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圆明园失落的“马首”重归祖国,这尊失而复得的古代青铜马首像,原出自圆明园遗珍。当专家对其进行仔细检查时,通过X光扫描的意外发现,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原来这尊马首的内部,竟然藏有一件不为人知的宝贵文物! (主要信源:原文登载于 京报网 2020年12月1日 阔别160年!马首终于回家了 ) 在北京圆明园的废墟中,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正在被重新书写。2019年,一件令人瞩目的文物——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之一的“马首”,终于结束了160年的流浪,回到了它的故土。 这一珍贵的文物的回归,不仅是一个令人欣喜的事件,更是唤起了我们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深深思考。 马首的归来,犹如一面镜子,照映出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艰辛历程。1860年,英法联军的铁蹄,踏破了圆明园的宁静,这座承载着清朝辉煌的皇家园林在一夜之间化为灰烬。 随之而去的,还有无数珍贵的文物,其中就包括象征十二时辰的十二生肖兽首。这些文物被抢夺、贩卖,流落海外,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为痛心的文化创伤之一。 历史的车轮从未停止转动,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外交谈判、法律追索等多种途径,已有十余万件,流失海外的文物重返故土。而马首的回归,则是另一种方式的胜利——私人收藏家的爱国情怀。 赌王何鸿燊以近七千万港元的高价购回马首,并最终无偿捐赠给国家,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个人的高尚情操,更体现了海内外华人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感情。 马首的回归之旅,也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当专家们对这件文物,进行X光检查时,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浮出水面:马首右耳上的刀剑痕迹,左眼的划痕,以及嘴部的灼烧痕迹,无声地诉说着,它所经历的磨难。这些伤痕,仿佛是历史在马首身上留下的印记,让我们得以窥见那段动荡岁月的真实面貌。 更令人惊叹的是,马首的制作工艺,展现了古代中国匠人的卓越技艺。整个铜像采用整体铸造的方法,而非分步加工,这在当时是极具挑战性的工艺。如此精湛的技艺,不仅是艺术的结晶,更是中华文明智慧的体现。 马首的回归只是一个开始,据统计,目前仍有超过800万件中国文物流落海外,其中大部分下落不明。这些文物不仅具有巨大的收藏价值,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它们的存在,让后人得以触摸历史,感受先祖的智慧和创造力。 2023年《逃出大英博物馆》这部短剧,以拟人化的手法展现了文物思乡的情怀,引发了人们对文物回归的深入思考。事实上,文物的回归不仅仅是物品的转移,更是文化自信的彰显,是民族精神的传承。 马首的归来,是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成果。它提醒我们,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是每一代中国人肩负的历史使命。 随着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越来越多的流失文物将陆续回归故土,不再流浪。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通过法律和外交手段追索文物,更要培养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物保护意识。同时,我们也应该感谢那些为文物回归,做出贡献的海内外人士,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担当,为中华文明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马首的回归,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重新镶嵌在中华文明的长卷之中。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未来的希望。让我们携手并进,为更多流失文物的回归而努力,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