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之所以为名著,是因为它会常读常新,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境下去读,总会读出一些新感受。《红楼梦》便是如此。
年轻时读《红楼梦》,只看到了一个封建社会大家族的热闹兴衰、各色男女的爱恨纠缠。中年再看《红楼梦》,便不是这么简单的一面了。
生与死的命定、天地自然的轮转、命运的轮回、人生的宿命、情与爱的纠葛、人性的复杂……因此从不敢说,我们真的读透了《红楼梦》。
就如小说家白先勇所说,《红楼梦》是一本“处处暗伏着隐喻密语的象征主义小说”,在写实的架构上覆盖着一层“以神话寓言为轴心的神秘宇宙”。
一本《红楼梦》,从来都不是只有一种解读方式,无论是什么人,都可以从自身出发从中解读出与己有关的深意。
一开篇对绛珠仙草和通灵宝玉故事浓墨重彩的描述,便为这部作品奠定了带有神话色彩的基调。它究竟是一部神话故事?虚构文学?还是现实主义作品?随着从神话到现实的故事展开,这之间的界线已渐模糊。
从华夏文明发展历史来看,上古流传下来的种种神话传说,也是华夏民族与社会的一种亦真亦假的记录。
白先勇和艺术家奚淞,如今从神话传说和佛学的角度来解读《红楼梦》,读出了个中虚幻变化的意味。
从上古神话的源起与流转,到母系社会的特点与发展,到佛学的心性与幻梦,到心理学的梦与潜意识的传递,从不同的领域来进行解读,都能发现它具有高度的适配性,一切都可以容纳进这个复杂庞大的红楼梦幻舞台,成为其中play的一环。
随着英莲带着隐喻的登场到各个人物的出场,再到人物命运轮转的终局,种种蛛丝马迹如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各种命运交织构建出一个充满佛学禅意与儒释道思想交融的命运大舞台。
两位大家的一场数小时的漫长对谈与解读,互为补充扩展,带领我们进入红楼梦幻舞台,将其逐步解构,从虚幻到现实,再从现实没入虚空,最终一切如白茫茫大地真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