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7月,临终之际的邓稼先,突然提出一个愿望,想要最后一次目睹天安门的景象。车经过天安门时,邓稼先默然许久,忽然转向妻子问道:“你说,30年后会有人还记得我吗?” (主要信源:原文登载于 光明网 2023年7月29日 30年后,人们会记住我们吗?会!永远铭记! ) 一九八六年七月,一缕阳光透过窗棂轻轻拂过邓稼先憔悴的面容。七月的北京,骄阳似火,但在这间昏暗的病房里,时间仿佛凝固了。邓稼先的眼神有些渺远,似乎在追忆着什么。 一周前,令邓稼先夫妇难以接受的诊断结果,终于宣判了邓稼先的死期。国内外最先进的医疗技术都无可奈何,核辐射的无情侵袭正一点点蚕食着这位科学家宝贵的生命。 尽管面对死亡的威胁,邓稼先内心并没有恐惧,甚至还保持着一丝平静。作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重要参与者,他早已为国家和民族的崛起贡献了自己的毕生心血。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一个困扰着他的问题浮现了出来——三十年后,是否还会有人记得他? “亲爱的,我想去看看天安门。”邓稼先忽然开口,打破了房间里的静默。 许鹿希略感诧异,但还是立刻答应了丈夫的要求。很快,一辆黑色的轿车就驶来,工作人员恭敬地,将邓稼先扶上了后排座位。 车子缓缓驶出小区,拐上了熟悉的长安大街。北京的风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于邓稼先来说,这条路依旧让他感到亲切。当年,他和妻子都在附近的研究所工作,常常一起穿行于这条道路上。 渐渐地,天安门广场的轮廓出现在视野里。那熟悉的建筑群依旧巍峨雄伟,守望着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邓稼先的目光灼灼地注视着前方,似乎想要将这一切永远地印在脑海里。 就在此时,一个沉重的问题脱口而出:“你说,三十年后,还会有人记得我吗?” 许鹿希的双眼瞬间雾气朦胧,她攥紧了丈夫的手,用颤抖的嗓音回答道:“会的,亲爱的,一定会有人永远记住你的。” 是啊,一个人的事迹,是否会被世人所铭记并不取决于,他的地位或功绩有多么巨大。相反,正是那些细微的,人性中最美好的品质,将永远地流传于后世。 邓稼先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科学,但并非是为了名利。事实上,包括他在内,那个时代的科学家们,都过着相当简朴的生活。他们只是执着地想要为国家和民族,建立一座坚实的科技长城。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们用坚韧的意志和智慧守护了国家的尊严。 对于国家和民族,邓稼先怀着一种,近乎宗教般的虔诚。也正是这份坚贞、踌躇满志的精神,让他们这些科学家们,得以攻克重重难关,最终为国家立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 邓稼先不仅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家庭也同样尽心尽力。尽管工作异常繁重,但他始终是一位令人钦佩的好丈夫、好父亲。在这次回家后,邓稼先不顾病痛的折磨,依旧尽量陪伴家人度过每一个时光。 有时候,邓太太会发现丈夫独自一人坐在窗边,凝视着窗外那一排整齐的白杨树。不难想象,他此刻心中一定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眷恋和不舍。可即使如此,他也总是在家人面前,保持着乐观阳光的一面。 毫无疑问,临终关怀对于许多患者而言,可能只是一个实现自我愿望的过程。但对邓稼先和他的家人来说,这是一段弥足珍贵的时光。在这三个月的生命最后篇章里,他们紧紧相拥,用这最后的温暖慰藉彼此的灵魂。 车子渐渐驶进了街角,天安门的轮廓变得模糊。邓稼先安静地凝视着窗外,暮色中那即将消逝的夕阳和渐渐点亮的路灯闪过他的眼帘。 也许,这一切都将很快成为永恒的记忆。但他明白,这并非结束,而是另一个崭新征程的开端。在人生的最后时刻,邓稼先内心是祥和而平静的。 因为他明白,自己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在这片土地上散播着薪火相传的力量。那种执着、勇气和担当不会就此消逝,而是将化作一股不竭的暖流,温暖所有追求真理和科学的人们。 三十年后,是否还有人记得邓稼先?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人们不仅会铭记他取得的卓越成就,更重要的是,将永远怀念那位,勇于献身的爱国者和人格力量丰沛的大师。邓稼先的一生,注定将被永远地载入史册,成为鼓舞后人的不朽丰碑。