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爱博物馆##518国际博物馆日##如何看懂一座博物馆#史前时代人类主

丝佩说历史 2024-05-18 12:10:42

#我们都爱博物馆#

#518国际博物馆日#

#如何看懂一座博物馆#

史前时代人类主要以感知为中介,此后发展出语言,将个人记忆和共有记忆用话语、歌咏和颂歌等方式传递给子孙后代。大约在6千至1万年前语言转化为文字。随着15世纪印刷术的发明,信息被系统记录,并以规模化和批量化的方式冲破原有局限,在群体内部及群体之间广泛传播。可见,语言是最早的符号系统,而文字则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其避免了以往的口耳相授,拓宽了传播时空,进而改变文明演进方向。

但与此同时也造成语言、文字和其他感知的分离。我们每人每日都在使用这套系统,会说很多话,阅读不少文字,但似乎未曾认真省思过其有何不足,是否还存有与之并肩的其他媒介,从而陷入“语言囚牢”和“世俗化迷思”。事实上,语词符号提供的只是一套抽象的符号表征,其将能指与所指分开,在场的和缺席的东西分离,传递信息时需要依赖规则、经验和想象进行复原和填充。因此,无论其多么惟妙惟肖、绘声绘色,但相较于真实可及的质感物件和具象世界,始终隔着一层无法直接经验的纱,如同雾里看花。

博物馆是人类依托实物进行学习的典型媒介。实物学习(在博物馆领域之所以选择实物一词,而非文物、标本、艺术品等词,是因为该词涵盖以上所有)既是直观的又是感性的、既是跨学科的又是可参与的,既能展示物件又能还原现象,通常能让受众获得感官刺激、认知提升或“触物生情、睹物思人”的情感体验,最终建构出个性化的意义。

尽管如此,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却重“文”轻“物”,面对实物时存在“美盲”和“物盲”,也缺乏“阅读”实物的能力训练。虽然我们可能读懂各国语言,但却读不懂表征各国自然人文的雕塑、青铜、陶瓷、书画、标本,甚至生活常物。如多数人都能识读“芝麻开花节节高”七个字,也能深解其意,但真正目睹过芝麻树,明白何为节节高的形象化认知却是匮乏的。

参考资料:

周婧景.从博物馆学理论谈日常实物学习的新模式构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4(06):144-157.

图1:金翼善冠

图2:中国考古博物馆“可触摸的陶片标本”

图3:李世民像(现代)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