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的一天,湖南农业科学院学生例行巡视试验田,发现远处有抹人影,看清后哭笑

同巍聊历史 2024-05-22 16:19:32

1975年的一天,湖南农业科学院学生例行巡视试验田,发现远处有抹人影,看清后哭笑不得:“老师,您咋又大半夜跑田里!” 这抹“鬼鬼祟祟”的人影不是别人,正是平调至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工作的袁隆平。 自袁隆平大学毕业之后,他就服从国家统一分配,担任各地教员。 直到1960年7月,他在所任教的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实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也就是最早的发现——杂交水稻。 这株水稻高于其他水稻,它的穗子比其他水稻的穗子大了一倍。 细数稻穗上的稻粒,竟达到160粒之多,要知道,当时普通的稻粒也才能长90粒。 袁隆平经历过饥饿的年代,深刻明白粮食对于中国人民的重要性。 所以,他对这棵“独苗苗”投入了十万分的精力,想知道它的后代是不是也和它一样,是个能结160粒稻粒的大稻穗。 结果却不是他所期望的,它的后代又重新回归到普通麦穗的范围。 袁隆平不死心,如果有高产量的水稻,那么每年就不用饿死那么多人了。 抱着这个信念,袁隆平着手研究杂交水稻。 1964年7月5日,皇天不负有心人,袁隆平在实验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过人工授粉后,结出了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的种子。 这个发现让袁隆平欢喜非常,那段时间他不分昼夜地来到实验田里,想要再次找出这样的雄性植株。 在之后的两年中,他检查了多个稻种,逐穗查看14000多个稻穗,找到6株不育株。 他将他们播种,人工授粉后,有四株成功繁殖。 1966年2月28日,随着袁隆平的论文发表,“杂交水稻”育种的可能性引起国家高度重视,这一发现也彻底推翻了西方世界传统经典理论——“无性杂交”学说。 可是在两年后,随着一群热血青年席卷过田地,他几年的成果被毁,实验被迫中断。 袁隆平心痛过后并没有就此气馁,他用残存的五株幼苗继续实验。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他更加努力地投入到研究中去,他带领小组仅用了五年时间就攻克了“三系”配种难关。 直至1975年,杂交水稻正式配种成功种进地里,一直吊着袁隆平的线才微微放松。 但他还是不放心,总觉得只有亲眼看着才安心,每每不分白昼黑夜,都要去看看水稻长势,也就有了我们开头所说的那一幕。 风吹着稻穗的香气直往人鼻子里钻,在夜色之下,两个人在一块田里弯着腰,低头查看稻穗。 那名学生似乎是弯腰久了,就起身挺了挺背,看向还在查看稻穗的人,无奈道: “老师,今天回吧,明天再看也是一样的,不会跑的。” 袁隆平继续低着头查看稻穗:“我还是看着安心,这以后都是种子,一棵都不能有闪失,你先回吧,我看完这片没虫后就回去。” “我还是和您一起待着吧!” 袁隆平往前走着,继续检查稻穗:“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那就得多下田,多观察。” “我知道!您当初就是在田里找到的那株杂交水稻,省里到现在都不敢相信咱们能将水稻亩产提高到628公斤以上。” 袁隆平直起身子,看向这片稻田:“是啊!当初那株独苗苗,现在已经长成一大片了,这些种子以后也会种满中国的土地。” 这一批的种子在袁隆平的细心照顾下长势很好,隔年“南优2号”杂交水稻就成功推广。 197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竟达到28631万吨,较十年前增长47.2%,能多养活6000多万人。 这个数字是惊人的,杂交水稻的成绩让整个世界都为之颤动。 袁老并没有满足于自己取得的成就,而是不断挑战自己,挑战水稻亩产量的最大值。 在全世界都在为粮食发愁时,他并没有将这项成绩占为己有以此敛财,而是将它贡献了出来。 他曾经说过:“杂交水稻的成果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谁想种都可以,而且越多越好!” 在他的指导和技术培训下,全世界40多个国家先后都引进了这项技术,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 袁隆平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不忘初心,什么叫大爱无疆。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