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抗美援朝老兵刘禄曾赴美访问。正当她准备就餐时,餐厅经理径直向刘禄曾走

同巍聊历史 2024-06-08 11:23:08

1979年,抗美援朝老兵刘禄曾赴美访问。正当她准备就餐时,餐厅经理径直向刘禄曾走来:“刘女士!我曾是你的俘虏!”   刘禄曾一怔,她仔细瞧了瞧眼前这位穿着儒雅,满面笑容的男子,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模糊的身影。   “你是詹姆斯!”   二十多年未见的两人如同久别重逢的好友交谈了起来。   这戏剧性的一幕还要从刘禄曾踏上抗美援朝战场的那段岁月讲起。   刘禄曾出身名门,又在东吴大学学习法律专业,拥有完美人生剧本的她还有着一颗赤子心。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大批的志愿军赶往前线,保家卫国。   而大多战士文化程度较低,战场上所缴获的美国文件难以破译,被抓起来的俘虏也很难正常地去沟通。   因此,国家鼓励精通英文的在校师生赶赴战场,帮助志愿军翻译文件,与俘虏交流。刘禄曾便是冲在前面的那一个。   同年,刘禄曾踏上前往朝鲜的路。抵达目的地后,刘禄曾就开始紧锣密鼓的翻译工作。大量从前线缴获的战报以及文件,都需要刘禄曾及其他翻译人员将其译为中文。   而随着战争的不断推进,一批又一批的美国俘虏也被送往营地。与俘虏交流便成了刘禄曾的又一份工作。   但与美国大兵打交道要远难于处理那些冰冷冷的文件。刘禄曾第一次来到营地时,身材魁梧的俘虏眼见是个瘦弱的女人,纷纷朝她吹口哨。   对于这些轻蔑的行为,刘禄曾并没有生气。相反,她对于审问俘虏很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如果是一直沉默寡言、性格软弱的士兵,刘禄曾常常与他们谈及远在故乡的家人,用情感软化他们。   反之,那些暴躁执拗的士兵,则直接指责他们恶劣的侵略行径,总是说得对方哑口无言。   美国士兵詹姆斯则是后者。   他油盐不进,对志愿军有着很深的恶意。起初,刘禄曾与他讲话,詹姆斯也总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   但刘禄曾还是在詹姆斯的只言片语中得知了这位美国大兵的基本信息,他来自佛罗里达州,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   一天夜晚,刘禄曾再次找到詹姆斯,与他聊了起来。   也许是夜晚惹人思念家乡,也许是与刘禄曾的多次交流,詹姆斯渐渐放下防备,不再用以往嘲弄的眼神看待这个中国女兵。   “其实我不是自愿参军的,我在美国犯了错,政府说参军可以免除惩罚,所以……我就来了。”   詹姆斯无奈地摆摆手,继续说:“谁知道来了没多久,就被你们抓起来了。”   刘禄曾手里拿着记录本,对詹姆斯说:“其实这场战争的本质就是侵略,不论是朝鲜,还是我们中国,不过是在保卫自己的祖国而已。”   她又接着说道:“我想,上帝绝不希望你们这样做。”   詹姆斯眉头紧皱,陷入了沉思。   后来的审问顺利了许多,也许刘禄曾的那番话真的说到了对方的心里。而另一件事的发生,则彻底撬动了詹姆斯的心。   一次营地转移的过程中,詹姆斯生了重病,本以为就要命丧异乡,但刘禄曾得知后专门为他找来了药品。   自那之后,詹姆斯开始主动向她讲述一些美军军事情况,这些内容均被刘禄曾整理成报告送到前线。   直到战争结束,詹姆斯被遣返回国,刘禄曾也踏上了归国的列车。二人自朝鲜一东一西离开,却在多年后再次遇见,于是出现了开篇的那一幕。   彼时,刘禄曾已经是旅行社南京分社美大部经理,而詹姆斯也兢兢业业地经营着餐厅。   二十多年后再见,詹姆斯先认出了刘禄曾,这个曾经在夜与他谈心,还在战场上救过他命的人,再次出现在他面前。   当时,自己的身份只是俘虏,于是他自称是刘禄曾的俘虏,好在对方也没有忘记自己,这份联系跨越整个太平洋,无声诉说着先辈的浴血奋战与和平的来之不易。  

0 阅读: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