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被折磨到体无完肤的萧明华,听闻敌人要枪毙自己。突然,抬头说:“我可以

不急不躁文史 2024-05-22 23:13:42

1950年,被折磨到体无完肤的萧明华,听闻敌人要枪毙自己。突然,抬头说:“我可以招,但我要见哥哥一面!”见完面,接下来的事让敌人悔不当初。 萧明华在家中排行最小,虽然家境贫寒但充满了爱,她从小聪明伶俐,不仅帮助母亲打理家务,还对书本有着难以言喻的热爱。 当长兄萧明德因工作机会迁往河南开封时,全家也随之搬迁。 在开封,萧明华进入了小学,那里她接触到了更广阔的知识世界,不久,她的学业成绩突出,激发了她对教育事业的热忱,最终考入了开封师范学校。 抗日战争爆发后,战火逼近,萧家再次迁移,这次他们来到了重庆。 在这个临时的战时首都,萧明华继续追求她的教育梦想,她参加了国语训练班,后考入白沙女子师范学院国文系,在这里,萧明华不仅深化了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还遇到了她人生中重要的导师和朋友——朱芳春。 两人的相识是在一个偶然的学术讲座上,朱芳春对萧明华的聪明才智印象深刻,他不仅向她介绍了北师大的学习机会,还让她在河北高中担任图书馆管理员,更重要的是,他逐渐向她传授了革命的理念和理论。 1947年,正当中国解放战争如火如荼之际,北京的学生运动和社会变革深深影响了萧明华。 在朱芳春的推荐和评估下,她被吸收进了朱领导的地下工作小组,参与党的军事情报工作,这标志着她革命生涯的真正开始。 不久后,萧明华的教育才能获得了远在台湾大学的台静农先生的认可,台先生多次邀请她前往台湾任教,视其为自己的得意门生。 大陆解放在即,台先生的邀请为萧明华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不仅可以继续她的教育事业,还可以为党的工作开辟新的战场。 经过深思熟虑,萧明华决定接受邀请,并与朱芳春共同商议了这一决定。 在党组织的批准后,萧明华前往台湾,开始了她的双重生活:白天是台湾师范学院的教授,夜晚则是革命工作的秘密参与者。 随后,朱芳春也化名“于非”来到台湾,与萧明华以夫妻名义共同从事地下工作,他们约定在家中的窗台上放置了一根晾衣杆,晾衣杆上如果挂有衣物,表示家中安全,可以放心进入;如果晾衣杆上空无一物,则意味着有危险,提醒对方千万不要踏入门内。 接着他们秘密推广革命思想,培养革命骨干,创立了“台湾新民主义青年联盟”,并组织讲习班和读书会,悄悄扩大社会影响力。 1949年,解放军强渡长江,国民政府岌岌可危,萧明华和于非的工作重心也随之转变,他们被指示配合解放军的军事行动,获取重要军事情报。 他们共成功地六次传送了关键情报,极大地促进了解放军的军事行动。 然而,随着大陆的解放和蒋介石的逃往台湾,岛上很快被戒严和白色恐怖笼罩,萧明华和于非的工作环境变得更加严峻和危险....... 1950年2月4日,萧明华正与三哥萧明柱欢聚,庆祝他的生日。 突然,这种温馨的氛围被敲门声打破,两个陌生人在未被邀请的情况下进入了房间,他们借口请于非出面演讲。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萧明华展现出了她那非凡的沉着与智慧,她以微笑迎接这两位不速之客,丝毫不让他们察觉到任何异常。 经过一番周旋,陌生人未能找到于非,也没察觉到房间中的任何异常,最终只得悻悻离开。 待客人一走,萧明华立即转换了态度,她严肃地对哥哥萧明柱说:“多加小心,无论发生什么,都要保持冷静,记住,我们只是兄妹,其他没有任何牵连。” 萧明柱离开后,萧明华迅速采取行动,联系于非,确保所有重要情报安全送出。 在随后的日子里,局势迅速恶化,2月6日,萧明华在宿舍内被捕,那一刻,她镇定自若地取下挂在后窗外的旗袍,这是事先约定的危险信号,暗示同志们她已落入敌手。 萧明华被关押在保安司令部保安处,这是国民党最臭名昭著的拷问场所之一,在这里,她遭受了残忍的折磨:电椅、老虎凳、捆绑吊打。 但尽管身体遭受极端的痛苦,她仍旧以惊人的意志力抵抗了敌人的逼供。 后来,为了确保同志们的安全,萧明华采取了极端的策略:“我可以招,但我要见哥哥一面!” 在监狱中与哥哥见面时,她伤心地流泪,并将一瓶鱼油交给他,监狱的守卫检查了瓶子后,确认里面只有鱼油,便没有多加注意。 鱼油瓶传递了萧明华的暗示:“于去”——意味着于非应迅速撤退,这个信号被萧明华的同志们接收,虽然他们含泪不舍,但最终为了整体的安全,决定撤退。 萧明华在被捕期间,没有一刻放弃自己的信念,也从未向敌人透露过任何信息。 11月8日,年仅28岁的萧明华在台北马场町刑场英勇就义,她的牺牲与英勇,成为了那个时代无数抗争者中最闪亮的星之一。 参考文献:《萧明华:碧血洒宝岛 魂兮赋归来—中国军网》

0 阅读: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