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叛逆,蕃屏京师,唯梁为扞;偩爱矜功,几获于祸。嘉其能距吴楚,作梁孝王世家第二

傲菡谈过去 2024-06-08 02:14:29

七国叛逆,蕃屏京师,唯梁为扞;偩爱矜功,几获于祸。嘉其能距吴楚,作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吴楚七国叛逆,朝廷的宗藩里,只有梁国抵御叛军;——汉景帝的同母弟刘武,被封为梁王。七国之乱时,梁国挡住了叛军的正面强攻,而且“梁所破杀虏略与汉中分”,杀伤擒获的叛军,数量与周亚夫的汉军主力相当。

但他自恃宠爱,夸耀功绩,几乎遭到杀身之祸。——“偩爱”指梁王自恃特别得窦太后的宠爱;矜功就是指夸耀平定叛乱的功绩。刘武因此期待能够继承皇帝之位,被袁盎等大臣阻挠后,又派人刺杀了袁盎,汉景帝知道后,严查此事。

赞赏刘武能抵抗吴楚叛军,作《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这一篇介绍除景帝外,汉文帝的儿子们,由于只有梁孝王刘武比较重要,所以叫《梁孝王世家》。

这篇的内容,也无非是古代帝王之家的常见剧情:老太后喜欢小儿子,希望大儿子去世后,能传位给弟弟,而终究不能做到。比较有意思的倒是,不论是窦太后还是汉景帝、梁孝王,都不是很高级纯粹的政治动物。汉景帝兴致一来,真就会说可以传位给梁王;七国之乱的时候,梁王刘武也就真的浴血奋战,捍卫了哥哥的江山。这些事当然也可以用权谋来解释,但好像还是感情用事的成分更多一些。

正因如此,本篇就显得比更高明巧妙的政治斗争多了一些“人味儿”,然而“人味儿”于政治不是什么幸事,很多问题不能像礼制更成熟的时代那样,扼杀在萌芽中,而是冲突不断升级,既激成了刺杀和灭口的血污,又上演了各种毫无必要的闹剧。

《梁孝王世家》的“太史公曰”,对梁王刘武的一生作了一个字总结,“僭”。不过于汉代的游士来说,梁王的存在倒意味着多了一个人生选择,在大汉朝廷里郁郁不得志,就到梁王这里来碰碰机会,枚乘、邹阳、庄忌、司马相如这些著名的文学之士,荟萃于梁王身边,留下了文学史上不少有名的掌故。

做梁国的小民,可能也比做大汉子民幸福感要强一些。梁孝王拥有巨大的财富,固然很多是太后和皇帝赏赐的,但关键还是“会汉家隆盛,百姓殷富,故能植其财货”,一个“植”(增长)字,说明还是梁国自己经济发展得好。对普通汉朝人来说,最沉重的负担是外徭和戍边,做诸侯国民,则免除了这两项义务,这就意味着更多财富留在本地,当然容易经济繁荣。反过来说,汉朝皇帝一定要打击诸侯王,除了担忧其谋反作乱外,另一个重要原因也是要争夺这份人力、物力资源。

五宗既王,亲属洽和,诸侯大小为籓,爰得其宜。僭拟之事稍衰贬矣。作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五宗封王以后,天子亲属融洽和睦,——汉景帝的五位后妃,共生了外十三个儿子,从母系论,是谓“五宗”。

诸侯不论大小,皆为藩屏,于是各得其宜,——实际上是说这些诸侯王都不可能觊觎皇帝之位了。

“僭拟之事”从此逐渐减少。——僭是僭越,拟是相当,僭拟就是僭越采用与天子相当的事物。

作《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这一篇介绍武帝之外的汉景帝的儿子,具体如下表:

同母算是同宗,这个逻辑后人看来颇觉奇怪,绝大多数人乍一见《五宗世家》的题目,可能根本不知所谓。不过汉代确实有重视外家的风气,汉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因为是窦太后所生,称为窦太主;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因为是皇后卫子夫所生,称为卫太子;刘据的儿子汉宣帝的父亲刘进,因为是史良娣所生,称为史皇孙……都是显著的例子。

这十三位诸侯王,和汉武帝之间的关系颇为尴尬,汉武帝对这些兄弟们既要压抑打击,又要对外彰显兄弟怡怡的亲亲之道。司马迁当代人写当代史,忌讳也多。不但《自序》里这句评论说得冠冕堂皇,《五宗世家》的叙事,也不免隐晦曲折。如河间献王刘德、中山靖王刘胜,班固《汉书》里都详写了他们在汉武帝威压之下委屈吧啦的可怜样,《史记》里就都阙如了。

当然,《汉书》里的细节,有些大概不如《史记》准确,如中山靖王刘胜,《史记》说他“有子枝属百二十馀人”,似乎是连孙子也统计在内,这个数字也不算特别惊人。《汉书》则说他“有子百二十余人”,这就更适合成为谈资了。

这些诸侯王的心性,很多都很扭曲,《史记》《汉书》记录他们的种种丑行,往往既骇人听闻,又莫名其妙,简直就是一份变态行为的汇编。要说他们一个个都在自污以求自保,恐怕也不见得。到了武帝后期,诸侯王已经不可能对朝廷形成什么威胁,朝廷对诸侯王的期待,也就变成大家都像一块块的木头,被儒家经典中的教条雕刻成型。但是很遗憾,不拥有政治权力,活动自由甚至可能比普通人更少,却可以享受巨额财富的生活,实在太过扭曲,人要不往变态上走,也就难了。

三子之王,文辞可观。作三王世家第三十。

当今皇上三位皇子被封为王,策文的文辞很值得一看。作《三王世家》第三十。

三王都是汉武帝的儿子,指齐王刘闳,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汉武帝总共有六个儿子,另外三个是太子刘据,昌邑王刘髆,还有后来即位为汉昭帝刘弗陵。

比较有趣的点在于,没有写入本传的三人,都曾经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也就是说,本篇是出局者的收容所。

《三王世家》也是《史记》失传篇目之一。不过从《自序》里这句话看,这篇本来也没写什么,就是抄抄相关文件。

今本《史记》里仍可以读到这些文件,一般认为,是褚少孙“从长老好故事者取其封策书,编列其事而传之”,重新补足的。此外,这位好打听的褚先生,还补充了一些他搜罗的宫廷秘闻。

这些秘闻和诏奏放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有趣的效果。汉武帝宠爱的王夫人要死了,汉武帝许诺她,封他的儿子做齐王,为了一视同仁,别的儿子当然也要封王。这本是宫闱之内已经定好了的事,然而我们在公开的文件里看到的景象是:

霍去病“昧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说陛下您这些年实在太委屈自己了,但是封皇子们为王的事,不能再拖了。汉武帝接到上疏后,没有表态,而是转交给御史。于是丞相以下到中二千石、二千石的官员集体讨论,讨论的结果是集体检讨,这么重要的问题,我们竟然没有想到,于是建议汉武帝封三个儿子为王。

建议被汉武帝驳回,汉武帝表示自己德行不够,封儿子为王对不起奋斗的功臣们,只同意封侯。

群臣再次上疏,表示您的儿子要是只封侯爵,意味着“尊卑相逾,列位失序,不可以垂统于万世”,天下简直要乱套了,总之,必须封王。

如此反复几轮,汉武帝才终于勉强答应了群臣的请求。

最后三篇策文,是模拟《尚书》写的,措辞古奥典雅,说理庄严正大,确实非大手笔不能作。

这么通读下来,才知道司马迁为什么说“三子只王,文辞可观”。不知道什么是不能写的,写不好官样文章;只知道什么是不能写的,也写不好官样文章。

世家部分的最后三篇,《梁孝王世家》讲汉文帝的儿子,下面的《五宗世家》讲汉景帝的儿子,《三王世家》讲汉武帝的儿子,性质有相似之处,但题目完全不类。到《汉书》里,相应内容的题目就变成了《文三王传》《景十三王传》《武五子传》(因为卫太子没有封王),这是《汉书》的体例整饬,远超《史记》,不过还是那句话,混乱不规范一些,可能更接近真实的时代风貌。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