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5年,东汉皇宫内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选妃活动。然而面对万千佳丽,汉和帝刘肇竟没一位看上眼的。就在他兴味索然之际,一位温婉清秀、楚楚动人的秀女走上前来,汉和帝顿时为之一振。
这位女子名叫邓绥,她是东汉开国功勋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邓禹的孙女。汉和帝对她一见倾心,很快将其封为贵人,地位仅次于皇后。
正所谓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邓绥的突然受宠引起了一个人的强烈不满,这个人就是皇后阴孝和。
阴皇后也是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而且说起来她和邓绥还是亲戚。两人都与光武帝刘秀的皇后阴丽华有牵扯,论辈分,阴皇后还得叫邓绥一声表姨妈。然而在帝王的后宫里,从来只有争宠献媚,何曾有过半点亲情。
不过邓绥却很不寻常,面对阴皇后的嫉妒,她决定谨守本分,不越雷池半步。平日里穿衣打扮,她总是避免和阴皇后撞衫。每次跟阴皇后一起面见皇帝,只要皇后坐着,她就站着;只要皇后不说话,她就坚决不先开口。
邓绥的所作所为在别人眼里自是无懈可击,可在阴皇后看来却有另一番解释——此女心机很深,处处示人以弱,很会演戏。
其实邓绥不仅对皇后谨慎恭敬,对于宫中的采女杂役们,她也是克己谦和、关爱备至。可在阴皇后看来,邓绥这是在收买人心。总之,邓绥做什么,对阴皇后而言都是阴谋!
邓绥的良苦用心,阴皇后不领情,但有人却看在眼里,他就是汉和帝。对这样一位温婉可人、体贴入微的佳人,他更加怜爱了。相反对于阴皇后,他却日渐疏远。
不过邓绥并没有因此幸灾乐祸,相反皇帝临幸时,她常常称疾不应,并劝他广施雨露。不仅如此,因为自己没能给汉和帝生下一男半女,而汉和帝又屡次痛失皇子。邓绥担心继嗣无人,还亲自为汉和帝挑选美女。
邓绥的所作所为,赢得上至皇帝,下至宫女太监们的爱戴。而此时阴皇后对她的恨,则已濒临溃堤的边缘。
恰在这时,汉和帝突感身体不适,一病不起,太医们手足无措。邓绥日夜向上苍祈祷,寸步不离地服侍在汉和帝病榻前。反观已被仇恨懵逼双眼的阴皇后,看着皇上病情越来越重,她心里莫名的兴奋。她甚至对人说:“我要是执掌大权,决不让邓氏再有一个人活在世上!”
阴皇后恶毒的想法很快被邓绥知晓,通风报信的正是皇后的贴身侍女。邓绥心地善良、为人谦和,这位侍女不希望这样的人落得一个凄凉的下场。
得知阴皇后的恶毒计划,邓绥心里非常恐惧。眼看皇帝不久于人世,她心想与其将来受气,倒不如一死了之,于是当即打算喝毒药自杀。侍女连忙骗她说,陛下的病情已经有所好转。说来也奇怪,就在第二天,汉和帝的病情竟然真的奇迹般地好转了。
正所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生病期间,阴皇后和邓绥的所作所为,汉和帝了如指掌。一个为他殉情,一个盼他早亡,两者判若云泥。汉和帝打算严惩这位狠毒的皇后,然而邓绥却苦苦恳求汉和帝打消这个想法,汉和帝心一软,最后作罢。不过自此以后,他完全疏远了阴皇后。
倍受冷落的阴皇后此时已完全为仇恨所淹没。她病急乱投医,听信了外祖母邓朱的计策,用当时盛行的巫蛊之术来偷偷诅咒邓绥。
此事很快又被汉和帝知晓,他终于忍无可忍,下令废黜阴孝和皇后之位,并将其打入冷宫。随着阴皇后被废,阴皇后的父亲也自杀身亡,弟弟以及外祖母全家全部被流放,阴氏的宗族亲属及其内外兄弟也都被免官遣送还乡……
同年,汉和帝颁布诏书,正式册立21岁的邓绥为后。而被打入冷宫的阴皇后,次年就郁郁而终了,当时她也才23岁。
在这场后宫的夺宠大战中,邓绥好像什么都没有做,但她最后却赢得了一切。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可能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不争其实并不是真的不争,不争是不妄争,是争的最高境界。有智慧的人通过利他最后利己,通过肯居于人下最后居于人上,通过不妄争,最后争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显然,邓绥深谙此道。
公元105年,年仅27岁的汉和帝驾崩。面对“主幼国危”局面,太后邓绥临朝称制。在她执政的十六年里,东汉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她也因此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