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奇爱情到跋扈老太婆,陈璧君的瞎折腾让汪精卫一生不得安宁

知行史看话 2024-09-24 14:56:39

前言:要说中国近现代史最大的汉奸卖国贼是谁?汪精卫绝对是实至名归。不过,本文并没有打算把汪逆的生平一一叙述,单就说说他的老太婆陈璧君是如何在他生前死后折腾他的。

客死他乡

1944年,汪精卫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日本向来的习俗是“火葬”,但老太婆陈璧君绝不同意火葬,一定要把汪精卫的尸体运回来。为此还大闹了一番,折腾出许多故事来。

汪的身材高大,日本一时间没有适合的有棺材可买,好在日本的洋松板也多,玻璃盖子也容易预备,其他一切防腐的科学设备,在日本医生办起来,也更非难事。陈璧君于是煞有介事般的把他的所谓“新国民礼服”穿上,还在他的颈上,套了个日皇赠送的菊花章饰,就这样把这一代巨奸,用他的心爱飞机“海藕号”直送南京。海阔天空,魂消魄散,做汉奸只落得魂飞海上,也可说是命该如此了。

对于他的死后事,暂且表过,我们先看看汪、陈是如何走在一块的。

美男子汪精卫

感人爱情

他们两人之所以在一起,的的确确是因为爱国。这点可能让很多人觉得不能相信。不过,我们就事论事。汪精卫前半生,确实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人士。而观其一生,除了卖国做汉奸这件事,他竟是一个活脱脱的好人榜样。

汪精卫在民国,最初有两个标签:一是帅,二是品格高尚。

1904年,汪精卫考取官费留学,东渡日本进入东京法政专门学校,第二年,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他成为同盟会总部的评议员之一,并一度任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主要撰稿人。

1905年,他担任《民报》编辑时开始使用“精卫”是笔名。“精卫”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传说人物。精卫精神就是“矢志不渝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去奋力拼搏”,汪兆銘选了个好名字,但目标却偏离了正道。

陈璧君是马来西亚槟榔屿乔治市南洋巨富陈耕基的女儿。1906年孙中山在马来西亚槟城建立了同盟会分会。陈璧君成为同盟会中最年轻的会员。

陈璧君加入同盟会,完全是因为汪精卫。她第一次见汪精卫,就被这位能讲又能写的帅哥吸引了。书载“槟榔屿有广东新会商人陈氏女名璧君者,好学,留心祖国事,平日读汪所为文,心仪之;及闻其演说,益感动,遂入同盟会。”

如果我有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走?

这时的陈璧君,是有钱又年轻的陈璧君,但她并不能打动汪精卫。这倒不是因为她长得挺丑。

她不知道汪精卫那时的爱国,是彻彻底底的,从里到外的,不顾一切的。而且汪精卫除了帅,还有一个标签是:品格高尚。

汪精卫曾与吴稚晖、李石组织“进德会”,有八不之规约,曰:不吃烟、不饮酒、不食肉、不狭邪、不赌博、不置妾、不作官吏、不为议员。只有真正的高尚之人,才能完全做到这“八不”。汪精卫做到了。无论社会风气如何变坏,他们三个人一直坚持没有改变。

当时在同盟会,汪精卫是出了名的,有记载说:汪性谨饰,生年不作狭邪游,以是行年二十余未尝一近女色,其友人多能言之。

陈璧君知道后,愈是激发了她为了爱情不畏艰难的少女之春心。“咬定青山不放松”,她紧紧追随汪到日本,并一起进入了暗杀部。

这不是陈璧君,她没有那么漂亮!

汪精卫见她如此痴情,就把自己的那点可怜的爱情历史与爱情观给她说了:

最初,在1899年,汪精卫十六七岁时,是跟老家一个姓刘的女子订过婚的。后来,他到日本参加了同盟会,一心爱国,怕因为自己的事情牵连了女方家里,于是就退婚了。

现在,为了国家,他自己是不愿意谈婚论嫁的。希望陈璧君不要再对他有奢望。

陈璧君明白了汪精卫内心的想法,却更爱汪精卫了。于是她也不提婚嫁的事情,只是跟着他。汪精卫开始有点感动。

女人一生最大的嗜好之一就是改造自己喜爱的男人。但要是如果得不到自己喜爱的男人,谈何改造呢?

为了革命,她们两人常常需要假扮夫妻潜入内地。陈璧君乐此不彼,汪精卫则深以为疚,尝叹曰:“误陈君者,我也。”

陈璧君的母亲也是同盟会的成员,见女儿如此痴情于汪精卫,也把家产拿出来支持革命,并帮助女儿向汪精卫暗示。同时让女儿跟随汪精卫到北京准备刺杀大清摄政王载丰。

汪精卫于是对陈璧君说:此去生死未卜,如果能活着回来,必娶你为妻。

结果,刺杀失败,汪精卫被捕入狱。他慷慨作诗:“一死心期殊未甘,此头须向国门悬”。

辛亥革命胜利后,汪精卫获释,出来后马上履行诺言,跟陈璧君结婚。一时传为佳话。

到这里,读者是否跟我一样,有种在读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的感觉?

到此为止,他们的故事确实完美。但接下去就开始变样了。

这是美化了的陈璧君剧照

生前的折腾

前面说了,天下女人都是以改造自己的男人为己任。这本无可厚非,但折腾过了头,就不正常了。陈璧君就是这样一个不正常的女人。

问题是,汪精卫是一个比较难被改造的人。这令陈璧君非常恼火。

既然改造不了,那就占据把。把你的所有都占据。包括生活和工作。

从此,认识汪精卫的人很快就重新认识了陈璧君。她不再是以前的满腔热情的同盟会员了,而是一个极难相处的中央委员夫人。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一直折腾着汪精卫,左右着汪精卫:

广州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她极力反对汪担任第一届主席。

廖仲恺被刺杀前,她替汪去见过胡汉民。

她不许汪接陈公博电话。不许汪去造币厂。

......

总之,所有汪精卫的工作,基本上都由陈璧君来打头阵。汪精卫跟她有不同意见的,她就歇斯底里地闹腾,或者跨过汪精卫跟相关人员直接沟通。

比如,在巴黎,她亲自指使陈公博先回国内;在香港,她直接替汪精卫做主不想再做改组派的领袖;无论是清党反共、与蒋介石分裂还是亲日卖国,随处都充斥着她活跃的身影。

陈璧君不满意汪精卫久居蒋介石之下,受蒋的闷气,对汪“反蒋夺权”之欲推波助澜,极力鼓动之,欲另开生面,独立经营,却昧于大义。她为了取媚于日本,甚至认为“东北五省根本不是中国的地方”,“奉天本来是满清带来的嫁妆,他们现在不过是把自己的嫁妆带回去就是了”。为了让汪独立掌权,她已经恬不知耻地要放弃东北领土主权了。

汪精卫自从被捕入狱以后,倍感生命的可贵,越来越贪生怕死。他懦弱自卑、优柔寡断性格被陈璧君无限放大。结果,她把自己和汪精卫活活折腾成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大的卖国贼。

难怪有人说:“汪先生没有璧君不能成事,没有璧君亦不能败事”。

陈璧君就这样成长为了老太婆陈璧君。

老火车站

死后的折腾

汪精卫的死,并不能让已经是老太婆的陈璧君停止折腾。

汪精卫的尸体回到南京后,陈璧君头一件折腾的就是寿材。政府当然要花一笔“巨款”来置办才显得出汪精卫的地位。

结果,跟随汪精卫外逃多年的一个副官得到了这份美差,报了二百四十万的花销,他仅只以一百四十万元成交了一个绝无仅有的“沙枋”,一下挖了一百万。这件事尽人皆知,只是瞒过了陈璧君。

陈璧君折腾的第二件事,就是灵堂。

汪精卫的官邸,在顾和路34号,旁边西康路的几幢大厦,其实都可以安置灵堂,偏偏陈璧君却认为汪精卫“开府和运”一场,总要设在伪政府的大礼堂里才体面。她有这样的要求,谁能违逆?只好照办,在一班所谓达官贵人瞻仰遗容后重新入殓换地方。

这时一个严重的问题来了,棺柩怎样摆才好?礼堂的讲台,尺度是纵宽横窄,若是照普通习惯顺着摆,前面遗容和香几不好放;若是横过来摆,又于理不合,若是把讲台拿掉,地位又太低了,未免有碍观瞻;临时添补讲台,时间又来不及。陈璧君急得怒气冲天,大骂左右:“不会办事。”

她于是叫人把灵枢抬起来,亲自指挥,一个个方位去试。结果换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还是不合适。估计棺材里的汪精卫都要被抖散了。

大家惧于雌威,箝口结舌,都不敢吭声。最终还是儿子汪孟晋看不过眼了,说:“你不必再胡闹了,爸爸在世的时候,给你搬到东,搬到西,丝毫得不着自由,现在你还把他撒来搬去,弄得死者不安,我看你将就算了吧!”看来知母莫若子啊。

真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儿子一番话说得陈璧君哑口无言,不能回嘴。于是汪精卫终于不用继续被抖来抖去。

历史的记忆

陈璧君折腾的第三件事,就是遗相。

她觉得汪精卫的遗相不能跟普通人的十二寸一样大,要办事员马上去放大。结果,那又放得太大了,比人的身材还大,灵台前没有这么大的地方,只好斜放在灵前,不伦不类。

陈璧君折腾的第四件事,就是守灵堂。

本来守灵堂是汪家自己的事情,汪家的孤子、孤女同陈氏,当然要睡在灵旁,以尽孝思了!偏偏陈璧君要求要让伪部长次长以上和各方面的大员按日照单陪灵,这一下可把许多人给苦坏了。

每晚九点钟必得到,迟到了,陈璧君就要发怒,说:不忠于职守,一点良心全没有。

陪灵吧,第二天八点钟才能走,早走了还要被骂。晚上偶尔大意些,说话提高了声音,副官出来说:“说话声音小点,不要惊了夫人的觉!”

若是半夜打起呵欠,被她看到了,她就要发脾气说:“你们何必来呢,在家里睡觉不舒服吗?”

老太婆陈璧君之跋扈,可见一斑。

陈璧君折腾的第五件事,就是入葬之地。

本来陈璧君的意思,是把汪精卫葬在广州黄花岗旁边的白云山。但是汪精卫手下林柏生说:这样的一个大人物,应该附葬在中山陵,以垂不朽,等到交通便利再计划吧!结果陈璧君特别认同,但又觉得墓山没有名字,不大雅观,想来想去,想出个京郊桃花山来,硬将白云山改名梅花山,以为这样就可以跟黄花岗媲美了。但可惜一株梅花也没有,亏得林又想了一个主意,说暂且先改名,清明前再来补种。

在老太婆陈璧君的一番折腾后,大汉奸汪精卫终于入土了,至于他入土后安不安就不知道了。或许,他也还害怕有朝一日老太婆陈璧君随他去了又不知道要怎么折腾他。

写到这里,我竟有点可怜他。

我们就用汪精卫儿子的那句话来结束本文吧:“你不必再胡闹了,爸爸在世的时候,给你搬到东,搬到西,丝毫得不着自由,现在你还把他撒来搬去,弄得死者不安,我看你将就算了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