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性中被孤立,女孩要警惕文秀式“自卑”
涵菡诺槿
2024-05-30 01:34:23
李文秀的归途,不是厌倦了城市中的返乡之旅,而是缩回壳中的疗伤之路。
[清单R]问题:
[一R]《我的阿勒泰》治愈背后掩盖的创伤,是返乡人心中的隐痛
[二R]看完《我的阿勒泰》,绝大数人不明白为何返乡后的文秀会变自信
[三R]《我的阿勒泰》除了返乡文学的美好,更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缩影
[四R]《我的阿勒泰》踏雪之亖形成的莫比乌斯环,无预判的悲剧避无可避
[五R]《我的阿勒泰》踏雪之亖,巴太怪文秀,其实很合理
[六R]本期《阿勒泰》剧评,我们解读治愈背后,李文秀“同质性”下的同性相斥;她和巴太两次互换的“逃逸线”;以及“善的脆弱性”中“活动与灾难以及运气与悲剧情感”。
[打卡R]细纲:
01.李文秀“同质性”下的同性相斥
[私信R]观点提炼:
不会嫉妒的人格,几乎不会以单纯的形式存在。
人可以坦言,羡慕,却羞言嫉妒。
[拔草R]从外部条件看,于城市来说作为“异质性”的她们,在那个小饭馆中,却是同质性的。可为何,本是同质性,反而越同性相斥?
由此可见,李文秀这场盛大的叛逃,是现实生活中无数普通人的缩影。
巴太和文秀的调换,都像彼此书写异质性,去暴露同质性的不足。
[拔草R]踏雪之亖,巴太到底怪不怪文秀?
强迫意味着矛盾。
他为什么怪文秀,因为他的爱要在得失中立高下,可本不需要。
[拔草R]所以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李文秀“同质性”下会存在同性相斥,是竞争心理的本能和惰性叠加的嫉妒。
[星R]完整文章见图文部分[星R]
未来待续:(下期见)
从首尾呼应的互换“逃逸线”,解读阿勒泰
0
阅读:1
芙蓉欧尼-
写的好棒认真看完了 这么好的文笔和分析会有更多人来欣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