最佳银行榜单”,结果3月11日就破产了,如果这件事情不是亲身经历,基本上是没人相信一家市值过万亿的银行,在短短的4天时间,从高峰荣登榜首,直接掉落谷底。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后,还是有那么一点保障的,美国那边的存款保额达到250,000亿美元,刚刚也提到了一个关键点,这家银行是没有个人存储业务的,全是高科技公司的存款。
根据相关的报道显示有九成存款,都是没有保险的,接下来怎么处理?这是让不少人拭目以待的,如果处理不好,多少家科技公司将会受到无法估算影响,会牵连一系列的“爆雷”。
硅谷银行为什么突然就会“破产”了,简单几个字总结,加息一时爽,加息火葬场。
不要觉得这些是个别银行引发出来的事情,而是在2022年受到疫情的影响,每年就放水速度持续上升,3月至8月5个月时间就投放了2.8万亿美元,钱放出来总得有地方去航空,有的餐饮娱乐没沾到任何的光,特别像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自动驾驶这类的科创公司获得了大量的融资。
不少科创公司的市值突飞猛进,“钢铁侠”埃隆马斯克身价全球第一,也就是这个时候快速的发展。
虽然说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但是很多领域的挣钱速度似乎更快了,全球多个国家的房地产价格迅速的拉升,全球多个公司的股票迅速拉升,满大街捡钱的时代又回来了。
这些科技公司拿到钱,当然就是要把钱存到圈子里大名鼎鼎的硅谷银行。
2019年规模银行负债端存款618亿美元,2021年末负债端累计的存款达到了1,892亿美元,翻了三倍这么多钱拽在手中,按硅谷银行的模式,基本上有求必应,把钱投给了风投机构和高科技公司。
没办法钱还是太多了,2021年美国VC投资规模达到了3,450亿美元,比2020年翻了一倍有余,换句话来说,银行的钱多到根本都贷款不出去,只能选择买国债或者是抵押债券,买这些东西根本没有问题啊,因为美国国债几乎是世界上流动性和安全性最好的资产,另外MBS叫住房抵押带卷,但跟2008年的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而且由美国政府接管两大住房贷款机构mbs由国家信用担保,安全指数非常的高。
年化收益不到2%,但负债端的成本更低,这笔钱稳妥的放在那里就可以赚钱了,一方面可以赚钱,另外一方面资金有一个安全没有任何的毛病,但不要忽略存在的另外一个隐患,就是绝大部分的债券期限基本上都是在5年以上,如果低利息的环境一直维持下去,债券价格不可能出现暴跌,就不会存在任何的问题。
但问题终究也是发生了,美国的通胀持续攀升经达到了20%以上,从2022年3月份到2023年,一年时间累计加息450个基点,持续加点压力也会持续的增加,如果周转不过来就会面临着“爆雷”。
积极的加利息使得初创业的公司就融资不了钱,但融资速度跟不上花钱的速度只能争先恐后的去把银行原本的存款取出来,硅谷银行的存款也快速的流失,银行出现大规模的挤兑,只能利用高息来揽住存款,但,长期持有的债券全部都处于亏本的状态,进一步的压缩空间迟早将会把自己“玩死”。
逻辑很清晰,正是因为疫情的影响,大规模的放水导致存款持续的上升,钱多了大量的增值收益出现降低,而且也买着了最稳健的长期收益美债。
如果收益长期在低水平,这些问题都不会出现,没办法放水太严重了,必须要把通胀压下去就疯狂的加息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科技公司是显示的比较薄弱的,而且都是以市值估算为“领头”,看看2022年全球科技公司市值是不是都出现了大规模的下降。
磨刀霍霍向“猪羊”,不要觉得2023年经济会有太大的“复苏”,2023年中国不少人开年都是抱有希望的,结果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迷茫”,看看中国各大码头的空集装箱堆积量就知道了。
2023年就业难已经成为了现实,广州外卖员都要走后门才能进得了,而且越来越多大学生在六七月份就毕业,到时候整个市场会持续的出现“内卷”。
也许并不是我们不够努力,而是在时代的内卷下,我们只能在“苦苦哀求”很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