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会博物馆# 故宫文华殿的凡尔赛展上,展出了一件旧藏的画(纸本设色),画的是一位身穿甲胄的女子,很像油画里的几百年前欧洲贵族的装束。展签上注明它为「戎装仕女挂屏」,并注明为民国时期由一位叫俞明临摹的。
临摹对象为一副油画,现藏在台故。台故的原版油画,根据记载,来源于承德避暑山庄。在清帝逊位后,故宫前朝的部分归为国有,后改为古物陈列所。而原先陈放在避暑山庄、沈阳故宫等的珍贵文物,也部分收藏和展览于此。
这幅画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当时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先生看到这幅画时,脱口而出说,这不就是香妃像吗?于是这幅画就被定名为「香妃戎装像」。朱启钤先生的随口一说,竟然以讹传讹,影响至今。
那么,避暑山庄这幅油画中的人物,真的是容妃/香妃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因为这一观点的唯一来源,就是朱启钤的随口之语。朱家溍先生和单士元先生后来都写文章指正过这一观点。那么,这幅画像所画之人到底是谁呢?学者们一直以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这是乾隆的十公主,也就是后来嫁给和珅之子丰绅殷德的那位,她也是恭王府曾经的主人之一。
也有学者认为,这幅画像或许并无实指,而是当时模仿之作。随着和西方的不断接触和交流,一些西方油画也渐渐传到了中国。而从装束上看,画中女子所穿着的服饰,正是西方贵族画像中程式化的元素,例如铠甲、头盔、佩剑、元帅杖等。甚至有人认为「她」的原型,是一位少年公爵的画像。
单士元先生后来提到了之所以采用朱启钤随口定名的原因,也是考虑到「流量效应」。他曾经回忆道:「根据民国政府内务部一位官员说的“这大概就是香妃’”,并考虑到当时社会经济效益商定的,是没有查史料的,是错误的,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应该纠正的。」但在野史传说的推动下,这幅画像在民国时期展出时就很吸引眼球了,当时不少人慕名而去,报纸上也大幅报道。
作为传说故事,倒是无伤大雅,只是添了一段油醋而已。不过要是当真,则会闹出笑话来。有人根据这幅油画,一本正经得分析画像人物特点与回部舞蹈风格之间的关系,并且还发了论文。这不免有点乌龙了。而由此可见,展品的准确性是多么重要,无论是它的本身,还是它的定名。
文案by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