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台词直击灵魂,编剧是懂婚姻的
涵菡诺槿
2024-06-09 12:23:39
从热烈到坚定,从挣扎到坦然,从她的20岁到40岁。
内娱大概只有刘亦菲能演出黄亦玫的这份筋骨。
二十岁的黄亦玫野蛮生长,三十的她学会了低头,四十岁的她不偏不倚,向上生长。
相比她少女时的勇敢和涅槃重塑过的稳重,我更期待那个向命运妥协,让步,低头,被捏碎了棱角,缩进壳里,选择世俗意义的人生浑浑噩噩过一程的时期。
悲剧是一种无害的消遣方式,它会增强灵魂中的非理智因素,对理智造成困扰。
方协文从籍籍无名走向黄亦玫身边,他的身上拼搏中藏着一份难以忽视的自卑和大男子主义。
就是这份裹挟,让黄亦玫在最初的选择中逐渐清醒。
“男主外女主内,不应该吗?”
就像被“养在浴缸里的鱼”,字字没说不应该,处处都是泣血的控诉。💔
鱼作为食物,是上桌的,作为美观,是养在鱼缸观赏的。
将一个有使用和实用价值并列的存在,摆在一个不该存在的地方,不伦不类下藏着暴殄天物的愚蠢和不识货。
离开时,黄亦玫说:“我给不了你儿女双全的生活,你也给不了我信任和尊重。”
再度被《玫瑰的故事》台词所震撼。
一句话总结,这段我陪你从籍籍无名走向功成名就,洒脱退场的痛点。
如果她愿意,她可以为爱情妥协事业,而没必要为生活妥协生存。
妥协是为了圆满,而非压榨过度。
当姜雪琼问黄亦玫,“你多久没做指甲了?”
做指甲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也并非值得拿来讨论争执的矛盾点,或许就是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成了压垮他们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刘亦菲看向林更新回应那句“为什么?”
“喜欢。”
她笃定的神情,坚硬的目光,不再退避的棱角归位。
那个热烈的黄亦玫,又重新出现。
不是简单的将大波浪拢一拢随便一扎,也不是,凑合着没什么生气的同命运让步。
婚姻里,要不要做全职太太,取决于,这个女生想不想做全职太太?
正反的违背都会滋生不同程度的矛盾。
喜欢太阳,就不该嫌太阳灼热,喜欢玫瑰,就不该觉得玫瑰扎手。
热烈的总是奔放的。
“玫瑰,你就像演scarlett的那个姑娘。”
像,但她只是黄亦玫。
“我只想往前看,不管是苦是甜,在每一段感情中都能成长。”
黄亦玫的感情观有种覆水难收的大气,不回头,不后悔,遗憾但不去想遗憾,敢于以退为进,敢于接受失败,并在笃定里坚持做自己。
她是妈妈但选择做回让别人第一眼记住的黄亦玫,希望每个人都能有做自己的勇气。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