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决心要认真读一些经典作品,其中之一就是《追忆似水年华》。之前我总对这套被翻译家周克希称为“人生太短,普鲁斯特太长”的巨著产生畏难情绪,但实际上读进去之后发现只要跟住普鲁斯特的思绪,就不至于迷失在他织就的时间画卷中。
读完第一卷《去斯万家那边》,我发现这是一次重新认识字词的过程:钟声、视线、山风、山楂树…普鲁斯特会给触发他感官和思考的事物重新在时间和记忆长河中找到锚点。
这也是一场对爱情的残酷“验尸”,普鲁斯特用几乎是本人的视角详尽地描写出斯万从心动到心碎的过程,呈现出教科书般“触景生情”的场景,告诉读者为何从前能给幸福火焰加把柴的小乐曲,后来也是吹响恋情终结的号角。
普鲁斯特对世界的爱体现在他对微小事物和情绪的观察上,能借由他的双眼看到20世纪初的法国乡间的草木,体会到巴黎宴会中的眉眼交错,也是我的幸运。
周克希的译本非常流畅,普鲁斯特那些缠绕的长句读下来会让人感知到他敏感的美,也不至于太过繁复。
一些摘录:
🌟音乐给予他的愉悦,很快就会在他身上生成一种真正的需要,而在这种时刻,这种愉悦其实很像他品味香水或进入一个奇异的世界时所感到的愉悦,这个奇异的世界并非为我们所造,我们因眼睛无法看见而觉得它是无形的,因智力无法企及而觉得它全无意义,要抵达这个世界,我们唯有一种感官可以凭借。
🌟这段时光几乎可以说是迷人的,一如他在月色的清辉中穿过夜晚的巴黎。回家途中,他注意到月亮正在改变与他的位置关系,几乎靠近地平线了,不由得感到自己的爱情也会遵循某些恒定的自然规律,心想不知他现时所处的这个阶段是否会持续很久,不知那张亲爱的脸庞是否会很快就从他的心灵之窗消失,只留下一个越来越低的远影,几乎不再散发它那迷人的魅力。
🌟即便他没在想这个小乐句时,它也潜伏在他的意识之中,正像某些找不到同义词的概念,诸如光线、声音、立体感、肉体的快感之类已经成为使我们的内心世界变得富有的概念一样。有一天我们回到那个虚无世界去的时候,也许我们会失去它们,也许它们会消逝。但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没法不尽我们所能把它们认定为某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好比有人在房间里点上灯,使摆在里面的东西都变了样,直至连对黑暗的回忆都不复存在时,我们是无法再怀疑灯光的存在的。
《追忆似水年华》简直是文字的盛宴,普鲁斯特对爱情的剖析太戳心了
《追忆似水年华》太难读了,普鲁斯特到底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