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共产党的第一代将军王震!穿着破旧的衣服,光着脚。看了让人心酸,也让人敬佩!接地气的人民将军! 1939年为应对资源极度匮乏的局势,中共中央于2月在延安召开了一次极为重要的生产动员大会,这次会议的核心议题是如何解决党和所在抗日根据地的物资供应问题。 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地分析了当时的严峻形势,毛泽东尖锐地指出,饿死和解散都不是选项,唯一的出路是“自己动手”,随后,毛泽东亲笔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1941年的春天,随着鲜花的绽放和大地的复苏,王震率领的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却走进了一片与春天截然不同的土地——南泥湾。 这里位于延安南部,方圆百里,是一片被时间遗忘的荒凉之地,密布的荆棘如刺网般遍布,野兽的低吼在夜色中回荡,这里仿佛与世隔绝,远离了战火纷扰的繁华与喧嚣。 那时的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残酷的相持阶段,前线的部队和后方的百姓都在经历物资极度匮乏的煎熬,生活条件艰苦至极,南泥湾,这个名字在当时几乎无人知晓,更别提其地理位置的艰险与生存环境的恶劣。 当王震和他的士兵们踏入这片土地时,迎接他们的是一片未经人手开垦的荒野。 大片的树林和杂草覆盖了原本可能用于耕种的土地,使得即便是想要开展生产,也需要付出巨大的劳动与时间。 士兵们没有带来足够的帐篷或其他建筑材料,因此只能利用手边可得的树枝和枯叶,搭建起一顶顶简陋的帐篷作为临时的住所。 这些帐篷难以抵御冬日的寒风和夏日的炎热。 在寒冷的冬夜,寒风如刀割般穿透了士兵们仅有的破旧衣物,迫使他们必须围着篝火取暖,以保持体温。而在炙热的夏日,烈日如火,即使躲在帐篷的阴凉下,也难逃被晒的命运。 这样极端的环境条件,对士兵们的生存意志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夜晚,南泥湾的野兽活跃起来,偶尔的兽吼声让新到的士兵们时刻警觉,甚至在夜里轮流守夜,以防不测。 白天,他们则必须挥汗如雨,开垦荒地,种植能够存活在这恶劣土壤中的作物,希望能够尽快实现自给自足。 这一切,都是在王震的带领和鼓励下,逐渐展开的一场与自然和环境条件的抗争。 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都被最大限度地重复使用。 衣物破损是常态,一条长裤随着时间的磨损变成了短裤,短裤磨破后又改制为裤衩,直至最后,这些布料甚至被撕成条状,用来制作草鞋或简陋的脚垫,这种极端的物资循环使用,不仅是节约,更是一种在苦难中寻求生存之道的智慧。 粮食短缺是困扰士兵们的另一大难题,为了解决食物问题,他们不得不采集野生植物如野菜和野豆,这些通常不被视为主食的植物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 在最为困难的时期,部分士兵甚至需要远行数百里去背运粮食,这些往返旅程充满了艰辛和危险,但也体现了他们为了集体生存所做的努力。 在王震的领导下,这里逐渐变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土地。 王震和他的部队的口号是:“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 这不仅是口号,更是他们生存和抗战的写照。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泥湾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士兵们不仅自给自足,还为边区政府减轻了负担,并每年上缴大量公粮,这种做法在中外军事史上都极为罕见。 从古至今,军队通常只接受供给,而在南泥湾,情况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八路军的士兵们变成了生产者,其劳动成果既供养自身,又支援地方。 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359旅彻底改变了南泥湾的面貌。 原本荒芜的土地被开垦成了30万亩的肥沃良田,这些田地年产粮食达1.5万担,蔬菜产量达595万斤,棉花产量超过300万斤。 这些成就不仅保障了士兵们的食物和衣物需求,还支持了周边地区的物资供应。 士兵们的努力延伸到了畜牧业和工业生产,饲养了上万头牲畜和家禽,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食物来源,改善了营养状况。 同时,他们建立了一批铁木、皮革、造纸和被服工厂,满足了军队的需要,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参考资料: 《南泥湾:从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到陕北“好江南”—新华网》 《南泥湾:再不是旧模样 是陕北的好江南—《党建》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