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下2024港台的“高考”作文题:
【香港DSE(中学文凭考试)】
第一题:试以「我最想寻回的一件玩具」为题,写作文章一篇。
第二题:人生总有大大小小的选择,无论选择的结果如何,只要选择时问心无愧,便已足够。试以「无愧的选择」为题,写作文章一篇。
第三题:向华:「遵守诺言是具诚信的表现。」幼羚:「我却认为,有时候,放弃诺言也是负责任的行为。」试写作文章一篇,谈谈你对以上两个观点的看法。
【台湾学测】
(材料)
看到山上那么多参天大树时,会勾起我的恻隐之心。在无法顺畅呼吸的空间里,树木之间为了生存必须展开激烈的竞争。为了能多接受一些阳光,它们只能拼命向上生长。但是,只为生存而竞争的森林却渐次死亡,因为阳光无法到达地面,所以温度不够高,无法让幼小的生命萌芽。小树和花、草,以及与它们一起生活的小昆虫没有生存的空间。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完美,但这种森林其实与没有希望的不孕之地无异。根据我的经验,密集栽种的树苗体型壮大数十倍时,就需要开始砍树,否则树木会抱怨空间太窄,活不下去。要想确保树木能充分接受阳光照射的空间,就必须做出牺牲。因此,几年期间强行进行砍伐,树木间距刚开始时是一公尺,现已扩大到七公尺。也就是说,即使是粗略估算,也可知七棵树中有六棵为之消失。森林要想成为孕育新生命的希望之地,就需要有缝隙。如果树木寿命结束或因为意外灾害而倒下,该位置就会产生空间,那么,温暖的阳光就会照射进来,被阳光照射的地面混杂着前一年秋天凋落的树叶,于是积聚起能够孕育新生命的养分。因此,树木的缝隙,既是结束和开始共存的空间,也是由缺乏转化为希望的空间。
(题目)
根据上文所述,为什么森林需要缝隙?由此联想,人生是否也需要缝隙?请以「缝隙的联想」为题,写一篇文章,结合生活经验或见闻,书写你的感思与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