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心理定律,醍醐灌顶,让你更了解人性

我是冬曼 2024-08-26 16:26:44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

有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明明很努力地在做一件事,却总是得不到应有的结果;

或者,你明明觉得自己在某个场合表现得很好,却还是没能赢得别人的认可。

这样的困惑是不是让你感到无奈?

其实,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着一些心理定律,而这些定律如果你能早一点了解,或许就能让你在与人相处、做出决策时更加游刃有余。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六个让我醍醐灌顶的心理定律。

它们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也能让我们在与人打交道时更为通透。

墨菲定律:最怕什么,来什么

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非常期待去游乐园玩,前一晚兴奋得几乎睡不着觉,脑海里全是各种游乐项目的画面。

结果第二天一早,一出门天就开始下雨,计划全泡汤了。

我当时特别失落,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倒霉。

后来,我才知道这其实就是“墨菲定律”在作祟。

墨菲定律简单来说就是:你越担心什么,什么就越容易发生。

这并不是因为倒霉,而是因为当我们过度关注某件事时,我们的注意力会无形中放大那些可能出错的细节。

就像我当时过分期待游乐园的行程,反而更容易注意到天公不作美。

这一点在工作中也很常见。

比如当我们特别害怕在演讲时出错时,反而更容易忘词或者说错话。

这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准备,而是过度的焦虑让我们无法正常发挥。

所以,当你发现自己在担心某件事时,不妨试着放轻松,告诉自己:“担心是没用的,做就好了。”

这样一来,你的心态会更加从容,事情也往往会顺利很多。

禁果效应:越是禁止,越是想要

禁果效应,是指当某件事物被禁止时,我们反而会更加渴望得到它。

这个效应在生活中非常普遍,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无法免疫。

想想看,小时候父母越是不让吃的零食,我们是不是越想偷着尝一口?

越是不让玩的游戏,反而越觉得它有趣?

长大后,这种心理依然存在。

比如在购物时,当我们看到“限量版”或者“最后一件”的标签时,心里会不会突然冒出一种“必须得买”的冲动?

其实,这就是禁果效应在起作用。

我记得有一次,在商场里看到一双鞋,原本没觉得特别喜欢,可导购员告诉我这双鞋是“限量款”,而且只剩最后一双了。

听到这话,我心里突然生出一种“再不买就没有了”的紧迫感,结果不假思索地买了下来。

事后回想,其实这双鞋并没有那么吸引我,但因为禁果效应,让我下意识觉得它特别珍贵。

禁果效应告诉我们,越是被禁止或者稀缺的东西,越容易引发我们的渴望。

了解了这一点后,我们可以更理性地看待那些“限量版”“禁止”的事物,避免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不必要的决定。

沉没成本效应:放下比坚持更难

沉没成本效应,是指我们在做决策时,往往会因为已经投入的时间、金钱或精力,而不愿意放弃,即使继续下去已无意义。

这种效应之所以会影响我们,是因为人性中有一种“不甘心”的心理,我们不愿意承认之前的努力白费了。

有一次,我报名参加了一个培训课程,花了不少钱。

上了几次课后,发现内容并不如我所期望的那样有用,感觉浪费了时间。

可是,想想自己已经投入了那么多钱和时间,我还是咬牙坚持了下去。

结果,课程结束后我发现自己并没有学到多少有用的东西,还浪费了更多时间。

这就是典型的沉没成本效应在作怪。

我们往往会因为已经投入了太多,而不愿意放弃,结果却是浪费了更多资源。

如果当时我能早一点认清这一点,及时止损,或许可以把时间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了解沉没成本效应后,我学会了在做决策时更加理性。

当发现事情并没有预期中的好时,及时放手或许比坚持更明智。

毕竟,有时候放下并不意味着失败,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蔡加尼克效应:未完成的事情总让人念念不忘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件事情还没做完,就一直在脑子里盘旋,怎么也放不下,非得把它完成了才能安心?

这其实是“蔡加尼克效应”在起作用。

蔡加尼克效应指出,未完成的任务会比已完成的任务更容易让人记住,甚至会在我们的脑海中反复出现,直到我们将其解决为止。

有一次,我在写一篇重要的报告。

由于时间紧张,写到一半时不得不暂停去开会。

可在会议上,我的脑子里一直想着报告里的那些未完成的部分,根本无法专心听讲,心里急得不行。

等到会议结束,我立马回到办公室继续写报告,直到完成后,心里才松了一口气。

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未完成的事情总是让我们寝食难安。

而蔡加尼克效应告诉我们,解决这种焦虑感的最好办法,就是尽快完成任务,或者把任务分解成小部分,逐一解决。

这样,不仅能减轻我们的心理压力,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皮格马利翁效应:相信什么,成为什么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为“自我实现预言”,指的是我们对自己的期望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如果我们相信自己能够成功,那么我们往往会更加努力,最终真的取得成功;

反之,如果我们觉得自己不行,那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我一直记得自己在初入职场时的那种忐忑不安。

因为觉得自己缺乏经验,总觉得无论做什么都比不上别人,结果越是担心,越是出错,慢慢地陷入了自我怀疑的恶性循环。

直到有一天,我的一位前辈对我说:“你得先相信自己行,别老想着失败。”

从那以后,我开始改变自己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做好,结果事情真的变得顺利了许多。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心态决定结果。

如果你能对自己有更积极的预期,并为之付出努力,那么成功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

相信自己,相信你能做到,往往是成功的第一步。

旁观者效应:人多反而没人帮忙

旁观者效应指的是,当一个人处于紧急情况下,如果周围有很多旁观者在场,那么每个旁观者反而更不愿意伸出援手。

这是因为大家都会认为别人会去帮忙,自己不需要出手,结果反而可能没人采取行动。

记得有一次,我在地铁站看到一个人摔倒在地,当时站台上有很多人,我也以为别人会去帮忙,结果发现周围的人都在看,却没有一个人上前。

我犹豫了几秒钟,最终还是走上前去扶起那个人。

当时,我很疑惑,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无动于衷,后来才明白,这就是旁观者效应在起作用。

旁观者效应提醒我们,在看到需要帮助的场合时,不要指望别人会去行动,而是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如果你不做,那可能就没人去做了。

理解这些心理定律,让你更了解人性

人性是复杂的,而这些心理定律则为我们揭示了其中的一些规律。

了解了这些定律,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也能让我们在与人相处时更加游刃有余。

愿我们都能在生活中,学会运用这些心理定律,让自己在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各种挑战时,能够更加从容不迫。

毕竟,理解人性,掌握这些心理规律,能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也能让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更加得心应手。

3 阅读: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